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絡腧穴學

(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經絡腧穴學》是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經絡腧穴學
作    者
胡玲,劉清國主編
出版時間
2018年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
9787547840030
類    別
教材類圖書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膠訂

經絡腧穴學內容簡介

經絡腧穴學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針灸推拿學專業主幹課程。經絡腧穴理論不僅是針灸學科的核心內容,也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編寫將繼承上版教材優勢和特點,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內容和形式上力求系統性、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突出“規範、精煉、實用”的特點。穴位歸經、定位,以新版國家標準《腧穴名稱與定位》(2006年版)為依據,對個別新、老國標定位差異較大的穴位以附註形式加以説明。重點腧穴右上方以“**”標識,常用腧穴右上方以“*”標識,重點穴、常用穴,參考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大綱和碩士研究生中醫綜合考試大綱來確定。 [1] 

經絡腧穴學圖書目錄

緒論
一、針灸的起源
二、針灸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三、針灸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上篇 經絡腧穴總論
第一章 經絡總論
第一節 經絡概念的產生和經絡理論的形成
一、經絡概念的產生
二、經絡理論的形成
第二節 經絡系統的組成和概況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二經別
四、十五絡脈
五、十二經筋
六、十二皮部
第三節 經絡的根結、標本、氣街、四海概況
一、根結與標本
二、氣街與四海
第四節 經絡的作用及經絡理論的臨牀應用
一、經絡的作用
二、經絡理論的臨牀應用
第二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 腧穴的分類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類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節 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規律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規律
第三節 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下合穴
八、八會穴
九、八脈交會穴
十、交會穴
第四節 腧穴定位方法
一、體表標誌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簡便取穴法
中篇經絡腧穴各論
第三章 十二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太陰經絡與腧穴
一、手太陰經絡
二、手太陰腧穴
第二節 手陽明經絡與腧穴
下篇 根結、標本、氣街、四海域現代研究進展 [2] 

經絡腧穴學作者簡介

胡玲,安徽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中醫藥教學名師。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循證針灸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經絡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管局三級實驗室——神經生物學(針灸)實驗室主任。國家核心期刊《針刺研究》、《中國針灸》編委。“十二五”、“十三五”全國規劃教材《經絡腧穴學》主編,“十一五”規劃教材《經絡腧穴學技能實訓》主審。劉清國,北京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針灸專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