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絡腧穴學

(201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經絡腧穴學》是201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經絡腧穴學
作    者
沈雪勇
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8月1日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3233897

經絡腧穴學內容簡介

本教材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經絡腧穴概論。第一章經絡概述,闡述經絡系統的主要組成內容、經絡的作用及其理論的臨牀應用。第二章腧穴概述,介紹腧穴的分類、命名、定位方法、作用和主治規律及特定穴的概念和應用等。下篇經絡腧穴各論,是本教材的主體部分。其中,第三章至第十四章為十二經絡及各相應經穴的內容,先論述經絡的分佈和病候,再介紹腧穴的定位、主治、解剖、刺灸方法等。第十五章介紹奇經八脈的分佈、功能和病候,其中任督脈腧穴的介紹與十二經經穴體例相同。第十六章對常用奇穴做了扼要介紹。第十七章闡述根結、標本、氣街、四海的基本概念、內容及其意義和應用。附錄選錄了常用的經絡腧穴歌賦,並收錄了《脈書•十一脈》的有關內容。書末附國家標準穴位彩圖3幀。

經絡腧穴學作者簡介

沈雪勇,男,1957年出生。政治面貌:農工。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WHO(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針灸培訓中心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學科帶頭人。曾獲“寶鋼獎”和“育才獎”等榮譽。近幾年擔任三部國家統編教材的主編,主持三項國家部科研課題,發表一作者SCI源期刊論文10餘篇,獲得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一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一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申請專利四項。

經絡腧穴學目錄

前言
編寫説明
緒言
第一章 經絡概述
第一節 經絡系統概貌
第二節 經絡的作用及經絡理論的臨牀應用
第二章 腧穴概述
第一節 腧穴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規律
第三節 特定穴
第四節 腧穴定位法
第三章 手太陰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太陰經絡
第二節 手太陰腧穴
第四章 手陽明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陽明經絡
第二節 手陽明腧穴
第五章 足陽明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足陽明經絡
第二節 足陽明腧穴
第六章 足太陰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足太陰經絡
第二節 足太陰腧穴
第七章 手少陰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少陰經絡
第二節 手少陰腧穴
第八章 手太陽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太陽經絡
第二節 手太陽腧穴
第九章 足太陽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足太陽經絡
第二節 足太陽腧穴
第十章 足少陰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足少陰經絡
第二節 足少陰腧穴
第十一章 手厥陰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厥陰經絡
第二節手厥陰腧穴
第十二章 手少陽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少陽經絡
第二節 手少陽腧穴
第十三章 足少陽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足少陽經絡
第二節 足少陽腧穴
第十四章 足厥陰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足厥陰經絡
第二節 足厥陰腧穴
第十五章 奇經八脈
第一節 督脈
第二節 任脈
第三節 衝脈
第四節 帶脈
第五節 陰脈與陽脈
第六節 陰維脈與陽維脈
第七節 奇經八脈的總體作用
第十六章 奇穴
第一節 頭頸部奇穴
第二節 胸腹部奇穴
第三節 背部奇穴
第四節 上肢部奇穴
第五節 下肢部穴
第十七章 根結標本與氣街四海
第一節 根結
第二節 標本
第三節 氣街
第四節 四海
附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