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結舌

鎖定
結舌,讀音jié shé,漢語詞語,意思是結巴、大舌頭,又名絆舌、連舌。由於舌繫帶短縮,舌尖受其牽絆,以致舌頭轉動伸縮不靈,妨礙吮乳。幼兒稍大,説話吐詞不清。可用消毒鈍頭小剪刀將舌繫帶剪開,在剪口搽以枯礬水或龍膽紫,以收斂止血。切不可誤傷舌體,以免發生出血不止。
中文名
結舌
外文名
tongue-tied
拼    音
jié shé
出    處
《文選·陸機》
釋    義
結巴、大舌頭

目錄

結舌基本解釋

猶結巴;不敢説話或想説而説不出話。 [1] 

結舌出處

《文選·陸機》::“鉗口結舌,不敢上訴所天。” 李善注引《慎子》:“臣下閉口,左右結舌。”
《漢書·李尋傳》:“及京兆尹王章坐言事誅滅,智者結舌,邪偽並興,外戚顓命,君臣隔塞。”
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結舌防讒柄,探腸有禍胎。”
《睢州志·袁可立傳》:“可立獨抗疏曰:‘如概棄不用,臣恐謇諤之士不蒙甄錄,相率噤口結舌,國家大事誰復為皇上言之!’”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臣自知必死,第恐臣死之後,更無有繼二十八人之後,而復以言進者。怨謗日騰,忠謀結舌,中外離心,諸侯將叛,惜哉,秦之帝業垂成,而敗之自大王也。”
續範亭 《中山圖書館落成紀念》詩:“仁者結舌,智者側目積威之下,無可為力。”
林紓閩中新樂府·村先生》:“童子讀書尚結舌,便將大義九經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