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馬鄉

鎖定
紫馬鄉,隸屬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地處晴隆縣最南端,東與興仁縣大山鄉田灣鄉隔波秧河相望,南及西與興仁縣下山鎮相鄰,北與安谷鄉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69.8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紫馬鄉户籍人口有16637人。 [3] 
明朝時期,屬馬乃彝族土司領地。清朝時期,為彝族隴姓土司屬地。1984年,改為紫馬、屯上、慄樹3鄉,仍屬碧痕區。1992年2月,撤區並鄉建鎮時合併紫馬、屯上、慄樹3鄉組建紫馬鄉。 [1]  截至2021年10月,紫馬鄉轄5個行政村。 [2] 
2019年,紫馬鄉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3] 
中文名
紫馬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
地理位置
晴隆縣最南端
面    積
69.84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紫馬村一組
電話區號
0859
郵政編碼
56140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貴E
人    口
16637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紫馬鄉歷史沿革

紫馬鄉
紫馬鄉(1張)
明朝時期,屬馬乃彝族土司領地。
清朝時期,為彝族隴姓土司屬地。
民國時期,劃歸安谷鄉。
1950年4月,屬晴隆一區(碧痕)安谷鄉。
1953年6月,從安谷鄉分設紫馬、屯上、慄樹3鄉。
1958年9月,併入三躍公社;同年12月,改設紫馬管理區,屬碧痕公社。
1961年,撤紫馬管理區,屯上、慄樹合併為紫馬公社,屬碧痕區。
1965年8月,分設紫馬、屯上、慄樹3公社,屬碧痕區。
1984年,改為紫馬、屯上、慄樹3鄉,仍屬碧痕區。
1992年2月,撤區並鄉建鎮時合併紫馬、屯上、慄樹3鄉組建紫馬鄉。 [1] 

紫馬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紫馬鄉轄5個行政村:紫馬、新洋、慄樹、龍頭、屯上,下設79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10月,紫馬鄉轄5個行政村:屯上村、新洋村、龍頭村、慄樹村、紫馬村。 [2]  鄉人民政府駐紫馬村一組。 [1] 

紫馬鄉地理環境

紫馬鄉位置境域

紫馬鄉地處晴隆縣最南端,東與興仁縣大山鄉田灣鄉隔波秧河相望,南及西與興仁縣下山鎮相鄰,北與安谷鄉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69.84平方千米。 [3] 

紫馬鄉地形地貌

紫馬鄉境內為喀斯特地貌,具山高坡陡谷深特點。最高峯紫大坡位於與興仁縣田灣鄉交界處,海拔1560米;最低點黑當位於與安谷鄉交界處,海拔850米,高差710米。 [1] 

紫馬鄉氣候

紫馬鄉多年平均氣温14.8℃。無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1] 

紫馬鄉水文

紫馬鄉境內河道屬北盤江水系,波秧河南向流往興仁,境內長7千米。 [1] 

紫馬鄉自然災害

紫馬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洪澇、風災、低温、冰凍、雷擊等,其中最嚴重的冰凍災害發生在2007年12月26日至2008年2月12日;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9年秋至2010年6月15日。 [1] 

紫馬鄉自然資源

2011年,紫馬鄉有耕地面積15780畝,其中水田5550畝,旱地10230畝。 [1] 
紫馬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煤炭、銻等。其中煤炭儲量2.5億噸,已開採的煤礦有2個,年產量30萬噸。 [1] 

紫馬鄉人口

2011年末,紫馬鄉轄區總人口1746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35人,城鎮化率5.4%。另有流動人口236人。總人口中,男性9128人,佔52.3%;女性8335人,佔47.7%;14歲以下5766人,佔33%;15—64歲10793人,佔61.8%;65歲以上904人,佔5.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411人,佔53.89%;有布依、苗、黎、彝、仡佬等少數民族共8052人,佔46.11%。超過500人的少數民族有布依、苗、黎、彝4個民族,其中布依族430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3.48%;苗族1849人,佔22.96%;黎族1344人,佔16.69%;彝族535人,佔6.6%。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0人。 [1] 
截至2019年末,紫馬鄉户籍人口有16637人。 [3] 

紫馬鄉經濟

紫馬鄉綜述

2011年,紫馬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 [1] 
2019年,紫馬鄉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3] 

紫馬鄉農業

2011年,紫馬鄉農業總產值2891.8萬元。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慧仁米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2833噸,其中玉米1301噸,水稻777噸,小麥45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油菜籽、烤煙、蔬菜等。2011年,茶葉種植面積1965畝,產量5噸;油菜種植面積885畝,產量20噸;烤煙種植面積165畝,產量9噸;蔬菜種植面積1440畝,產量2893噸。 [1] 
2011年,紫馬鄉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4875頭;牛年末存欄2618頭;馬年末存欄1495匹;羊年末存欄8631只;家禽年末存欄18836羽。2011年,生產肉類516.5噸,禽蛋產量19噸。2011年,林木覆蓋率31.28%。 [1] 

紫馬鄉工業

2011年,紫馬鄉有年產能力30萬噸的煤礦企業2家,職工175人。 [1] 

紫馬鄉商貿

2011年末,紫馬鄉有商業網點23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60萬元,比上年增長3.6%;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390萬元。 [1] 

紫馬鄉金融業

2011年末,紫馬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4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8%;各項貸款餘額5170萬元,比上年增長3.8%。 [1] 

紫馬鄉社會事業

紫馬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紫馬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45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4所,在校生1882人,專任教師6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13人,專任教師3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紫馬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紫馬鄉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5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5萬多冊。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地6處。2011年末,“村村通”無線電視用户365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0%。 [1] 

紫馬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紫馬鄉有衞生院1所;病牀8張。專業衞生人員10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357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5%。 [1] 

紫馬鄉社會保障

2011年,紫馬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户,人數19人,支出31920元,月人均140元;城市醫療救助305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42户,人數4007人,支出249萬元,月人均51.91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9.2萬元。農村五保人員55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10.16萬元,比上年增長114.1%。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437人,參保率12.3%。 [1] 

紫馬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紫馬鄉有境外郵政網點代辦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5千米,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期刊1.5萬份(冊)。電信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門,固定電話用户213户,比上年增加19户,電話用户普及率3%,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1188户,比上年增加112户,移動電話普及率6.8%,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寬帶接入用户147户。 [1] 

紫馬鄉交通運輸

紫馬鄉有紫馬至興仁縣桐木田油路,境內長6千米;縣鎮柏油路7千米。通村組公路6條,共61千米。2011年,客運總量1.15萬人次,貨運總量142.36萬噸。 [1] 

紫馬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一説原名芝麻,是因當地盛產芝麻而得名,以芝麻的諧音得名紫馬;一説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以“子鼠”日、“午馬”日輪流趕場,用場期各取一字作地名,稱為“子馬”,諧音“紫馬”。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丁治學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 貴州省卷 上.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03:1635-1636.
  • 2.    紫馬鄉2021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2-2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