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花亞菊

鎖定
紫花亞菊(Ajania purpurea C. Shih)是菊科、亞菊屬小半灌木,高可達25釐米。主根長,直深。老枝由不定芽發出多數花枝和不育枝。葉全形橢圓形或偏斜橢圓形,掌狀羽狀,下部裂片全緣,全部裂片或鋸齒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全部葉基部漸狹,有短柄,兩面同色,灰白色,頭狀花序。總苞鍾狀,外層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中內層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部苞片外面被短絨毛,邊緣紫黑色膜質。花冠細管狀,兩性花冠管狀,8-10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中國西藏。生長在海拔4800-5300米的高山礫石堆和高山草甸及灌叢中。
紫花亞菊葉色灰白,花冠自中部以上紫紅色,葉、花有濃郁的香味,植株低矮,耐寒性、耐旱性強,是一種良好的園林觀賞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紫花亞菊
拉丁學名
Ajania purpurea C. Shih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亞菊屬
紫花亞菊
命名者及年代
Shih,1979

紫花亞菊形態特徵

小半灌木,高4-25釐米。主根長,直深。老枝淺黑色或淡褐色,由不定芽發出多數花枝和不育枝。當年枝被稠密的短絨毛。葉全形橢圓形或偏斜橢圓形,長1-2釐米,寬0.8-1.5釐米,掌狀3-5或掌式羽狀3-5半裂或淺裂,下部裂片全緣,上部裂片或頂裂片通常3齒;全部裂片或裂片邊緣鋸齒頂端圓鈍。有時葉呈二回掌式或掌式羽狀分裂;枝條下部葉小,間或3裂。全部裂片或鋸齒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寬1.5-2毫米。全部葉基部漸狹,有短柄,兩面同色,灰白色,被密厚或稍密短絨毛,有時上面稀毛。
頭狀花序少數(5-10個)在枝端排成直徑1.5-2釐米的傘房花序,或花序梗極短縮而形成復頭狀花序式。總苞鍾狀,直徑約5毫米。外層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5毫米,中內層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約5毫米。全部苞片外面被短絨毛,中外層的毛稠密,邊緣紫黑色膜質。邊緣雌花約6個,花冠細管狀,長2毫米,頂端3-4齒裂。兩性花冠管狀,頂端5齒裂。全部花冠自中部以上紫紅色。瘦果長2.5毫米。花果期8-10月。 [2] 

紫花亞菊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西藏(岡底斯山)。生長在海拔4800-5300米的高山礫石堆和高山草甸及灌叢中。 [2] 
紫花亞菊 紫花亞菊

紫花亞菊繁殖方法

組培材料:用紫花亞菊外植體當年新生嫩莖。
外植體的準備及無菌體系: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紫花亞菊植株上剪取莖段,去掉部分葉片,用洗潔精進行清洗,後用流水沖洗30分鐘左右。在超淨工作台上先用75%的酒精浸泡20-30秒,無菌水沖洗1遍,再用1克/升的昇汞溶液進行消毒處理,無菌水沖洗4遍後,接種於啓動培養基上。消毒時間為6分鐘,處理20個外植體,重複3次。
啓動培養:高濃度的6-BA容易導致外植體玻璃化,較低濃度的6-BA較為適合作為啓動培養基,且不影響芽的增殖。在MS為基本培養基,6-BA濃度1.0毫克/升,NAA濃度為0.01毫克/升,培養基中分別附加30克/升蔗糖和7克/升瓊脂,pH為5.8-6.0。培養温度為(25±2)℃;光照強度25微摩爾/(平方米·秒),光照時間16小時/天。
繼代培養:在MS為培育基(瓊脂7克/升,蔗糖30克/升),6-BA濃度0.3毫克/升,NAA濃度為0.05毫克/升將啓動培養基上無菌外植體轉接到MS培養基上。處理重複3次。其繁殖係數為4.37、生長勢為4.07。
生根培養:在1/2MS為基本培養基(瓊脂7克/升,蔗糖20克/升),IBA濃度0.15毫克/升生根數目多,根長且粗壯。 [3] 

紫花亞菊栽培技術

煉苗與移栽:在培養室裏將生根苗的瓶蓋打開,煉苗2天后拿到温室中,用鑷子小心將苗從培養瓶中取出,用清水洗淨黏附於組培苗根系上的培養基,然後栽種到經過高錳酸鉀滅菌的河沙中,澆透水,廣譜性殺菌劑,防止爛根。將移栽好的苗放到陰涼處1周,注意保濕,待生長穩定後放到陽光下讓其生長,移栽後的成活率達90%左右。 [3] 

紫花亞菊主要價值

紫花亞菊葉色灰白,花冠自中部以上紫紅色,葉、花有濃郁的香味,植株低矮,耐寒性、耐旱性強,是一種良好的園林觀賞植物。 [3] 
參考資料
  • 1.    紫花亞菊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4-17]
  • 2.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76卷[M].科學出版社.1983:115
  • 3.    鄭燕,沈景,韓倩,趙惠恩. 紫花亞菊(Ajania purpurea)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學報.2011年,第10期:983-986
  • 4.    紫花亞菊 Ajania purpure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