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凝山

鎖定
紫凝山位於天台縣城西南20公里,景區面積3.4平方公里。紫凝山綿亙數十里,以我國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在此誦經感紫雲之異而得名。
中文名
紫凝山
景區類別
山峯 [1] 
景區地點
天台縣
景區面積
3.4平方公里

紫凝山發展歷史

紫凝山
紫凝山(3張)
雲霧繚繞,美若仙境的紫凝山,儒釋道和諧共存。這裏曾是高人隱居的地方,寺廟、道觀依山而建。山下有開巖寺、昭明太子廟,坡上有紫陽真人故里、紫陽宮,山腰有紫霄道院,山頂有法華誦經堂、普門寺。相傳智者大師在山上誦經,紫雲凝聚,紫氣在山間瀰漫,因而起名“紫凝”。又因唐代“茶聖”陸羽來此品茗,將山中瀑布評為“天下第十七水”,紫凝瀑布美名遠揚。 [2] 

紫凝山主要景點

開巖古岙靜秘幽深,傳説神奇。有九龍戲珠、三獅共首、五馬同槽、鐘鼓巖、木魚、響巖、道士髻巖、神力開巖等自然景觀。
開巖寺 開巖寺
開巖寺
開巖寺建於梁普通三年,梁武帝賜額“天花尊者開巖院”,昭明太子曾隱逸於此。
昭明太子廟 昭明太子廟
昭明太子廟
昭明太子廟位於開巖寺東側,依偎於凌空懸架的山崖下,故俗稱“巖下殿”。舊志記載三十七都輔龍山神,即梁太子統也。梁朝東宮任中衞將軍曹璟宗帶梁武帝長子蕭統避難至此,在蕭統當年練武的百丈巖下建“昭明太子廟”,並守廟至終。昭明太子曾隨中衞將軍曹璟宗“歸來婺郡隱東林”,在天花尊者開巖院研修文學經典。昭明太子著有我國最早的詩文總集《文選》,其所編《文選》被後人稱為《昭明文選》。東晉孫綽的《遊天台山賦》也入選其中。
清代侍郎齊召南,曾在太子廟創辦書院。題詩曰:“一間茅屋傍僧寮,誰道維摩到石橋。”廟內有他書寫的“光同日月”匾額。廟內供奉的昭明太子像,頭戴寶冠,身着龍袍。昭明太子的《有所思》,書寫了隱者遠望、思念之情,“公子遠於隔,乃在天一方。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長。別前秋葉落,雖後春花芳。雷嘆一聲響,雨淚忽成行。悵望情無極,傾心還自傷。”
紫陽故里
這裏山水神秀,高道輩出。山中有紫陽故里。北宋時期道教南宗創始人張伯端,人稱“紫陽真人”就是張家塘村人,他著的內丹經典《悟真篇》與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並稱“丹經王”。張伯端被尊為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村前的紫陽宮正殿供奉着紫陽真人坐像。
紫凝山嶺高山深,道路盤桓,半山腰有個金鑫洞,洞北有天然生就的佛手巖,五指分明的兩隻手掌栩栩如生,如屏風聳立。金鑫洞坐東朝西,洞壁岩石金黃,夕陽照在上面,流光溢彩。邊上有一個天然石臼,人稱“自滿臼”。紫霄道院依洞而建,鼎盛時期道士數百,雕樑畫棟,飛檐翹角,門樓殿堂,金碧輝煌。
紫凝山還有一處著名的宮觀值得一提,這就是紫陽宮。紫陽宮原為“紫陽真人故居紀念館”,為紀念中國道教南宗始祖、號稱紫陽真人的張伯端(983-1082,字平叔)而改為“紫陽宮”,附近的福山上還立有“紫陽真人故居”石碑。天台是道教南宗的創立地,張伯端自稱“天台平叔”,“吾家本住石橋北”,著有《悟真篇》,力主內丹思想,提出“性命雙修”理論,奠定了他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 [3] 
金鑫洞
明代紫凝道人宗衡,在紫霄道院湮沒以後,一個人住在金鑫洞修煉,洞頂山上有三聖石,相傳是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和靈寶天尊的化身。紫凝道人以自滿臼湧出的米和雞蛋為食,在三聖石前悟道。於明天啓四年完成了內功寶典《易筋經》。如今,易筋經與八段錦,六字訣、五禽戲一起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的健身氣功。“內修精氣神,外練筋骨皮。”易筋經表達了道教追求長生的一種境界,裏面含有大量道教詞彙和修煉內容。以紫凝八式為主的“天台山易筋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普門講寺
紫凝山普門講寺是德韶禪師在天台山興建的第六道場,後漢乾祐三年建,僧德韶施茗處,故呼茶院。也是智者大師十二道場之一。宋大中祥符元年改福應。宋嘉定《赤城志》載,福應寺有田986畝,地143畝,山1003畝。明覆為普門。 [2] 

紫凝山地理環境

相傳智者大師在此誦讀法華經,白雲變紫,紫氣在山間浮動,這仙境一般的地方起名叫“紫凝山”。
傳説當時羣鶴飛翔,山中精靈屏息傾聽。誦經的地方距普門寺300米處,被稱為法華誦經堂。
清齊周華《台嶽天台山遊記》中有“取一小徑至紫凝山頂,入普門,日晚力倦,遂休卧僧竂”之説。紫凝山重巒疊嶂,山麓奇洞廟宇遍佈。東面有摩崖石刻仙佛洞,山下有開巖寺,山頂有普門寺,山後有寶興寺,周邊有無相寺、九里寺、實相寺、水陸寺,以及到騎龍等古庵,佛教鼎盛一時。
紫凝山奇石聳峙,飛瀑流泉。紫凝瀑布從山崖上飛瀉而下,如一條長長的白練,垂流千尺,蔚為壯觀。紫凝瀑布與桐柏山的福聖瀑、石樑雪瀑合稱天台山瀑布“三絕”。巖壁有涓涓細流,此洞穴又稱龍泉洞。
瀑布之水,冬夏不竭,水質清冽。唐時“茶聖”陸羽來此品茗,把山中瀑布評為最宜沏茶的“天下第十七水”。“瀑布三絕”從品茶的角度來看,紫凝的水當居首位,宋代桑莊在《茹芝續譜》中説:“天台茶有三品,紫凝為上,魏嶺次之,小溪又次之。”
陸羽殿內供奉陸羽、丹丘子和虞洪三聖。梁虞洪入山採茗,遇道士丹丘子贈以“大茗”。紫凝茶葉被古人譽為“佛天雨露,帝苑仙漿。”陸羽著有《茶經》三卷,自他品茗後,紫凝瀑布又稱“天下第十七水”。山中的水還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相傳光緒三年,當地發生了瘟疫,張家井村郎中錫益,把研製的草藥泡入井中,取井水救村民於水火。從此紫凝山水成為了仙水,張家井被譽為“救生井”。山因雲得名,水以山為名,村與井同名。
紫雲凝聚,紫氣瀰漫。感悟紫凝山上儒釋道,體會昭明太子“別後秋葉落”。取一勺紫凝山水,泡一杯陸羽茶,忘情於雲霧縹緲的山水間。 [2] 

紫凝山旅遊信息

紫凝山重巒疊嶂,秀巖怪石,幽谷奇洞,雲霧繚繞,神奇秀麗,山中有瀑布泉,垂流千尺,從山崖上分三折瀉下,瑩如白練,蔚為壯觀。此瀑布與桐柏山的福聖瀑、石樑雪瀑合稱天台山瀑布“三絕”。紫凝瀑布之水,冬夏不竭,水質清洌。唐時,“茶聖”陸羽來此品茗,把山中瀑布評為最宜沏茶的“天下第十七水”,山因而得名“瀑布水”。
紫凝山嶺高山深,道路盤桓,山中有諸多景觀,如五彩珠、雙舟棹影、碧瓊潭、龍珠舌、鐘鼓巖、鯉魚朝天、神女洗髮、開巖古岙等,可謂奇景紛呈,附近有陸羽殿、法華演經堂、昭明太子廟、北宋古窯址等古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