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紙槽村

鎖定
該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羅坎鎮, 全村國土面積13.76平方公里,海拔700--1678米,年平均氣温25℃,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529.96畝,人均耕地0.6畝,林地4095畝。
地處羅坎鎮東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中心集鎮的道路為土路,交通較方便,距鎮雄縣城100公里。東鄰本鎮鳳翥村,南鄰本鎮落尾村,西鄰本鎮鳳翥村,北鄰威信縣長安。轄涼水、穿洞等2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881户,有鄉村人口3906人,其中農業人口3906人,勞動力181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03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73.9萬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為主。 [1] 
中文名
紙槽村
外文名
Zhicao Village
行政區劃代碼
53062711020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
面    積
13.76 km²
郵政編碼
657211

紙槽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26.96畝,其中,田0畝,地3526.96畝,人均耕地0.6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40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植柑桔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4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荒山荒地8090畝,其他面積4690畝。有經濟林果等資源。

紙槽村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280户通自來水,有597户飲用井水,有597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67.76%)。有881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140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和15.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78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78户,分別佔總數的8.85%和8.85%。該村到中心集鎮的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全村擁有汽車0輛,農用車0輛,摩托車12輛。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0户;裝有太陽能農户0户;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和灰石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6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0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4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紙槽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73.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8.5萬元,佔總收入的37.04%;畜牧業收入98萬元,佔總收入的26.2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9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0.5萬元,佔總收入的5.48%;工資性收入116.9萬元,佔總收入的31.27。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6.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68人(佔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104人,到省外務工164人,現有大學畢業生6人。

紙槽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881户,有鄉村人口3906人,其中男性2061人,女性1845人。其中農業人口3906人,勞動力181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人口為2988人,其他民族(苗族)人口為918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64人,參合率78.44%;享受低保24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28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赤腳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鎮衞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

紙槽村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4所,其中1所為1師1校,校舍建築面積850平方米,擁有教師13人,在校學生551人,距離羅坎中學1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61人,其中小學生551人,中學生110人。

紙槽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9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8.2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2] 

紙槽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59人,黨員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2人。 團員0人。

紙槽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產業。

紙槽村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一是全村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經濟總量小,加快發展的基礎很薄弱,經濟形勢嚴峻,建設資金嚴重缺乏。二是基礎設施依然滯後,大部分村組人畜飲水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三是貧困面大、返貧率高,勞動者素質低,農民增收難,扶貧攻堅和小康社會建設任務艱鉅。四是人口負荷重,教育辦學條件差,科技、文化、衞生事業發展滯後,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弱,就業、再就業壓力大,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任重道遠,社會事業發展任務十分艱鉅。。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面對未來,該村將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加大力度,再鼓幹勁,確保全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全力做好農民增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教育培訓等工作,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抓好防汛、防火和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三是採取有力措施,全力抓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努力做好人口文章。四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協調服務力度,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努力為民辦實事。五是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六是切實實現幹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工作機制三個轉變,為促進農民增收搞好服務。。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