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哈出

鎖定
納哈出(?—1388年),元末大臣,太平路萬户,官至大尉、丞相、遼東太守等職。蒙古開國元勳木華黎後裔。驍勇善戰,用兵過人。元順帝時,曾率軍與紅巾軍戰鬥。元廷北遷後,率20萬大軍雄據遼東,屯駐金山(今吉林雙遼)。此時雖受明軍屢屢攻擊、轄地逐漸縮減,但仍控制着西至蒙古、北至女真朝鮮等地,與北元大汗相呼應。明廷幾次遣使招降,不從。後幾次派兵入遼,均以失敗告終。1387年明將馮勝等率20萬大軍進攻遼東,被迫投降。明太祖封其為海西侯,1388年在武昌病逝。 [2] 
(概述內圖片來源 [1]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民族族羣
蒙古族
逝世日期
1388年
最高官職
大尉
本    名
納哈出

目錄

納哈出人物生平

北元時期活動在東北及白城一帶的北元勢力,主要是以納哈出為主。納哈出為元太祖成吉思汗麾下名將木華黎後裔子孫。木華黎受封太師、國王,掌管左手萬户,統轄興安嶺左右地區。此後他的子孫世襲國王爵,成為遼東方面的地方實力派。納哈出本人曾為太平路(今安徽當塗)萬户,至正十五年(1355年)為朱元璋軍所獲,因系名門之後,被釋北歸,返回遼陽。
納哈出返回遼陽行省後,積極參加對紅巾軍的鎮壓和屠殺,史稱“遼東賊皆為所殄”。元末,納哈出為遼陽行省平章正事,“據有瀋陽之地”。元順帝在雞鳴山(張家口北)時,納哈出前往覲見,元順帝將納哈出由昇平章政事升為遼陽行省左丞相,數日後又復“加納哈出太尉”“開元王”等官爵。據《明史》記載:(納哈出)“擁數十萬眾屯金山”實際上有部眾二十餘萬,是東北地區故元勢力最強大的一支。納哈出十分活躍,廣泛活動於南至遼東半島的廣大地區,他以金山為基地,開始“營於新泰州(城四家子古城)”。 屯駐金山,以東西遼河為屏障,以新泰州(城四家子古城)為大本營,這是納哈出根據戰略需要採取的主要防範措施。 納哈出在白城一帶活動期間,自關內潰退自東北地區的故元官吏、將領及軍隊,不斷聚集在納哈出麾下,納哈出的實力逐漸強大。
隨着納哈出實力的不斷壯大,納哈出開始頻繁地驅兵南下,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明史》有過七次征戰的記錄。納哈出的存在,對明統一東北,是一個嚴重的障礙,明官員曾指出:“納哈出在遼東,前後殺掠守禦官軍二萬餘人。”明朝軍隊在一時無力徹底消滅納哈出的情況下,朱元璋前後採取一系列對策,集中力量清除小股故元勢力,剪除納哈出的羽翼,孤立納哈出。不斷鞏固明軍在遼東的勢力,充實兵力,等待機會。同時還採取招諭的手段,爭取納哈出自動歸附。據《明史》記載:朱元璋曾前後四次遣使致書納哈出,勸其歸附。在明朝的大力宣傳詔諭下,加上故元的勢力日益衰落,一些故元在東北的將校自動歸附了明朝。此時的東北,唯一堅持與明朝軍隊相抗的只有納哈出。
在剪除納哈出羽翼,加強政治攻勢的同時,明朝政府也一直在積極準備對納哈出的軍事進攻。截止洪武十九年(1386年),遼東地區已建立了12個軍事衞所,駐紮軍隊7.5萬人。為準備對納哈出的進攻,自洪武十八年(1385年)起,通過海運將大批糧米運往遼東備戰。是年,還從陝西、高麗購戰馬近6000匹,裝備遼東官軍。洪武十九年(1386年),撥出近900萬錠庫紗,由北平、山東、山西、河南及北方各府州縣抽調民夫20萬,運糧120萬石,送至松亭關、大寧、會州、富峪屯儲,作為北征糧餉。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命馮勝為徵虜大將軍,總率三軍,傅友德、藍玉為左右副將軍,令南雄侯趙庸、江陰侯關良、關陽公常茂、曹國公李景隆、申國公祁鎮等隨徵,共集20萬大軍北上。洪武二十年二月三日,馮勝大軍進抵通州,偵知納哈出之軍果有駐於慶州(內蒙古巴林右旗索布力嘎蘇木),遂遣藍玉乘大雪馳往,以奇兵襲而取之。三月,明軍主力出松亭關(今喜峯口北),馮勝遣人修築了寬河、會州、富峪、大寧四城,作為駐軍基地。聞知明軍已經北上,納哈出“棄金山(四平市北雙遼縣雙山鎮大哈拉巴山)巢穴,營於新泰州(今洮北區城四家子古城)”,將其主力向後移動,將兵力分別部署在泰州、榆林深處(通榆縣瞻榆興隆山、向海一線),養鵝莊(今前郭縣王府一帶),龍安一渡河(今農安伊通河)。明軍在大寧(內蒙古寧城縣遼中京城)等地屯紮逾兩月,一面修築城池,一面偵察敵情,力求謹慎出戰。
五月二十一日,馮勝留兵5萬守大寧,“而以全師壓金山”,同時命原納哈出部下乃剌吾先行,至納哈出處再行詔諭。15萬明軍北上,聲勢浩大,納哈出內部出現了動搖與分裂,六月十一日,駐於一渡河(伊通河)的納哈出部將高八思帖睦爾、洪伯顏帖睦爾率部歸降明軍。經過一個多月的行軍,六月十九日,明軍主力進“至遼河之東”,擊潰納哈出屯兵,“遂進師駐金山之西”。與此同時,乃剌吾也到達納哈出大營,勸其出降。明軍壓境,其勢難當。但納哈出恃其人馬眾多,“輜重富盛”,內心依然猶豫不定,遂以獻馬為名,派人至馮勝軍中進一步探聽虛實。乃剌吾則在納哈出將領中廣泛進行説服工作,“由是虜眾多有降意”。此時納哈出的部隊已軍心動搖,無力再組織有效的抵抗。
六月二十五日,馮勝大軍自金山進攻女真苦屯,向納哈出大營繼續逼近,納哈出愈加動搖,特別是納哈出的重要將領全國公觀童毅然脱離納哈出降明,這對納哈出是一個重大打擊。在大兵壓境,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納哈出被迫同意出降,把今天的伊通河一帶的農安作為受降地。根據《中國東北史》記載,這次出降官兵達4萬多人,此後松花江以北的納哈出部眾也陸續受降,史稱“並得其各愛馬所部20餘萬人,羊馬驢駝輜重亙百餘里”。
隨同納哈出相繼投降的故元官吏、將校多達3000餘人,包括元中央政權的中政院、宣政院、太醫院、樞密院、大都督府,以及陝西行省、嶺北行省、河南行省、甘肅行省、山東宣慰司、河東宣慰司等許多內地地方機構的重要官員與將校,其中有9個王,4個國公、郡王,5個太尉,1個行丞相,13個司徒、平章,31個左丞、右丞,32個參政、知院,86個院使、同知、副使,228個僉院、院判,189個宣慰使等官,927個萬户、總管等等。這一事實表明,元政權崩潰後,相當一部分故元將吏退入東北, 集於納哈出麾下,致使納哈出勢力急遽膨脹。納哈出的降服,不僅為明朝統一東北地區清除了重大障礙,也是從總體上對故元勢力的一個沉重打擊。
納哈出歸降明朝後,朱元璋在南京親封納哈出為海西侯,賜鐵券丹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納哈出從傅友德往徵雲南,途中卒於武昌舟中,葬於南京。其子察罕改襲瀋陽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藍玉案被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