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色胎記

鎖定
紅色胎記,又稱葡萄酒色斑、焰色痣、草莓樣血管瘤 ,草莓狀毛細血管瘤,出生時往往看不到有病變,病變多在出生後一個月內發現,初起為小的紅色斑點,以後迅速增長,有的患兒1歲~2歲左右停止生長,但概率較低。女性患兒是男性的3倍。
別    名
紅色胎記
常見發病部位
身體各個皮膚表面
常見病因
血清中的鋅、銅、鈣、鎂等微量元素及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嚴重缺乏
常見症狀
皮膚出現紅色斑點
又    稱
葡萄酒色斑、焰色痣、草莓樣血管瘤草莓狀毛細血管瘤
病變發現時間
多在出生後一個月內發現

紅色胎記臨牀表現

紅色胎記成人表現

1、葡萄酒斑(PWS):葡萄酒斑是一種良性的紅色胎記,發生率約佔總人口的0.3%。這種紅色胎記隨着兒童的生長而生長,不能自行消退。大多發生於頭、面、頸部。出生時表現為平坦的粉紅色斑塊。和毛細血管瘤(草莓樣血管瘤)不同,葡萄酒斑是持久病變,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變成紅色和紫紅色,並逐漸高出皮膚,呈結節樣。有時受累區域肥大,不對稱。其社會心理影響不容小視。
2、草莓樣血管瘤(毛細血管瘤):這種紅色胎記高出皮膚表面,有明顯的界限。常見大小為直徑2-4釐米,但可累及整個肢體,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數量也可為多個。草莓樣血管瘤可於出生時出現,或可在出生後數月內出現。生後6個月內生長迅速,有時可生長至2歲,可增加到原來的數倍。通常其退縮很慢,常常至5-7歲時自動消失,自動消退後,一般不會遺留美容問題。
3、海綿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位於皮膚下方,隆起表面,呈蘭色,觸之如麪糰樣,可部分壓縮。有時表面可為草莓樣血管瘤,稱為混合性毛細血管/海綿狀血管瘤。
常見患處:多發生在面部、頸部、頭皮等處,也可在上下肢、前胸部或手背等身體其它部位

紅色胎記嬰兒表現

嬰兒紅色胎記 嬰兒紅色胎記
嬰兒鮮紅斑痣又名葡萄酒色痣和焰色痣俗稱“嬰兒紅色胎記”,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後不久出現,如果出生數月之間不見它的蹤影,一般也就不會再發生了。它是一種良性的先天性血管病變,其發病率為0.3-0.5%,表現為—個或數個境界清楚的淡紫紅色、淡紫色和紅色的斑塊;大小不等,起初不高出皮面,若不治療到中老年時可呈結節狀增生,壓之易褪色。大部分損害於額面部,顏色可有一定變化,常哭鬧、用力或洗澡遇熱時顏色加深。病變可見於全身各部分,以面部、頸部、四肢為多見。多為單側,偶可見雙側,有時可累及粘膜。病變範圍隨患兒生長而擴大,不會自行消退。有些病人併發全身性異常如青光眼等。紅色胎記會隨着嬰兒的長大而面積變大顏色變深,因此嬰兒紅色胎記應儘早治療。治療嬰兒紅色胎記首選激光治療,原理是:用兩種不同的波長(1064hm和595hm)先後作用於皮膚,兩種效果相互疊加,相互輔助,得到綜合性的效果。主要用於紅斑和紅色胎記等的治療,包括鮮紅斑痣毛細血管擴張痤瘡的紅色痘印,新鮮疤痕等。在治療紅色胎記時效果尤為顯著。
臨牀上對於嬰兒紅色胎記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就是激光技術,這種技術在解除孩子胎記的問題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長朋友可以為孩子選擇這種方法來進行治療。

紅色胎記發病機制

紅色胎記形成原因是由於血清中的鋅、銅、鈣、鎂等微量元素及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嚴重缺乏,影響了色素合成的生化過程,導致色素細胞分泌色素異常增多,通過神經傳導致表皮而逐漸蔓延而形成的斑塊。但邊緣整齊的紅色胎記,蔓延速度較慢。真皮內微細血管的異常增生、密集在一起的結果。大多是出生時就表現出來,也有較小部分是後來慢慢明顯化。好發的部位有顏面軀幹,紅色胎記呈侷限性或大範圍出現。有些紅色胎記會因血管持續增生、擴張而呈現出柔軟、鮮紅狀如草莓凸出組織。

紅色胎記疾病治療

臨牀上採用光動力療法治療鮮紅斑痣。
1.治療原理
是將第二代的新型光敏劑(海姆泊芬)通過靜脈途徑注入體內,海姆泊芬經靜脈注射後立即在血液中形成濃度高峯,並被血管內皮細胞迅速吸收,而表皮層細胞吸收尚很少,因此光敏劑的分佈在血管內皮細胞與表皮層細胞間形成明顯的濃度差。此時給予穿透表淺、可被血管內皮細胞選擇性吸收的特定波長的光照射,使海姆泊芬產生單態氧等光毒物質,使富含海姆泊芬的患部擴張畸形的毛細血管網被選擇性破壞,而覆蓋於擴張畸形毛細血管網上的正常表皮層因不含海姆泊芬不受損傷,位於擴張畸形毛細血管網下的正常真皮深層組織則因激光穿透淺、難以達到有效激發量而得到保護。
2.治療效果
以往國內開發的光敏劑如YHpD(光卟啉)、HpD(血卟啉衍生物)均為多組分的混合物,組分複雜,難以實現穩定、規範的質量控制,且在體內排泄緩慢,使用後皮膚的光敏反應持續1至3個月,部分患者甚至長達6個月。這給治療後的護理和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1] 

紅色胎記注意事項

紅色胎記日常護理

1、胎記治療部位有痂皮的需自行脱落,不要用手揭掉,否則色素沉着嚴重,且易留下疤痕。
2、胎記治療部位保持清潔,避免感染和摩擦。
3、痂皮脱落後,局部可有短暫色素沉着,為防止或減少此情況,可合理應用防曬去斑用品。
4、胎記治療後在治療部位後可做局部冷敷以消除或緩解促進恢復加快速度。

紅色胎記禁忌人羣

1.孕婦。
2.近期接受過或有可能接受日曬的人羣。
3.光敏性皮膚及近期使用過光敏性藥物者。
4.瘢痕體質和需治療部位有皮膚感染的患者。
5.癲癇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出血傾向的患者。
6.懷疑有皮膚癌的患者。
參考資料
  • 1.    王開, 顧瑛, 劉凡光,等. 光動力療法治療鮮紅斑痣在臨牀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中國激光醫學雜誌, 2002, 11(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