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一連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83集團軍紅一連)

鎖定
紅一連是一個歷史悠久、戰功卓著的紅軍連隊,跟隨毛澤東參加過秋收起義,亦稱“秋收起義紅一連”,所屬的二團是“秋收起義紅二團”。長征時期,該連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一師二團一連。現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第八十三集團軍。
2021年7月,中央宣傳部授予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某旅“紅一連”“時代楷模”稱號 [2] 
中文名
紅一連
駐    地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
隸    屬
中部戰區 第八十三集團軍 [1] 

紅一連連隊歷史

紅一連.2 紅一連.2
“紅一連”前身是湘贛邊界的一支農民自衞軍。1927年9月,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二團一連。1928年4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十師三十團一連。1933年5月,改編為紅一師二團一連。1937年8月,改編為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三營九連。1938年12月,改編為蘇魯豫支隊二大隊一連。1941年,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七旅二十團一連。1946年12月,改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六縱隊十六師四十七團一連。1948年10月,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43軍127師380團。1957年,改編為廣州軍區第43軍127師380團。1969年,改編為武漢軍區第43軍127師380團。1985年,改編為第54集團軍127師380團(秋收起義紅二團)一營一連。

紅一連革命隊伍

1927年9月9日,該連跟隨毛澤東參加了秋收起義,同年9月29日在“三灣改編”中,毛澤東親自在該連發展了6名新黨員,並建立了黨支部,從而開創了我軍歷史上“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1934年10月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1935年5月,紅軍強渡大渡河後,“紅一連”開始擔任警衞黨中央的光榮任務。有一個早晨,毛澤東來到一連考察黨支部工作,並與官兵們一同就餐。連隊官兵將毛澤東使用過的“紅菜盤”盤一直珍藏,1991年,“紅菜盤”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紅一連.3 紅一連.3

紅一連戰鬥榮譽

抗日戰爭時期,“紅一連”先後參加了平型關、板橋、陳道口、山子頭等戰鬥。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秀水河子殲滅戰、四平保衞戰、遼西大會戰等戰役戰鬥,被授予“英勇連”、“百戰百勝連”等榮譽稱號。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先後參加瞭解放海南島、“98-長江抗洪搶險”、“99-國慶閲兵”、“軍交-2000”演練、“鐵拳-2004”涉外演習、“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等重大任務。毛澤東曾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指出:“紅軍之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
“紅一連”先後參加戰役戰鬥300餘次,完成非戰爭軍事行動40餘次,5次被授予榮譽稱號。黨的十八大以來,“紅一連”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建連育人,傳承紅色基因、鑄牢強軍之魂,踐行初心使命、勇當強軍先鋒,圓滿完成國際維和、搶險救災、沙場閲兵等重大任務,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被表彰為全軍首屆“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
2021年7月,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2] 

紅一連改革強軍

2017年轉隸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某旅。
紅一連”是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發源地,1927年“三灣改編”時,毛澤東親自在該連發展了6名新黨員,並建立黨支部。90年歲月流逝,連隊先後歷經18次編制體制調整,但紅色傳統不斷線、紅色資源不遺失。
轉型重塑,讓這個集團軍換羽新生,實備實訓成為官兵的行動自覺。
從單一技能向複合技能拓展,從單要素向全要素融合,從基礎訓練向聯合作戰轉變,他們把創新思維融入戰鬥力建設,加快從區域防衞性向全域作戰型轉變,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和體系作戰能力不斷躍升。
(原題為《精兵勁旅 血脈賡續| 第83集團軍 鐵心向黨 基因因賡續而久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