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海杜克

鎖定
約翰·海杜克(John Hejduk )是一個以紐約為主要工作城市的建築師,“紐約五人組”之一,曾任庫柏聯盟建築學院院長。 [1] 
中文名
約翰·海杜克
外文名
John Quentin Hejduk,John Hejduk
國    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29年7月19日 [2] 
逝世日期
2000年7月3日 [2] 
畢業院校
哈佛大學,辛辛那提大學
職    業
建築家
出生地
美國
職    稱
教授

約翰·海杜克生平簡介

約翰·海杜克於1929年(大蕭條時代)生於紐約。1947年海杜克進入庫柏聯盟學院(簡稱庫柏聯盟)學習,1950年畢業。1952年海杜克在辛辛那提大學繼續學習建築,接着於1953年獲得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碩士學位。當他還是學生時,就已在不同的紐約建築事務所裏工作過,包括理查德·斯特恩事務所,貝聿明事務所。
1954年,海杜克應哈里斯(Harwell Hamilton Harris)的邀請來到德克薩斯州大學建築學院擔任教職,並與幾位青年教師一同組成“德州騎警”。兩年之後,“德州騎警”解散,海杜克離開德州。
1958年,經過兩年的工程實踐(在貝聿明事務所與金尼事務所)之後,海杜克來到康奈爾大學任助理教授,和先期於此的德州夥伴科林·羅(Colin Rowe)共事。兩年之後海杜克來到耶魯大學,在保羅·道夫(Paul Rudolph)手下教書,一直到1964年。
1964年,海杜克回到庫柏聯盟。1965年,海杜克擔任聯盟建築系主任,開始其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方面的個人實踐。 [2]  1971年,紐約現代美術館邀請海杜克展出10年裏他和他的學生的主要作品。
1975年,海杜克被任命為庫柏聯盟建築學院院長。2000年夏因健康原因海杜克辭去學院院長的職務,一個月後去世。 [2-4] 
紐約五人組”,源自於1975年海杜克等五人根據他們建築理念內容、作品整理出版的小冊子,由於他們一時想不出標題,就把他們的姓名按字母順序寫在白色的方形封面上,來這些小冊子被稱為《五個建築師》即《Five Architects: Eisenman, Graves, Gwathmey, Hejduk, Meier》。 [5] 
在紐約五人組中最年長的海杜克是小組裏最學術的,總是很勤勉。他一直在庫柏聯盟學院(Cooper Union)擔任院長教書,始終沒有放棄對於形式的熱愛。早期,他執迷於探索立方體、格柵、框架之間的關係,以及不同顏色、形狀、線條的組合。他的設計作品引人入勝,但經常難以建造。而他也常常沉溺於鑽研概念化的“紙上建築”,如著名的“牆房”。直至1980年代開始才有業主願意出錢建他的房子。人們認為他改變了美國的建築實踐和批評理論,就像密斯·範·德羅當年做的那樣。

約翰·海杜克主要成就

他在學院的教學上進行了很大的改革,特別是通過立方形、方格網絡、框架進行空間觀察和實驗,成為他的基礎課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用一個長集裝箱,讓學生在裏面探索簡單幾何形的佈局,從一般的幾何形,到有機形態,在集裝箱裏堆砌、分佈試驗,同時用不同的色彩換着嘗試效果。1967年他從格萊漢姆基金會(the Graham Foundation)申請到贊助,來促進這個教學改革計劃。
海杜克自己的設計風格往往有很硬朗的邊緣線,這點和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密斯·凡德羅的設計有接近的地方。建築很少用柔和的弧線,往往是硬朗的直線,因而被稱為“硬線”(hard line),這個變化和他自己以前喜歡的有機形狀(figure/objects)有很大的差異,有機形式往往和詩歌、散文更加密切,而直線則和哲學、機械的關係則密切。這樣一來,海杜克的建築就和周邊的環境形成矛盾衝突,有點像彼得·艾森曼的設計一樣。他在1980年代設計了一系列建築,包括巴西的“梅杜薩的面具”(Mask of Medusa, Brazil),柏林的克魯茲伯格塔(Kreuzberg Tower, Berlin)、柏林提格港的“兩兄弟住宅”(House for Two Brothers, Tegel Harbor - Berlin)等等。還有些項目是在他去世之後才完成的,比如牆屋2號(Wall House 2, Groningen, NL),海杜克塔( Hejduk Tribute Towers,),加爾西亞文化中心(Galicia Cultural Center )等等。
海杜克的設計,雖然從形式上有荷蘭“風格派”的痕跡,也有第一代幾個大師的影響,但是同時也存在神秘主義的色彩,把握、認識他實在不容易。在他來説,建築已經不是簡單的解決使用功能、或者審美愉悦了,而具有更加隱晦的個人內容。 [1]  [4] 
海杜克的設計 海杜克的設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