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

鎖定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是2012年7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峯,陳朝青。
中文名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
作    者
蔣峯,陳朝青
出版時間
2012年7月
出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
978-7-5067-5344-9
定    價
30 元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內容簡介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是由“東方倍力”組織相關專家編著的一本營養理論著作。《系統營養論》是建立在傳統養生理論、近代營養學、現代營養學的基礎上,特別是吸取了當代分子營養、細胞營養等最新研究成果,採用系統論的思維方式,依照整體、全面、協同、動態的營養學觀點來闡明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係。《系統營養論(第二版)》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人體的系統營養,人體器官與組織的系統營養,促進生理代謝的系統營養,營養治療、營養支持及營養素的優化,細胞系統營養代謝的間接調節等內容。用系統思維方式,從營養滿足全身整體細胞的正常新陳代謝、營養滿足機體各子系統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調節性營養素對細胞工作狀態的系統調節三個層面上來分析營養物質的代謝與需求,注重整體效應,希望找到促進人體健康的更優化方案。本書是在2008年出版的《系統營養論》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修訂和擴充,將更有助於讀者全面系統地理解營養與生命的關係。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作者介紹

系統營養論&amp;amp;amp;amp 系統營養論&amp;amp;amp
蔣峯,政府津貼專家,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人類營養健康產業主要領導人,人體健康預警測評與營養干預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編著理論專著——《系統營養論》、《食物成分與藥用功效》、《健康節律運動學》、《系統營養論(第二版)》;
主持編著營養學工具書——《營養健康教育指南》、《中國飲食營養第一書》、《系統營養與人體健康》系列叢書、《神奇的藥食同源》、《健康步步為贏》等大量著作。
先後主持完成“母乳化氨基酸譜完全蛋白質的研究”、“複合蔬菜水果營養素”、“真菌多糖的提取與營養”等科研項目30多項,獲市部級重大科技進步獎、科技進步獎多項;發表論文10多篇,榮獲中國發明專利20餘項,受到了國家和行業內一致好評,並多次獲得獎項,如:
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榮獲1項金獎、1項銅獎
第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榮獲2項銅獎
第十七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榮獲1項銀獎、3項銅獎
第十八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榮獲3項銅獎
第二十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榮獲1項金獎
先後應北京市衞生局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多省政府邀請,作為專家講師為醫療工作者、健康工作者和相關部門領導及工作人員等進行百餘場營養健康教育培訓。2010年,被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科委等授予“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曾就公眾營養健康系列問題多次接受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和西班牙電視台等媒體的專訪;2008年,作為北京電視台《快樂健身一籮筐》節目特邀營養學專家,先後錄製8期營養訪談節目;2010年,作為北京電視台《步步為贏》節目特邀營養學專家,先後錄製5期營養訪談節目。
曾就中國營養健康與產業發展等問題多次主持接待英國工貿部、新加坡、新西蘭、日本等國政府、專業團體的訪問交流;就營養與疾病方面的問題,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廣泛開展交流。
陳朝青,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碩士,北京·人體健康預警測評與營養干預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營養與健康”講師團成員。
參與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及北京市營養相關科普、科研項目,在國家級重點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著。
參與編著了《食物成分與藥用功效》、《新營養健康教育指南》、《健康步步為贏》等系列營養叢書。
其他編著者:趙軍、黃勇。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章節分類

本書共分五個章節:
第一章 人體的大系統營養——基礎性營養
第一節人體的基本結構——細胞
第二節細胞的基礎化學組成——營養成分
第三節生命與系統營養素——代謝
第四節系統營養論應用實例——蛋白質粉的配方設計
第二章 人體器官與組織的子系統營養——功能性營養
第一節各組織和器官的系統營養
第二節系統營養論應用實例——骨質疏鬆症的系統營養支持方案
第三節系統營養論應用實例——慢性乙肝患者的系統營養支持方案
第三章 促進生理代謝的針對性系統營養——調節性營養
第一節生理穩態與生理調節
第二節細胞的代謝調節與調節性營養
第三節細胞營養代謝調節的應用實例
第四章 營養治療、營養支持及營養素的優化
第一節細胞的適應、損傷及修復與系統營養素
第二節系統營養素與藥物
第三節營養治療、營養支持及營養素的優化
第四節營養支持治療實例——損傷性疾病與系統營養
第五章 細胞系統營養代謝的間接調節
第一節運動過程中的系統營養支持
第二節生物理療的系統營養支持
參考文獻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主要內容

本書共分五個章節,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系統營養論的三個層面:基礎性營養、功能性營養和調節性營養,並對其在不同層面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它將有助於讀者全面系統地理解營養與生命的關係。
第一章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系統營養的第一個層面人體的大系統營養——基礎性營養。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所有的細胞共同完成了人體整體的功能。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進行,是所有細胞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基礎性營養素的系統供給。比如,生長髮育時期,青年人時期,老年時期,或者一些特殊人羣,都需要系統營養素不斷的供給來進行新陳代謝,以滿足周身細胞的需求。大系統營養素供給的原則是:種類全面、比例適當、數量充足、供求平衡。
第二章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人體器官與組織的子系統營養——功能性營養。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相同的細胞相互關聯又構成了人體組織和器官。不同的組織和器官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每個正常的組織器官都有其相對固定的營養比例關係。因此,對於營養的需求除了上述的(大系統)基礎性營養素以外,各生理組織和器官還需要按照特定營養素的構成比例進行對應的(子系統)系統營養供給。如,肌肉營養需要更多的蛋白質,骨骼營養需要更多的鈣離子,紅血球營養需要更多的鐵離子等。所以,滿足人體各組織和器官細胞的需求,以維持其功能的實現所需的營養素的構成,叫做器官與組織的子系統營養。由於其對器官功能影響顯著也可以叫做功能性營養。
第三章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促進生理代謝的針對性系統營養——調節性營養。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除整體的(大系統)系統營養和器官與組織(子系統)系統營養以外,還需要一些必需、非必需營養素,即針對性代謝調節性物質的參與。包括:42種必需營養素的單一性使用、大量的植物功能化學素、各種生物功能化學素等等,這些必需、非必需營養素不直接參與細胞的組成,但對特定細胞的工作狀態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能夠明確調節靶向細胞的代謝,提高針對性細胞的生物活性和工作效率,這也是生命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因此,這類營養素又叫針對性調節性營養。
第四章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系統營養在營養治療、營養支持中的應用,以及在疾病好轉、細胞修復過程中系統營養與藥物治療之間的關係。
第五章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在運動和生物理療過程中系統營養的應用,意在告訴讀者去除疾病,保持健康不論是選擇運動,或是選擇生物理療都離不開營養。健康必然是營養先行。
本書創建的最重要結論包括:
1.系統營養論認為: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的實現不是六大類營養物質單獨作用的結果,而是多種營養物質相互協調、相互影響共同起作用的。
2.系統營養論分為三個層面:基礎性營養、功能性營養和調節性營養。人體的健康是這三個層面的營養共同作用的結果。
3.營養素供給的原則是:種類全面、比例適當、數量充足、供求平衡。

系統營養論<第二版>讀者人羣

本書針對目前國內營養問題的日益突出,以及我國大眾對營養知識的缺乏而專門設計。全書通俗易懂,不僅可以作為指導營養保健食品設計開發的理論著作,也可以作為大眾營養健康知識學習必備的工具書和教科書。本書對提升廣大營養科技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普及營養知識,以提高國民的營養知識水平,引導國民合理選擇營養,促進身體健康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1]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