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糞嵌塞

鎖定
乾硬的糞塊瀦留直腸不能排出,引起嚴重的便秘症狀和會陰部疼痛,成為糞嵌塞,是直腸便秘的一種形式。
中醫病名
糞嵌塞
外文名
Fecal impaction
別    名
impaction with fecal
就診科室
肛腸科
常見發病部位
肛門,直腸
傳染性

目錄

糞嵌塞疫病症狀

直腸約15釐米長,像一段有彈性的短管道,能暫時存儲一定量的糞便。當直腸內糞便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則會使直腸膨脹,對腸壁內的壓力感受器產生刺激,引起排便反射,如果經常強行抑制便意(排便反射),經常服用瀉藥或灌腸導瀉,則會使直腸粘膜對刺激的敏感性下降,排便反射遲鈍,糞便大量長時間淤積在直腸,逐漸變成較大的硬塊,堵塞直腸,直腸內壓力迅速增加,可引發較強的便意,肛周和盆底肌痙攣、疼痛、墜脹,偶爾少量稀糞可漏出。此時直腸指診可觸及堅硬的糞塊,如能向上推動糞塊,可有較軟的糞便從側邊流出。
糞嵌塞要及時處理,如持續時間過長,則會出現直腸、肛門處損傷,及致出現低位腸梗阻的表現。

糞嵌塞病因

(1)濫用瀉藥:由於頻繁的、不合理地使用瀉藥,致使直腸粘膜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或喪失,因而當直腸內糞便充盈後亦不能引起排便反射,引發糞嵌塞。
(2)肛門、直腸病變及肛門直腸術後短時間內:由於肛周病變如肛裂等,以及手術切口疼痛使患者懼怕排便,主動強烈抑制排便活動,使糞便在直腸內蓄積過久,引起糞嵌塞。
(3)系統性硬化症及皮肌炎:病變波及到直腸及結腸,使結腸、直腸肌肉纖維化,張力減弱或消失,使直腸反射減弱,發生糞嵌塞。
(4)地位脊髓病變:如骶2、3、4盆副交感神經損傷、馬尾腫瘤等,阻斷了排便反射弧,引發糞嵌塞。
(5)糖尿病神經病變性便秘。
(6)便秘患者形鋇劑灌腸。
(7)長期卧牀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