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謳

鎖定
粵謳,是廣東珠三角地區曲藝説唱之一,是由馮詢、招子庸等人在木魚歌南音的基礎上創造發展起來的,以廣州方言詠唱。 [2-3] 
中文名
粵謳
流行地區
珠三角

目錄

粵謳解釋

曲藝曲種。流行於廣東粵語地區。是清代中葉珠江三角洲一帶流傳的一種民間説唱形式。它是由馮詢、招子庸等人在木魚、南音的基礎上創造發展起來的,以廣州方言詠唱。 [2-3] 
粵謳可以清唱,也可以合樂,多以琵琶、洞簫、揚琴伴奏,旋律悲涼沉鬱,節奏舒緩,很適宜表現傷春怨夢、別緒離愁的情調。唱詞以七字句為主,間以十字句。單句的格律要求很嚴,若有一字拗口,平仄韻腳不合,便不成謳;但句與句之間的韻腳要求較寬。每段末了,常用感嘆詞或代名詞作呼格,以加強感情色彩。由於粵謳的格律過於嚴謹,腔調緩慢簡單,故民國以來傳唱的人越來越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職業粵謳藝人已不復存在,民間更鮮有人習唱。因粵劇、粵曲吸收了粵謳,現今人們尚能聽到保留有粵謳韻味的“解心腔”。 [2] 
1904年,香港總督金文泰把它翻譯成英文,題名為《廣州情歌》,葡萄牙人庇山曾把它譯成葡文,介紹到歐美,引起了外國讀者的注意。後省港各報紛紛開闢專欄,聘定專人寫作,使之風行一時。著名文學史家鄭振鐸先生在《中國俗文學史》中稱他是"把民歌作為自己新型創作"的人,是"最早的大膽的從事把民歌輸入文壇的工作者"。 [3] 

粵謳用法

示例
《粵謳》全書4集,共99題,得詞121首。
畢生寫了大量粵謳散見於省港各報章。
的《粵謳》以及華廣生的《白雪遺音》等。
把粵謳的思想性、藝術性推向了新的高度。
於清雍正年間吸收各劇種特色,匯合南音、粵謳等形成粵劇。
同時保留了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腔調。
的《吳歌》、李調元的《粵謳》以及華廣生的《白雪遺音》等。
30年代出資開辦娛樂小報《非非報》,刊登演出評論和粵謳、班本。
粵謳是廣東曲藝説唱之一,與木魚、龍舟、南音、板眼被稱為粵調。
以粵語演唱的曲藝品種,有粵曲、木魚歌、龍舟歌、南音和粵謳等。
【注】一曲招郎才調好:道光間,招子容孝廉作《粵謳》,詞甚悽麗。
工詩詞,著有廣州方言詩《嬉笑集》、《粵謳》、《捫蝨談室詞》等。
他運用廣州方言所著的《粵謳》,深受人們喜愛,被譽為“粵謳鼻祖”。
作品都有地方特點和通俗性質,是用廣州放眼寫作的班本、龍舟、南音和粵謳。
招子庸聞其死訊,悲痛之中,寫出《吊秋喜》以為哀掉,成為《粵謳》中的名作。
曾“習歌謠,嗜招子庸所作粵謳,別有領會”,“年廿五,奔走滬、漢數年,不得志。
龍舟歌與木魚歌、南音、粵曲、粵謳及鹹水歌等相近,但又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手法和曲調。
影響較大的刊本有《霓裳續譜》?《白雪遺音》?《時尚南北小調萬花小曲》?《粵風》?《粵謳》等。
在道光元年(1821年)輯《粵謳》一書,收錄這類歌曲,於是這些歌亦被稱為粵謳;粵越同音,所以又叫越謳。 [1] 

粵謳爭議

也有觀點認為粵謳起源於珠江一帶的疍家歌和鹹水歌。清代招子庸創作的《粵謳》四卷,運用了大量的粵方言(包括方言詞、方言語法),是清末以來廣州、香港等地流行的“三及第”語體(文言、白話與粵方言)的源頭,對粵方言文學作品的創作乃至晚清政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4] 
但另一説法是疍家學習和吸取了廣府人的‘木魚歌’‘龍舟歌’‘南音’‘粵謳’等曲藝的長處,也吸取客家人‘採茶歌’的藝術精華,創作出各種鹹水歌。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