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粉腳鸌

鎖定
粉腳鸌(學名:Ardenna creatopus):鸌科、鸌屬海洋鳥類。大型棕白色海鷗。上體呈灰褐色,頭頸、飛羽和尾巴顏色較深。下體白色,特別是在喉嚨、側面、下腹部和翅膀下面有不同程度的灰色斑點。嘴是粉紅色的,尖端是黑色的,腳是粉紅色的。
這種海鳥只在胡安費爾南德斯羣島的三個島嶼上築巢。通常從這些島嶼向北遷徙,在近海海域過冬。主要以捕撈沙丁魚、日本鯷、魷魚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喝鹽水的能力是粉腳鸌得以飛得很遠的重要特徵。在它們的雛鳥長出羽翼後,就會沿着美洲西海岸向北遷徙,遠至阿拉斯加,並在海上度過非繁殖季節。
中文名
粉腳鸌
拉丁學名
Ardenna creatop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鸌形目
鸌科
鸌屬
粉腳鸌
亞    種
無亞種 [6] 
命名者及年代
(Coues, 1864)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 [3] 
同義學名1
Ardenna creatopus ssp. creatopus (Coues, 1864) — Christidis and Boles (2008)
同義學名2
Puffinus creatopus Coues, 1864
外文名
Pink-footed Shearwater

粉腳鸌動物學史

粉腳鸌(Ardenna creatopus)在2014年之前被歸入剪水鸌屬(Puffinus),2014年劃入鸌屬(Ardenna)。 [3] 

粉腳鸌形態特徵

粉腳鸌體長45-50釐米,翼展109-118釐米,體重576-889克。是一種大型海鳥。雖然體型比大多數鸌鳥小,但翼展對於翅膀比例較長的鸌鳥來説較大。在飛行中,它看起來很重,翅膀拍打很吃力。頭部和上體的羽毛灰褐色。頭部和頸部的細條紋向胸部兩側變得斑駁。棕色斑點繼續向下延伸到腹側,並融入更深的棕色下腹部、尾下覆羽和大腿,並帶有輕微的蒼白斑點。其餘下體暗白色。在蒼白的背景下,翼下有深色斑點,尤其是腋窩。羽毛在較淺和較深的變形之間變化。 [1-4] 
兩性相似,但雌鳥一般體型略小。該物種是高度多態的鳥類,存在多種形態:有深色、淺色和中間形態。面部整體呈棕灰色,下臉有細小的棕色斑點,下頦和喉部有白色。有一個灰棕色的頭頂,延伸到眼睛下方(偶爾有一個狹窄、蒼白的局部眼環)。棕色的顏色沿着背部延伸到外套膜和肩胛骨,通常呈鱗片狀。翅背和上部呈棕灰色,腹部和翅腹面呈淡灰色,有褐色斑駁。腹區棕色着色的程度因形態而異。喙呈粉紅色或淡黃色,尖端呈深色。喙是粉紅色的。兩性相似。幼鳥與成鳥相似,沒有年齡或性別的差異。但是,無論性別或年齡,都存在上述三種形式。 [4] 
幼鳥的羽毛和成鳥相似,沒有季節性變化。但幼鳥在5-7月的羽毛是新鮮的,而年長的鳥則羽毛磨損或正在換毛,因此可以區分它們。 [1-4] 
虹膜棕色,腿和腳淡粉色,喙淡黃色具深色尖端。 [1]  [4] 
粉腳鸌

粉腳鸌棲息環境

聖克拉拉,該物種在海拔15-300米的侵蝕地形中分散繁殖。在摩卡島上,該羣體位於森林中(主要樹種是指毒羊樹 Aextoxicon punctatum),沿着山脊和高達390米的老樹根部之間的洞穴密度最高。 [3] 
該物種是一個喜歡遠離大陸架的海洋水域的物種。築巢於大洋島嶼,築巢於有森林植被的山丘上,從海平面到海拔500米左右。主要在海拔50-390米高度的洞穴中築巢,這些洞穴散佈在嚴重侵蝕、通常植被稀疏但偶爾有森林的棲息地中。在繁殖後的季節,粉腳鸌棲息在包括阿拉斯加海流南端、加利福尼亞海流和北赤道海流在內的水域,在北美,它們仍然生活在海洋島嶼上,在那裏棲息于山丘和懸崖,優選有森林覆蓋的地區。 [4] 

粉腳鸌生活習性

粉腳鸌遷徙

粉腳鸌在南方的繁殖期是夏季。繁殖後,這些鳥兒沿着南美洲西海岸向北遷往北美。從4月到初秋,沿着從加利福尼亞灣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大陸架觀察到的該物種數量不斷增加,標誌着遷徙。到10月底,隨着鳥類返回智利和繁殖地,數量開始減少。 [2] 
在南方冬季,粉腳鸌在智利的魯濱遜·克魯索島、聖克拉拉島和莫羅維尼利亞島進行了繁殖和築巢階段後,會航行約21,550,000千米到達美洲大陸北部。它們的遷徙路線穿過厄瓜多爾、秘魯、中美洲和加利福尼亞的海岸。 [4] 

粉腳鸌行為

粉腳鸌是一種海洋和遠洋鳥類,相比大陸架它們更喜歡遠離海岸的水域。在繁殖期間,它們會留在海洋的島嶼上,在那裏它們選擇山丘和懸崖,最好是森林。這種鳥只在智利附近的三個島嶼上繁殖,並且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 [4-5] 
粉腳鸌在温帶深海的遠洋海洋區域覓食。在海中,可以單獨或成羣出現,並且喜歡冷水。從4月到11月在北美西部水域度過非繁殖季節。為了覓食而遊弋很遠的距離,它們的振翅速度較慢,而且比大多數其他海鷗的翱翔速度更快。可以獨居或羣居,並且通常與其分佈範圍內的其他海鷗物種相伴,尤其是灰鸌灰背鸌。它們可以單獨覓食,也可以與其他物種混羣覓食。 [4-5] 

粉腳鸌食性

粉腳鸌主要在大陸架上方的近海水域上覓食,但也在遠洋更深的水域覓食。主要捕撈遠東擬沙丁魚(Sardinops sagax)、日本鯷(Engraulis japonicus)、魷魚和甲殼類動物。從水面或在水下捕撈,它們也會跟隨船隻捕撈漁業廢棄物。在聖克拉拉島繁殖的鳥類以魚類為主食,而魷魚所佔的比例較小。 [2-3]  [5] 
粉腳鸌是鸌形目中的一員,因其上喙上的一對骨管而被暱稱為“管鼻鳥”。這些專門的管子用來過濾並排泄鹽分,使它們能夠飲用海水。 [5] 

粉腳鸌分佈範圍

非繁殖地:哥倫比亞、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
留鳥:加拿大、智利、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墨西哥、秘魯和美國。
遊蕩(非繁殖地):危地馬拉。
遊蕩:阿根廷、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3] 
分佈於從胡安費爾南德斯島和摩卡島到美國的太平洋沿岸,偶爾也到阿拉斯加。在哥倫比亞喬科省的沿海地區曾有記錄。也分佈在從阿拉斯加福雷斯特島南部到智利聖卡洛斯南部的整個太平洋地區,它們偶爾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太平洋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出現。 [4] 
粉腳鸌分佈圖 粉腳鸌分佈圖 [3]

粉腳鸌繁殖方式

粉腳鸌是一種羣居物種,無論是在其築巢區還是在其覓食區。都會羣居築巢,實行一雄一雌制。在10-11月初抵達聚居地。築巢于海洋島嶼和天然洞穴中。2月產卵,4月下旬至5月下旬羽化和分散。 [4] 
每年11月,粉腳鸌在智利的魯濱遜·克魯索島聖克拉拉島和摩卡島(Morro Vanilla Island)上繁殖。它在洞穴中形成羣體和巢穴,每個在洞穴中產下1枚卵,由雌雄雙方共同孵化48-56天。像大多數海鳥一樣,兩隻成年海鳥輪流孵化、照顧和餵養一隻雛鳥。夫妻在巢中的接力可以長達2周。與其他物種相比,其第一次繁殖的年齡相對較晚;粉腳鸌在6歲時開始繁殖。 [4] 

粉腳鸌保護現狀

粉腳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易危(VU)。 [3] 

粉腳鸌種羣現狀

粉腳鸌大約平均有29,573對繁殖對(Muñoz和P.Hodum未公開數據),這意味着大約有150,000只個體。
趨勢未知,在對魯濱遜·克魯索島、聖克拉拉島(2002年至今)和摩卡島(2010-2016年)的長期繁殖季節監測表明種羣數量穩定。此外,對2003年和2016年胡安費爾南德斯羣島所有繁殖地的洞穴計數數據進行比較表明,洞穴數量在此期間保持穩定。需要進一步研究以魯濱遜·克魯索島上引入的捕食者和食草動物、鼠類(Rattus spp.)、狗和野貓以及摩卡島上的雛鳥繁殖以及漁業副漁獲物是否有任何影響。 [3] 

粉腳鸌主要威脅

在北美的整個冬季活動範圍內,粉腳鸌優先出沒於大陸架外緣的水域,該區域也常用於延繩釣。因此,在整個範圍內,該物種和漁業之間很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粉腳鸌傾向於跟隨船隻,這增加了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此外,由於從油艙非法排放水和石油泄漏,該物種在其越冬範圍內的大陸架向海一半的數量豐富,使其特別容易受到石油產品的污染。這些最後的威脅是最能危及加拿大物種維護的威脅。 [2] 
此外,陸地上粉腳鸌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外來捕食者、人類干擾、人類掠奪和棲息地破壞。這些因素中每一個的重要性因繁殖地點而異。在胡安費爾南德斯羣島的魯濱遜·克魯索島,南美浣熊已被引入以控制屋頂鼠,該物種的存在可能是對該地區粉腳鸌種羣的最大威脅。此外,雖然捕獲雛鳥是非法的,但據估計約有20%摩卡島每年生產的雛鳥中有100只被人類捕獲。此外,經常發生洞穴被破壞致雛鳥死亡的情況。海鳥與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也代表着重大的潛在風險。 在繁殖季節,摩卡島粉腳鸌表現出強烈偏好在捕魚活動重要的地區覓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