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背鸌

鎖定
灰背鸌(學名:Ardenna bulleri):鸌科、鸌屬的遠洋海鳥。體長46釐米,翼展97-99釐米,體重340-420克。體羽灰色、黑白相間,翅膀寬闊,飛行靈活,尾巴呈楔形,通常摺疊。頭、頸黑褐色,翅膀灰色的,背部有大的深色“M”橫跨翅膀。下體和翅底面白色。鳥喙纖細灰色,有黑色尖端。
該物種在繁殖期會沿着北美西海岸後穿過太平洋遷徙。是一種夜行動物。以磷蝦、烏賊、小魚和水母為食。在樹木繁茂的山坡上的洞穴中築巢。僅在新西蘭的幾個小島上繁殖。
中文名
灰背鸌 [1] 
拉丁學名
Ardenna buller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鸌形目
鸌科
鸌屬
灰背鸌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Salvin, 1888)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 [3] 
同義學名1
Ardenna bulleri ssp. bulleri (Salvin, 1888)-Christidis and Boles (2008)
同義學名2
Puffinus bulleri Salvin, 1888
外文名
英文 Buller's Shearwater
西班牙文 Pardela Dorsigrís

灰背鸌物種學史

灰背鸌(Ardenna bulleri)在2014之前被歸入剪水鸌屬(Puffinus)。 [3] 

灰背鸌形態特徵

灰背鸌體長46釐米,翼展97-99釐米,體重340-420克。是一種體型相當大的海鳥。上體灰褐色。翅膀的上側顯示出一個M形圖案,由黑褐色的羽毛組成。楔形尾巴顏色較深,與灰褐色的臀部形成鮮明對比。下體和下翼白色,在下翼可以看到一條狹窄的深灰色後緣,但通常向翼尖方向變寬。前緣較窄且僅限於遠端部分。臀部和尾下覆羽白色。頭部呈深褐色或黑褐色。後頸與棕灰色背部披羽的連接處顏色較淺。深棕色的頂冠與白色的臉頰形成鮮明對比。下頦和喉部純白色。 [4] 
細長的鈎狀喙呈黑灰色,尖端顏色較深。虹膜深棕色。腿和蹼足內側呈粉紅色,跗骨外側和外趾呈深褐色。 [4] 
雌雄鳥羽毛相同,但雌鳥的喙較短,體型略小於雄鳥。亞成鳥像成鳥。 [4] 

灰背鸌棲息環境

灰背鸌是一種遠洋海鳥物種。通常在新西蘭北島和南島附近的大陸架上覓食,有時飛到查塔姆羣島。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但返回陸地繁殖。該物種在沿海和島嶼岸邊的洞穴和岩石縫隙中及壁架上築巢,鳥巢通常隱藏在茂密的植被下。生存的海拔高度達200米。 [3-4] 

灰背鸌生活習性

灰背鸌遷徙

灰背鸌在新西蘭北部圖圖卡卡(Tutukaka)附近的普爾奈茨羣島繁殖。繁殖後向北遷徙至太平洋,在亞北極海域越冬,然後沿北美西海岸向南遷徙。8月,在南加州附近可以看到大量鳥類。未成熟的亞成鳥會在其南至智利的越冬地度過繁殖季節。 [4] 
在北太平洋繁殖後遷徙,然後沿着北美西海岸向南移動,飛行力很強,伴隨着長長的滑翔穿插着強大的翅膀拍打。有時為了緊跟鳥羣,它們會落到樹上以便於起飛。在強風中,它們翱翔並掠過水麪,很少拍打翅膀。 [4] 

灰背鸌行為

灰背鸌在夜間進食,以避免被比它大的海鳥襲擊,並在返回陸地時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日落後就起飛了。在水面上成羣結隊捕魚時非常吵鬧。 [4] 
通常用鳥喙在水面下捕獲獵物,也在飛行中覓食,下降到水面附近,並且在游泳時也可能將整個頭部浸入水中。該物種不會潛水。有時可以與其他鸌科鳥類混羣進食。 [4] 
灰背鸌在密集的羣落中築巢。當它們返回繁殖地時,雄鳥為吸引雌鳥會在產卵前清理巢穴。當夜幕降臨,鳥羣很活躍,鳥兒從空中飛過時很吵。每隻灰背鸌經過自己的洞穴時都會大聲叫喊,希望得到配偶的迴應。聲音的個體差異和聲音的曲調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洞穴。 [4] 

灰背鸌叫聲

灰背鸌在羣落中會發出呻吟、咕咕聲和哀號聲,但在海上通常是安靜的。在繁殖時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包括快速的呱呱聲、咯咯聲、顫音和喵喵聲。 [4] 

灰背鸌食性

以磷蝦、烏賊、小魚、樽海鞘和水母為食。 [4] 

灰背鸌分佈範圍

留鳥:秘魯。
繁殖地:新西蘭。
非繁殖地: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庫克羣島、法屬波利尼西亞、馬紹爾羣島、墨西哥、新喀里多尼亞、紐埃、諾福克島、俄羅斯(東亞區)、美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瓦利斯羣島和富圖納羣島。
遊蕩(非繁殖地):斐濟。
遊蕩:日本。
起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哥斯達黎加、法屬南部領土、基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瑙魯、薩摩亞、所羅門羣島、托克勞、湯加、圖瓦盧和瓦努阿圖。
來源不明:厄瓜多爾。 [3] 
灰背鸌分佈圖 灰背鸌分佈圖 [3]

灰背鸌繁殖方式

灰背鸌在巢穴裏以各種叫聲和張開嘴巴威脅和防禦入侵者。可能會發生一些領地爭端,但爭端既不激烈也不暴力。一雄一雌制。交配發生在洞穴內,主要包括兩個夥伴喙啄喙,也相互梳理羽毛。兩性都會發出長時間的叫聲。 [4] 
繁殖季節發生在9月至翌年5月之間。成羣繁殖。洞穴挖在排水良好的斜坡或岩石間的粘土中。這些繁殖羣落建立在森林中的高大樹木下或較低的沿海灌木叢下。洞穴的地面覆蓋着一層由樹葉、樹枝和礫石組成的精美地毯。孵化室位於洞穴的盡頭,長度可達60釐米至3米。雌鳥在11月下旬產下一枚大的白色的卵。雌雄雙方孵化49-51天,每隔4天輪換一次。剛孵化的雛鳥身上覆蓋着灰色的絨毛。成鳥通過反流餵養幼鳥。幼鳥在14周後離開羣落,前往大海。 [4] 

灰背鸌保護現狀

灰背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易危(VU)。 [3] 

灰背鸌種羣現狀

灰背鸌種羣總量估計為250萬隻(Marchant和Higgins1990年),也許這個估計可能過高(2013年)。 [3] 
趨勢理由:1936年,奧蘭吉的灰背鸌羣被滅絕,此後種羣數量有所增加,但疑似保持穩定甚至下降(G.Taylorinlitt.2012年,Waugh等人2013年)。 [3] 

灰背鸌主要威脅

該物種在其分佈範圍內面臨兼捕的風險。灰背鸌以前曾被北太平洋流網捕獲,並且仍然可能受到固定網的威脅。它們可能會在延繩釣、拖網作業以及手工和捲線器上被捕獲,但兼捕水平尚未量化,而且記錄的證據也很少。截止2012年的近幾十年來,豪拉基灣一直對中上層魚類進行密集的圍網捕撈,這干擾了重要的覓食區,並可能通過食物資源枯竭影響了該物種。或許由於這種漁業的相關影響,氣候變化預計將對該物種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它們的活動範圍有限,種羣僅限於最高海拔218米的島嶼,以及觀察到的對氣候的敏感性。拉尼娜年期間的波動和明顯較低的繁殖率。2011年在奧蘭吉島記錄的糟糕的繁殖成功可能與2010-2011年的強烈拉尼娜事件有關,但來自一些裝有地理定位器的鳥類的數據表明,孵化週期的長度大約是1980年代公佈的週期的兩倍(G.Taylorinlitt.2012年),家豬以前存在於Aorangi島上,但在1930年代該島被宣佈為保護區後被消滅。植被和土壤條件隨後得到了極大改善(Heather和Robertson1997年)。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