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縞螟

鎖定
米縞螟,卵橢圓形,長約0.58mm,寬約0.45mm,初為乳白色,孵化前為淡紫色,表面有網狀紋,卵孵化時,幼蟲頭部先鑽出,然後向外爬,整個過程最快27秒,最慢71秒。初孵幼蟲體為乳白色,10-20天后,胴部由前向後逐漸變黑,老熟幼蟲除頭部及各節間膜處為棕色外,全體為黑色,剛蜕皮的幼蟲頭部為桔黃色,胴部為乳白色,以後逐漸變黑。
別    名
米黑蟲,茶蛀蟲
中文學名
米縞螟
拉丁學名
Aglossa dimidiata
動物界

米縞螟生活習性

生物學特性
幼蟲喜歡羣居,吐絲連綴食物殘渣成隧道,在隧道種取食。寄生於三葉海棠。是一種世界性倉儲害蟲,主要危害糧食,油菜,豆類,茶葉,煙草,中藥材等多種儲藏物。

米縞螟利用價值

米縞螟幼蟲取食三葉海棠後產生的排泄物,可釀製成蟲茶,名三葉(海棠)蟲茶。
三葉蟲茶在我國民間已流傳數百年之久,由於它人體具有多種獨特的有益功能,而被譽為茶寶明珠、 多功能蟲釀茶、貢茶、茶精等美名。該茶富含茶多酚、單寧酸、維生素、鋅、鈣、鐵、磷、鎂、錳、銅等多種天然功能性營養素以及賴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人體經常需要補充的必需氨基酸,茶汁清亮芳香可口常飲不厭。湖南省中醫學院專家臨牀試驗表明:用該茶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有效率達90。4%,同時該茶還具有清熱解毒、消食健胃、提神順氣、消腫解渴等作用,特別對厭食、消化不良、腹瀉、慢性腸炎牙齦出血和輕度高血壓患者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米縞螟蟲茶生產工藝

1.蟲茶所用原料為穀雨前後採集的苦茶葉,化香樹葉,野山楂,三葉海棠,鈎藤葉,黃連木等各種野生植物鮮嫩葉芽。
2.嫩鮮葉洗淨,放人沸水中燙1min~2min,除去苦澀味,撈出晾至八、九成幹,製成苦茶葉(當地習慣飲用的茶葉),裝入竹簍或木箱中。
3.堆放厚度15—20cm左右,隔層均勻噴灑淘米水,加蓋並保持濕潤。
4.放置10天左右,葉子逐漸自然發酵,腐熟,散發出撲鼻的特異香味,然後吧木桶移至敞開窗户的閣樓上。
5.化香夜蛾或米縞螟聞香蜂擁而來,在此產卵。
6. 10天后,一條條暗灰色的夜蛾幼蟲破卵而出,佈滿了葉面,一邊蠶食着熟香的葉子,一邊排泄着。
7.每年秋後即可採收幼蟲排泄的蟲糞製作蟲茶,採集沖茶時,將葉片輕輕抖動,落下的排泄物過篩和顛去雜質,曬乾後即成為蟲茶。
8.蟲茶顆粒呈長橢圓形,採集後,未吃完的殘葉及幼蟲仍放回原處繼續培養,至第二年仍可再次採收,但在寒冷季節不宜採收,以免損傷幼蟲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