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歇爾·維勒貝克

鎖定
米歇爾·維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本名米歇爾·托馬,法國現代作家,小説家、詩人、電影導演。 [1-2] 
1958年2月26日(另一説1956年),維勒貝克出生於法屬留尼汪島,六歲時到法國本土與祖母生活。1978年(二十歲時,按其生日另一説則為1976年),以詩歌創作開始文學生涯。1991年,開始出版作品,包括詩集、小説、評論等。1998年,憑藉《基本粒子》嶄露頭角,該作品於2002年獲得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2005年,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説《一個島的可能性》;2010年,憑藉長篇小説《地圖與疆域》獲法國文學最高獎項龔古爾文學獎;2019年,小説《血清素》出版,該作品入圍2020年布克國際文學獎長名單。 [1]  [3]  [7] 
中文名
米歇爾·維勒貝克
外文名
Michel Houellebecq
別    名
米歇爾·托馬(本名)
國    籍
法國
出生地
法屬留尼汪島
出生日期
1958年2月26日
職    業
小説家、詩人、電影導演
代表作品
基本粒子
一個島的可能性
地圖與疆域
血清素
主要成就
2002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
2010年龔古爾文學獎
2019年“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2019年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

米歇爾·維勒貝克人物經歷

1958年2月26日(另一説1956年),維勒貝克出生於法屬留尼汪島,六歲時,他遠離父母,到法國本土與祖母生活。青年時期的維勒貝克曾獲得農學工程師文憑,之後,他又轉入國立高等盧米埃爾學院學習電影藝術,出入詩歌俱樂部,但沒有獲得文憑 [1]  [14]  。他在法國國立農學院就讀期間,曾創立文學期刊《卡拉馬佐夫》,並在上面發表過若干詩歌 [11] 
1983年,開始在信息技術領域工作,先後在法國農業部信息技術司與法國國民議會工作,為日後的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經歷。20世紀90年代,他決定投身寫作。 [11] 
1991年,開始發表一些評論作品 [1]  ,第一篇題為《活着》的論文秘密發表 [13]  ,出版了關於H.P.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學研究《反抗世界,反抗人生》 [12] 
1992年,憑藉詩集《追尋幸福》,追尋到第一個文學獎——査拉獎。 [14] 
1994年,《抗爭的延伸》(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是他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小説,當時被法國批評界譽為1990年代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人們稱讚這部作品有一種“難忘的荒涼”。 [1] 
1996年,詩集《鬥爭的意義》問世,為他贏得了花神獎。 [13]  [14] 
1998年,發表了驚世駭俗的《基本粒子》(Les Particules Elementaires),反映社會上的色情現象和網絡問題,書中有大量激烈的性描寫,評論界褒貶不一,有人稱這部作品是“虛無主義的經典”,也有人認為這本小説一文不值 [1]  。2002年,憑藉該作品獲得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 [7] 
1999年10月13日,參與編劇的電影《愈愛愈勇》在法國上映。 [18] 
2001年,第三部小説《平台》(Plateforme)出版,這是一本關於旅行、性交易與恐怖主義的小説,現實不幸被他言中,一年後(2002年)巴厘島發生了爆炸案 [1]  ;4月30日,執導的紀錄片《Érotisme vu par..., L'》和執導、編劇的短片《河流》在法國上映 [16]  [31] 
2002年10月14日,由其作品改編並擔任編劇的電影《戰線的延伸》在丹麥上映。 [19] 
2004年3月19日,參與編劇的短片《Monde extérieur》在法國上映。 [32-33] 
2005年,出版小説《一個島的可能性》(La Possibilité d'une île),構想了一個建立在生物技術之上的烏托邦,只是這樣的烏托邦並不美麗,這部作品再次錯失了當年的龔古爾文學獎,只獲得了安慰性的聯合文學獎。 [1]  [9] 
2006年2月12日,由其同名作品改編並擔任編劇的電影《基本粒子》在德國上映。 [20] 
2008年8月9日,參演的紀錄片《Derniers Mots》在瑞士上映 [35]  ;9月10日,由其執導並擔任編劇、改編自自己同名小説的電影《一個島的可能性》在法國上映 [17]  ;9月15日,參演的紀錄片《Arte, Ordem e Caos》在巴西上映 [34] 
2009年3月16日,參演的紀錄片《La traversée du désir》在法國上映。 [36-37] 
2010年,代表作《地圖與疆域》(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出版,這本書反映的是藝術界與文藝界的事,也涉及到安樂死的話題,這些在當時還是其他作家還沒過多談論過的領域,該書獲得了當年法國文學的最高獎項龔古爾文學獎。 [1-2] 
2014年2月8日,主演的電影《維勒貝克綁架案》在德國上映 [21]  ;9月10日,參演的電影《瀕死體驗》在法國上映,片中飾演一個名叫Paul的角色 [22-23] 
2015年1月7日,《臣服》(Soumission)出版 [40]  ,小説主題直接選擇了相當敏感的伊斯蘭宗教與移民,書中的法國最終被穆斯林掌控,成為了一個迴歸封建社會的恐怖國家 [2]  ;3月18日,參演的電影《完美男人》在法國上映,其以檔案錄像的形式出現在片中 [24-25] 
2016年2月19日,參演的電影《聖愛之旅》在德國上映,片中飾演賓館的主人 [26-27]  ;5月30日,擔任編劇並參演的紀錄片《為了生存:方法》在荷蘭上映 [38-39] 
2019年1月4日,小説新作《血清素》(Sérotonine)出版,高度關注現實的社會問題,借一個頹廢農學家的雙眼,描寫了法國貧苦地主和廣大農民水深火熱的生存現狀,新書首發儀式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向他授予了“法國榮譽軍團勳章”,以表彰他對法國文學的貢獻 [1]  ;5月,憑着“挑起爭論”的藝術,獲得了2019年的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 [5]  ;8月21日,主演的電影《逃離康復院》在法國上映 [28] 
2020年4月22日,參演的電影《刪除歷史》在法國上映。 [29] 
2022年1月,出版了《殲滅》,小説塑造了一個由右翼政黨控制的法國社會以及一個在父權社會中顯得孤獨又永恆的男性形象。 [2] 

米歇爾·維勒貝克個人生活

生日
維勒貝克實際上生於1956年,而不是他聲稱的1958年,但他長期虛報自己的年齡,並嚴密看護自己的私生活。 [30] 
住所
維勒貝克鍾愛巴黎十三區,他就住在該區唐人街的一座高樓上。他曾告訴記者亞歷克斯·維桑特,這裏鄰近通往法國西南部的公路,“如果內戰爆發”,他將有機會搶先逃離首都。 [30] 
婚姻
1980年,維勒貝克第一次結婚,生子艾蒂安後離婚,此後多年陷於失業和抑鬱狀態。1998年,二婚娶編輯瑪麗-皮埃爾·戈捷,2010年離婚。2018年,第三次結婚,新娘是一位中國人,其全名為倩雲·莉茜·李,來自上海,婚禮於9月21日在巴黎十三區市政廳舉行。 [30] 

米歇爾·維勒貝克主要作品

米歇爾·維勒貝克文學作品

作品名稱
體裁/類別
首版/發表時間
《活着》
論文
1991年 [13] 
《反抗世界,反抗人生》
傳記
1991年 [12] 
《追尋幸福》
詩集
1992年 [14] 
《抗爭的延伸》
(又譯《鬥爭領域的延伸》 [11]  《戰線的延伸》 [14] 
長篇小説
1994年 [1] 
《鬥爭的意義》(又譯《戰鬥的意義》 [13] 
詩集
1996年 [13]  [14] 
《基本粒子》(又譯《碎裂》 [15] 
長篇小説
1998年 [1] 
《平台》
長篇小説
2001年 [1] 
《一個島的可能性》
長篇小説
2005年8月31日 [10] 
《地圖與疆域》(又譯《地圖與領土》 [4] 
長篇小説
2010年9月 [6] 
《臣服》
長篇小説
2015年1月7日 [40] 
《血清素》
長篇小説
2019年1月4日 [5] 
《殲滅》
長篇小説
2022年1月 [2] 

米歇爾·維勒貝克影視作品

  • 導演作品
作品名稱
類型
發行信息
《河流》
短片
2001年4月30日法國上映 [16] 
《Érotisme vu par..., L'》
紀錄片
2001年4月30日法國上映 [31] 
《一個島的可能性》
電影
2008年9月10日法國上映 [17] 
  • 編劇作品
作品名稱
類型
發行信息
《愈愛愈勇》
電影
1999年10月13日法國上映 [18] 
《河流》
短片
2001年4月30日法國上映 [16] 
《戰線的延伸》
電影
2002年10月14日丹麥上映 [19] 
《Monde extérieur》
短片
2004年3月19日法國上映 [32-33] 
《基本粒子》
電影
2006年2月12日德國上映 [20] 
《一個島的可能性》
電影
2008年9月10日法國上映 [17] 
《為了生存:方法》
紀錄片
2016年5月30日荷蘭上映 [38-39] 
  • 參演作品
作品名稱
類型
飾演角色
發行信息
《Derniers Mots》
紀錄片
(本人)
2008年8月9日瑞士上映 [35] 
《Arte, Ordem e Caos》
紀錄片
(本人)
2008年9月15日巴西上映 [34] 
《La traversée du désir》
紀錄片
(本人) [37] 
2009年3月16日法國上映 [36] 
《維勒貝克綁架案》
電影
(本人)
2014年2月8日德國上映 [21] 
《瀕死體驗》
電影
Paul [22] 
2014年9月10日法國上映 [23] 
《完美男人》
電影
(檔案錄像) [25] 
2015年3月18日法國上映 [24] 
《聖愛之旅》
電影
賓館的主人 [27] 
2016年2月19日德國上映 [26] 
《為了生存:方法》
紀錄片
-
2016年5月30日荷蘭上映 [38-39] 
《逃離康復院》
電影
(本人)
2019年8月21日法國上映 [28] 
《刪除歷史》
電影
-
2020年4月22日法國上映 [29] 

米歇爾·維勒貝克創作特點

米歇爾·維勒貝克主題思想

維勒貝克的作品以貼近法國及西方現實著稱,被認為具有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的特點,與巴爾扎克之間構成某種連續性。他通過模仿兼變形的方式探究西方社會經濟環境所發生與正在發生的深刻轉變,意欲囚勒出“社會的準確面貌”。在主題的選擇上,巴爾扎克在《公務員》中曾經表現出對辦公室生活的興趣,維勒貝克的小説則更多地涉及職場世界。其作品人物多屬於中產階級,有軟件工程師、國家公務員、科研人員、媒體高管、旅行社高級職員等,給予這些為大眾所熟知的場域以新的觀照,產生陌生化的效果。維勒貝克在作品中,通過剖析新自由主義價值觀對人格構成所產生的負面效應,探究西方經濟現實,批判其經濟話語的“自然化”。與某些經濟學家一樣,維勒貝克對新自由主義所極力維護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表現出悲觀主義觀點。 [11] 

米歇爾·維勒貝克藝術特點

維勒貝克筆調尖鋭辛辣,常冒政治不正確的大不韙,述説當代法國甚至整個西方社會的症候,引來爭議。“厭女”“支持人種優化”“過剩的性描寫”等負面評價紛至沓來。
個人主義是維勒貝克多部作品中被射擊的靶子,個人主義是一場萬花筒之雨,人物們浸淫其中,懷抱着未來更好的可能性,被其誘惑,猶如被夢欺騙的火車,順從夢的慣性,機械地駛入泡沫的深處,等待他們的是噩夢般的空虛。
米歇爾·維勒貝克作品中貫穿着濃重的虛無之霧,他將虛無主義與社會學研究緊密結合,兩者皮骨相連,無法割離;作家樹立起一個個踽踽獨行的文學形象,有着厭世傾向。因此,小説人物關係設置是一個值得注意和玩味的主題;而人物的職業則是再現現代社會發展進程的探頭。
在維勒貝克設置的人物關係中能夠提取到男性之間無精打采的惺惺相惜,頗具自憐意味。而男性人物與女人之間的關係則是另一個維度的故事,正如抑鬱與慾望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在《基本粒子》和《血清素》中,維勒貝克不遺餘力地描述慾望的悖論,恰如福樓拜在《聖安東的誘惑》中所描述的過剩與缺失之間的畸形關係:大量的美食引發的是過度的攝取,不經消化的吞嚥,最終夢幻一場面臨慾望的乾涸。布呂諾在小説的結尾入駐精神病院,依靠藥片如消殺病毒般清空性癖;弗朗洛則不得已通過卡普託利克,維持基本的生存慾望,代價則是性慾的全面消失。維勒貝克小説人物的慾望深深地投射在女性身上,他們視女性或為性的玩具,或是自身情感的寄託,頗為極端。人物們所讚賞的女性皆有着極為傳統的面貌,這也是他們為何難以忍受新時代女性舉手投足間散發的攻擊性。在《地圖與疆域》中,女性裸體抗議者(即書中的“女憤怒者”)受到傑德尖鋭的諷刺。維勒貝克式人物全面否定男性作為一種社會生物所具備的特徵:攻擊性、競爭性、暴力,轉而迷戀女性傳統的形象:温柔、共情感強、有奉獻精神,並認為世界的災難大多由男性的上述特徵造成。
在這張厭惡的表皮下,維勒貝克懷揣着懷鄉式的憂鬱內核:他塑造遊離於主流社會、對一切倍感索然無味的絕望者,透過人物建立了一個幾近冷酷的客觀視角,生活中重要的人與事於主人公而言都成為無限接近但無法到達的可能性,而非可以觸碰的甜蜜現實。維勒貝克賦予這些男性人物悲劇的宿命感,他要透過這些具有靜止感的孤獨人物,召喚舊時光才可抵達的幸福,那將是:無止境的慾望在此灰飛煙滅,具有沉靜古典氣質的專注。這是能夠在《基本粒子》中的女性人物——米歇爾那有着奉獻精神的外婆、因生重病不願成為他人負累而自殺的安娜貝尓和克里斯蒂亞娜、獨自撫養兒子的卡米耶身上所看到的品質。
維勒貝克的文學作品是一場人類垂死掙扎的無聲戰爭,在戰爭的末端,則是人類的消亡。無論是《基本粒子》中的科幻暢想,還是《地圖與疆域》中消融吞噬人類痕跡的自然風景,抑或是《血清素》中那句具有死亡意味的句子——“這是一種白色的、橢圓形的、可從中間掰斷的小藥片。”——都承載着作家無盡的憂慮。 [12] 

米歇爾·維勒貝克獲獎記錄

文學類
  • 1992    査拉獎[14]     追尋幸福    (獲獎)    
  • 1996    花神獎[14]     鬥爭的意義    (獲獎)    
  • 2002    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7]     基本粒子    (獲獎)    
  • 2005    法國聯合文學獎[9]     一個島的可能性    (獲獎)    
  • 2010-11-8    龔古爾文學獎[6]     地圖與疆域    (獲獎)    
  • 2019-5    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5]     (獲獎)    
  • 2005    龔古爾文學獎[6]     一個島的可能性    (提名)    
  • 2005    勒諾多文學獎[10]     一個島的可能性    (提名)    
  • 2020-2    布克國際文學獎長名單[8]     血清素    (提名)    
榮譽稱號
  • 2019-4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 [5]     (獲獎)    

米歇爾·維勒貝克人物評價

“維勒貝克在小説寫作中,尤其是在敍述故事時,對文字並不太敏感,對風格也不甚講究,有時,他的語言會給人一種電影腳本的感覺,稍稍粗陋了一些。但是,維勒貝克畢竟是詩人出身,不僅在每篇小説中都會引用和插入一些詩歌,而且,在不少段落的描寫中,也很富有詩意,他的特點是主題鮮明,擅長通過諷刺進行批判。僅僅依據他小説文字比較粗糙這一點,還不能從根本上否定維勒貝克在當代法國文學上的重要地位和傑出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餘中先評) [4]  [6] 
“和其他一些法國作家如勒克萊齊奧等不同,維勒貝克代表了另一派法國作家,對社會問題十分悲觀,為未來憂心忡忡,這些對全球普遍存在的時代問題的批判令他得到了全世界範圍的認同,因此,他也常被譽為‘當代的加繆’。維勒貝克身邊的人往往會被他身上的悲觀負面情緒所影響。而他總是穿着同一件大衣,不停地抽煙,‘像是迷失在沙漠中的小男孩’。”(法國使館文化處文化專員尼古拉·易傑評) [4] 
“他用清晰、精確和不妥協的方式,描寫攪動我們歐洲社會並帶來深刻變化的主題:從政治激進主義到恐怖主義,從生物技術到長生不老的夢想。”(奧地利歐盟、藝術、文化和媒體部部長格諾特·布呂梅爾評)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