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斯凱韋

鎖定
米斯凱韋(Miskawayh,?~1030) 阿拉伯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本名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本·葉爾孤白。米斯凱韋為其號,意為“麝香之芳香”。
中文名
米斯凱韋
外文名
Miskawayh
逝世日期
1030年
職    業
阿拉伯著名哲學家
信    仰
伊斯蘭教
代表作品
《大成書》

米斯凱韋人物簡介

祖籍波斯。其生平不詳。原信奉瑣羅亞斯德教,後改信伊斯蘭教。曾任布韋希王朝君主阿杜德·道萊宮廷的侍從長和財政大臣。他通曉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諳熟波斯文化和希臘哲學,對醫學、化學頗有研究,愛好詩歌,他突出的貢獻是倫理學和歷史學方面。在哲學上,他汲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着重研究社會倫理問題,用理性論證伊斯蘭教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米斯凱韋個人作品

著作《品行修養論》
他所著的(《Tahdhib al-Akhlaq》)是一部著名倫理學著作,論述了穆斯林必須具備的3種基本德性:順從、知足、堅忍。他認為“順從”就是遵從安拉之誡命,敬畏安拉,止惡揚善。“知足”就是人的命運禍福由安拉所決定,人要滿足於自己的境遇。“堅忍”就是人在陷於逆境時堅韌不拔,忍受生活的坎坷。在善惡觀上,他認為人生下來,其本性既不善又不惡,其善惡行為是由後天決定的。有些人能遵奉安拉的教誨,其行為是善的;有些人違背安拉的誡命,其行為是惡的。大多數人通過教育和宗教修煉可以棄惡揚善,或受惡劣環境影響,由善而變惡。人應在社會生活中具備善良、博愛和公正的美德,人們之間要團結、合作、友好和博愛。人只有用哲學思想武裝起來,用理智指導自己的行為,排除私慾和邪念,才能成為完美的人。他還認為一個人在信仰上要堅持《古蘭經》、聖訓的教誨,反對謬誤和邪説,經常自我反省,清除私慾,使靈魂純正。人生是短暫的,光陰是流逝的,不要虛度年華,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時間。
歷史鉅著《各民族的經驗》
他的7卷本歷史鉅著《各民族的經驗》,是繼泰伯裏《先知和帝王編年史》後一部綜合性的世界通史著作,它以官方文件等豐富翔實的史料,記述了980年前阿拉伯帝國各民族的歷史和各伊斯蘭王朝的君主傳記,其中介紹阿拔斯王朝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篇章尤為重要。他以對穆斯林的統治者評價公允和直言不諱著稱。他在該書中指出,各民族都對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各民族的歷史都能為後世提供借鑑和道德教訓,編纂史書的人應如實記載歷史的真實,不要把神話和傳説當作史實看待。西方史學家譽他為“斯蘭記實史學的開創者”。他的哲學著作還有《大成書》、《小成書》和《幸福的品級》等,還有鍊金術方面的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