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籠鷹詞

鎖定
《籠鷹詞》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詩作。這首寓言詩作於作者初來永州之時。詩中以籠鷹自喻,抒發作者當年參加政治革新活動時的豪情壯志,以及失敗後遭到迫害摧殘的悲憤;渴望有朝一日能衝出樊籠,展翅高飛,實現其宏偉抱負。全詩託物言志,感情激越。
作品名稱
籠鷹詞
作    者
柳宗元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籠鷹詞作品原文

籠鷹詞
悽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雲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⑹。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願清商復為假,拔去萬累雲間翔 [1] 

籠鷹詞註釋譯文

籠鷹詞詞句註釋

⑴悽風:指秋風。淅瀝(xī lì):風聲。嚴霜:寒霜。
⑵翻:飛翔。曙光:黎明的陽光。唐太宗《除夜》詩:“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⑶披:分開。裂:衝破。虹霓(ní):彩虹。
⑷霹靂:響雷,震雷。漢枚乘《七發》:“其根半死半生,冬則烈風漂霰飛雪之所激也,夏則雷霆霹靂之所感也。”掣(chè)電:閃電。捎:掠過。
⑸砉(huā)然:象聲詞。這裏指鷹俯衝時發出的響聲。勁翮(hě):強勁有力的翅膀。
⑹攫(jué ):抓取。蒼茫:指天空。
⑺爪毛:爪上帶着毛。吻血:嘴上沾着血。百鳥逝:各種鳥都逃避躲藏起來。
⑻獨立:單獨站立。《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激昂:心情振奮,氣概昂揚。
⑼炎風溽(rù)暑:盛夏又濕又熱的氣候。
⑽摧藏:摧傷,挫傷。漢王昭君《怨詩》:“離宮絕曠,身體摧藏。”
⑾為患:形成危險、災禍。
⑿一夕十顧:一夜之間多次張望。
⒀清商:清秋。假:憑藉。
⒁拔去:擺脱。萬累:各種束縛。一作“萬里”。雲間:指天上。南朝梁劉孝威《鬥雞篇》:“願賜淮南藥,一使雲間翔。” [1]  [2] 

籠鷹詞白話譯文

蕭瑟的秋風裏飄飛着嚴霜,雄鷹展翅直上九霄迎接那曙光。
鐵翅衝破雲霧,斬斷長虹,挾帶着雷電掠過平曠的山崗。
忽然俯衝下來,披荊斬棘,抓起狐狸與兔子又重回九天之上。
利爪存毛,鋼喙沾血,百鳥紛紛躲藏,雄鷹環顧四周,無人能敵,不禁慷慨激昂。
不料濕熱的夏天驟然而至,抱病的雄鷹羽毛盡脱,元氣大傷。
草叢中的狐狸與老鼠居然也敢乘人之危當面騷擾,一夜之中挑釁不斷,令人寢食難安。
雄鷹只願憑藉下一個天高氣爽的秋季,掙脱重重枷鎖再上萬裏雲間。 [2] 

籠鷹詞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於柳宗元貶居永州時期。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柳宗元參加王叔文等領導的永貞革新。同年八月,永貞革新失敗。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貶謫永州時期,柳宗元心情鬱悶,寫下很多詩文,這首《籠鷹詞》為其中之一。 [2] 

籠鷹詞作品鑑賞

籠鷹詞文學賞析

此詩以籠鷹自喻抒發了作者當年參加政治革新活動時的豪情壯志,以及失敗後遭到迫害摧殘的悲憤;渴望有朝一日能衝出樊籠,展翅高飛,實現其宏偉抱負。
詩的前半部分,極寫鷹擊長空,叱吒風雲的雄姿。前兩句“悽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説蒼鷹不畏嚴寒,迎着曙光,上薄雲天。“雲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風馳”中的“悽風”、“嚴霜”這些冷色調的字眼,使整個畫面瀰漫着肅殺之氣。而“虹霓”、“霹靂”等詞,又平添幾筆耀眼的暖色。“砉然勁翻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以粗放之筆寫蒼鷹的作為,“一剪”、“一攫”剛勁利索,可謂所向披靡。“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回顧時激昂”,以特寫手法刻劃蒼鷹的神采,氣宇軒昂,不同凡俗。這裏的“荊棗”、“狐兔”既切合時景,又藴含政治寓意。
柳宗元禮讚蒼鷹,讀者想要知道作者的真意,可從他坦陳心事的書信中尋找答案。《寄許京兆孟客書》雲:“宗元早歲,與負罪者友善,始奇其能,謂可以立仁義,裨教化。過不自料,勤勤免勵,唯以中正信義為志,以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為務,不知愚陋,不可為強,其素意如此也”。又云:“年少氣鋭,不識幾徵,不知當否,但欲一心直遂,果陷刑法,皆自所求得之,又何怪也?”這裏雖有自輕自責的意思,但他並不諱言“永貞革新”之際,懷有濟世救民的志向,期望“一心直遂”,取得成功。柳宗元少年得志,位居顯要,那種卓厲的氣概,就活似矯健的蒼鷹。
詩的後半部分,寫形勢陡變,蒼鷹突遭厄運,困蹇惶恐,日夕不安。“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以季節更替喻政局變化,以脱毛換羽暗指自身受到迫害。“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以狸鼠為患喻處境險惡,以寤寐不寧直抒胸中的積憤。柳宗元一朝謫廢,飽嘗奔竄禁錮之苦,形容自己猶如翼摧羽折,任人宰割的落難之鷹,是很自然的,也是很貼切的。詩的結尾兩句“但願清商復為假,拔去萬累雲間翔”,是體現出詩人企盼“起廢”的急切心情。這種心情在他的書信中再三再四的傾吐過。這首詩充分地展示了柳宗元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自信,及對迫害者的鄙視。
元好問評柳詩云:“謝客風容映古今,發源誰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遺山先生文集》卷十一《論詩絕句》)一語道破了柳宗元詩歌感情深沉,弦外有音的特點。這首《籠鷹詞》正體現了柳詩的這一特點。 [2]  [3] 

籠鷹詞名家點評

呂國康:柳宗元的詩大都遵循了“怨而不怒”的詩教傳統,《籠鷹詞》卻衝破了這一束縛,刻劃了蒼鷹上擊蒼穹、下攫狐兔的英勇無畏的形象,怨而怒,發出一聲聲出自肺腑的戰鬥吶喊。 [3] 

籠鷹詞作者簡介

柳宗元像 柳宗元像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苪城縣、運城縣一帶)人。幼年好學且聰穎,攻讀了百家諸子。21歲中進士,做過縣尉、監察御史等。後參加王叔文集團,主張革新除弊,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當時永州一帶人煙稀少,經濟落後,環境惡劣,在那裏生活了十年。後又貶為柳州刺史,任上政績卓著。47歲病死任上。他對唐代古文運動有獨特的貢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韓愈一樣,他也強調“文”與“道”的關係,因此對駢文持批判態度。他的散文比較偏重於情感的含蓄表達方式,最受稱道的是那些山水遊記,以《永州八記》最為著名。柳宗元留下的詩歌100多首,在自然樸實的語言中藴含了幽遠的情思。有《河東先生集》。 [4]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5
  • 2.    王松齡 楊立揚 等.柳宗元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4-6
  • 3.    呂國康.籠中鷹凌雲志——柳宗元《籠鷹詞》賞析[J].零陵學院學報,1993,02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