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義田

鎖定
範義田(1909~1967),字楚耕,漢族,玉龍縣石鼓鎮人。義田幼時聰慧過人,6 歲能作對聯,7 歲能寫數百字之文言文。入初等小學後,11歲退學,14歲入高等小學,一年後又退學,在家半耕半讀。閲讀了《四書》、《五經》、老莊、唐詩宋詞及梁啓超、魯迅陳獨秀郭沫若等人的著作。 [1] 
中文名
範義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67年
代表作品
中國教育之病態

範義田人物簡介

範義田,玉龍縣石鼓鎮人,著名的文史學者,一生著作豐厚,擔任過雲南省教育廳視導員、督學。24歲時,範義田就在當時全國最有影響的《東方雜誌》上刊發論文,其中《中國教育病態的診斷》一文後被選入《中國百科全書》。他的學術研究從教育起步,在許多領域留下了富有新意而有分量的作品,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情思。 [2] 

範義田人物經歷

1928年,考入麗江縣教育局師資訓練班,畢業後,當小學教師,開始用白話文寫作小品文,曾發起組織“青年會”,約集青年與地方上的惡霸勢力抗爭,主張改良舊風俗。
1930年到昆明,先在軍隊中任錄事,後到襪廠當記賬員。一年後,考取省教育廳三等科員,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其文才受廳長龔自知賞識。
1931年考取官費師範學院(後併入雲大)深造。閲讀進步書刊,接受唯物主義思想,寫《中國教育之病態》、《詞與詩的關係及其形成發展》等文章,發表於《東方雜誌》上,與同學宣伯超創辦《南荒》(半月刊)雜誌,出至第四期被國民黨雲南省黨部訓令停刊。組織“昆華讀書會”,當局欲以拘捕,得龔自知保護,離校返鄉。先後任省立麗江中學教員、石鼓兩級小學校長等職。
1934年,應龔自知邀請,重返昆明參與籌辦“雲南日報社”,併為教育廳邊地教育委員會編寫《雲南邊地民族教育要覽》。
1936年7月,任省立麗江中學校長。
1938年春,到武漢考察戰地教育,在漢口見到了周恩來、李克農等,經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介紹,到延安,由艾思奇介紹進“抗大”學習,後因病回武漢治療。參加“抗戰教育研究社”,在《血路》上發表《論戰時教育》等文章。
1940年春任《雲南日報》編輯。
1942年秋,應聘到大理喜洲五台中學任教,趁便考察唐南詔、宋大理政權遺蹟,研究雲南民族歷史,寫成《雲南古代民族之史的分析》一書(194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44年冬,因病以滇西北督學的身份回鄉休養,督導劍川、麗江兩縣的教育局學租分配,鄉村小學免收學費等。
1945至1948年,在家從事古代史及先秦文學的研究,先後完成《周代封建社會的發展》、《論先秦諸子思想大系》、《屈原概論》等幾十萬字的專著初稿。
1950年代初,受到衝擊。1953年調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任特約研究員,在《文史哲》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文革”中,再度遭劫,因病未能及時就醫去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