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承吉

鎖定
範承吉(1089年-1154年 [1]  ),字寵之。金朝初期大臣,一代廉吏 [1] 
承吉喜好學問,在遼代末年的時候,即使盜賊蜂起,雖然在避難的地方也不曾放棄讀書。遼國天慶八年(1118),考中進士丙科,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官做到大定府金源令。歸屬金朝後,做了御前承應文字 [1] 
天會初年(1123),遷任殿中少監。四年(1126),參加攻打太原,遷任少府監。五年(1127),宗翰攻克宋國,所繳獲的金銀珠寶由承吉掌握出庫入庫,沒有一絲一毫的作假欺騙行為,等到還朝的時候,只是用牛載宋國史書拉回而已。不久遷任昭文館直學士,主持絳州的政事 [1] 
天會六年(1128),改任河東北路轉運使。累改知平陽尹、西京副留守,遷任河東南路轉運使,改同籤燕京留守事、順天軍節度使 [1] 
歷鎮西軍節度使、行台禮部尚書、泰寧軍節度使,還鎮守過順天。奚族的兵卒散居在境內,聯繫了幾千人當強盜,承吉繩之以法嚴懲不貸,這些人因懼怕而不敢再侵擾百姓。貞元二年(1154),以光祿大夫致仕,卒年六十六 [1] 
本    名
範承吉
寵之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1089年
逝世日期
1154年
性    別
金史先是,軍興,民有為將士所掠而逃歸者,承吉使吏遍諭,俾其自實,凡數千人,具白元帥府,許自贖為良,或貧無貲者以公廚代輸。六年,改河東北路轉運使。時承宋季之弊,民賦繁重失當,承吉乃為經畫,立法簡便,所入增十數萬斛,官既足而民有餘。歷同知平陽尹、西京副留守,遷河東南路轉運使,改同籤燕京留守事、順天軍節度使,屬地震壞民廬舍,有欲爭先營葺者,工匠過取其直,承吉命官屬董其役,先後以次,不間貧富,民賴以省費。
金史歷鎮西軍節度使、行台禮部尚書、泰寧軍節度使,復鎮順天。奚卒散居境內,率數千人為盜,承吉繩以法不少貸,懼而不敢犯。貞元二年,以光祿大夫致仕,卒年六十六。
參考資料
  • 1.    元·脱脱等《金史·列傳第六十六·循吏·範承吉》:範承吉,字寵之。好學問,屬遼季盜賊起,雖避地未嘗廢書。天慶八年中進士丙科,授秘書省校書郎,至大定府金源令。歸朝為御前承應文字。天會初,遷殿中少監。四年,從攻太原,遷少府監。五年,宗翰克宋,所得金珠承吉司其出入,無毫髮欺,及還,犢車載書史而已,尋遷昭文館直學士,知絳州。古 估先是,軍興,民有為將士所掠而逃歸者,承吉使吏遍諭,俾其自實,凡數千人,具白元帥府,許自贖為良,或貧無貲者以公廚代輸。六年,改河東北路轉運使。時承宋季之弊,民賦繁重失當,承吉乃為經畫,立法簡便,所入增十數萬斛,官既足而民有餘。歷同知平陽尹、西京副留守,遷河東南路轉運使,改同籤燕京留守事、順天軍節度使,屬地震壞民廬舍,有欲爭先營葺者,工匠過取其直,承吉命官屬董其役,先後以次,不間貧富,民賴以省費。主 ,復歷鎮西軍節度使、行台禮部尚書、泰寧軍節度使,復鎮順天。奚卒散居境內,率數千人為盜,承吉繩以法不少貸,懼而不敢犯。貞元二年,以光祿大夫致仕,卒年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