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建華

(紹興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鎖定
範建華 筆名一健,1965年生,浙江紹興人,副研究員。1997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現系紹興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1] 
中文名
範建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範建華人物簡介

範建華書法篆刻作品
範建華書法篆刻作品(11張)
書法初習金文、秦篆,繼法缶廬筆意,並旁涉近現代篆隸大家書風,藝求古樸淳厚、勁健流暢之態。書法作品曾參加第一屆、第五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展》,《全國扇面書法邀請展》,《華東地區青年書法聯展》,《西泠印社首屆楹聯書法展》,《全浙書法大展》,《浙江書法精英展》等展覽,並在《中國書法》、《書法》等國家級刊物上多有作品發表,1999年應邀赴日本國舉辦書法展及書藝交流。為《紹興書法作品集》副主編、《越地文化》叢書副主編。
2008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治篆修道·範建華書法篆刻選》。 [2] 

範建華人物評價

鮑賢倫(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治篆修道·範建華書法篆刻選》序
世間的事太複雜。我們化那麼大的氣力去探究把握什麼內涵、外延、關係、變化等等,以為可以逼近事物的本相,結果發現常常並非如此。精疲力竭的人們於是嚮往單純。
範建華先生以“治篆修道”命名的書法作品集算得上一本單純的集子。全部書法、篆刻作品都以篆書完成,而且路徑清晰:以秦篆為根基、上涉金文,近靠吳昌碩。紮寨的營盤做得並不大,審美追求也不凌亂。讀這樣的作品集,我們得到輕鬆的享受。只是“道”的含義豐富些,我問建華:取其何義?建華答曰:道德、道義。我恍然。建華將藝術實踐追求目標越出藝術範圍而直指人生價值,而在林林總總的人生價值組合中,他舉輕若重地選擇了道德、道義。我不由地感到這是又一種難得的單純。
有的人能把生活演繹得轟轟烈烈、翻江倒海,把線條組合得驚心動魄、變化莫測;也有的人喜歡風和日麗、小橋流水的居家生活,追求文靜、平和、雅逸的藝術境界。在他們之間,無優劣之別,反倒是因為相互映襯才成全彼此的存在意義。所謂文化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生存方式的選擇。我們必須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同時我覺得單純較之豐富、簡約較之繁複,似乎更值得關注,因為前者要經過反覆提煉,提煉意味着許多放棄,放棄確實是需要智慧的。 [3] 
建華在文化系統的好幾個領導崗位上幹過,都幹得兢兢業業。建華學習、研究書法藝術也已經二十多個年頭了,一直持之以恆、不改初衷,終成今日點劃堅實、風格雅靜的藝術格局。這裏面讓我感受到一種人生定力。建華的書法藝術還要發展,發展的向度依據應該是自己的性情,而不是萬花筒般的外象世界。依本性選擇合適的書法語言媒介,並由外在的黑白世界來印證自己的本質力量,如此藝術人生、人生藝術,不亦宜乎?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