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腹錦雞

(雉科錦雞屬鳥類)

鎖定
白腹錦雞是雞形目雉科錦雞屬鳥類,別名銅雞、筍雞、衾雞、箐雞、銀雞。 [9]  雄鳥頭部藍黑色,頭後有一塊紅斑;眼周淡藍色;後頸部有一片蓬鬆的黑白相間的羽毛;胸部藍黑色;背部綠色,有金屬光澤;兩翅藍色,翅緣白色;背部後方黃色至紅色;腹部白色;尾極長,黑白相間。雌鳥多棕色,全身佈滿暗色橫紋,腹部及後頸部色較淡。 [10] 
白腹錦雞分佈於緬甸東北部。在中國僅見於西藏東南部、雲南北部以及四川、貴州和廣西的部分地區。 [10]  棲息於海拔1500—4000米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帶。夜間棲息於樹上,白天下樹覓食。除繁殖季節多見單隻、成對活動外,秋冬季節常結成大羣。善奔走,飛行能力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常以植物莖、果實、種子為食,也吃部分昆蟲等。繁殖期4—6月, [11]  每窩產卵5—9枚,卵為淺黃褐色或乳白色,光滑無斑。孵化期24—26天。 [12] 
白腹錦雞因棲息地破壞、獵捕導致數量減少,現為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2] 
拉丁學名
Chrysolophus amherstiae (Leadbeater, 1829)
別    名
銅雞
筍雞
衾雞
箐雞
銀雞
外文名
Lady Amherst's Pheasan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雞形目
雉科
錦雞屬
白腹錦雞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eadbeater, 1829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7] 
中文學名
白腹錦雞

白腹錦雞形態特徵

白腹錦雞
白腹錦雞(23張)
白腹錦雞雄鳥頭頂金屬綠色,枕冠狹長,呈紫紅色,後頸被以具藍黑色羽緣的白色扇狀羽;其較長的扇狀羽還具一條與羽緣平行的藍黑色橫斑。上背和肩金屬翠綠色,近羽緣處圍以黑紋;下背羽毛較闊,略呈長方形,羽基黑色,中部具輝綠色橫斑。顯露於外的寬闊羽端為棕黃色。腰亦相似,但在綠色橫斑上綴有白色短斑;較短的尾上覆羽黑色,中央部分具白色橫斑和硃紅色羽端;外側部分具寬的白色羽端。較長的尾上覆羽白色,具粗著的藍黑色橫斑和波狀黑色細紋,羽端細長而為橙紅色。中央尾羽特長,白色,亦具藍黑色橫斑和橫斑間雜有黑色波狀細紋。外側尾羽內翈雜有黑白相間的斜紋,外翈銀灰色,具藍黑色橫斑和橄欖黃色羽緣;兩翅內側覆羽和飛羽金屬暗藍色,具黑色邊緣。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緣白色。臉和喉黑色,具金屬綠色光澤。胸輝翠綠色,各羽近羽緣處圍以黑紋,羽緣金屬翠綠色。腹和兩脅白色,下脅和肛周雜以褐斑;尾下覆羽黑色,有時綴有白色,具綠色羽緣。 [1] 
雉科錦雞屬動物白腹錦雞 雉科錦雞屬動物白腹錦雞
雌鳥額和眉部深棕紅色,頭頂、後頸和頸側灰棕色,具黑色橫斑和羽端。耳羽銀灰而綴有黑色,背和兩翅表面栗色,具黑色橫斑和棕黃色羽端;腰和尾上覆羽棕色,具粗的黑色橫斑和滿雜以黑色蟲蠹狀斑;尾棕至棕紅色,具不規整的黑褐色橫斑及斑點。額和喉白色,羽端微綴棕或黑色;胸淺棕紅色,具黑色橫斑;腹白色,兩脅棕黃色,尾下覆羽淺棕紅色,具寬闊的黑褐色橫斑。 [1] 
虹膜褐色(♂)或淡黃色(♀),嘴藍灰色,腳和趾青灰色,眼周裸出部輝藍色或藍白色。
大小量度: 體重♂650-960克,♀585-900克;體長♂1130-1450毫米,♀539-670毫米;嘴峯♂25-31毫米,♀23-30毫米;翅♂198-231毫米。♀178-204毫米;尾♂675-1125毫米,♀263-354毫米;跗蹠♂71-95毫米,♀62-74毫米。(注:♂雄性;♀雌性) [1] 

白腹錦雞棲息環境

雉科錦雞屬動物白腹錦雞 雉科錦雞屬動物白腹錦雞
棲息於海拔1500-4000米的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帶,也棲息於林緣灌叢、林緣草坡、疏林荒山和矮竹叢間。其中尤以多岩石、林下較為空曠、林下灌木較為稀疏的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其林緣地帶較為重要,冬季亦常下到農田地帶活動和覓食。 [1] 

白腹錦雞生活習性

白腹錦雞習性

雉科錦雞屬動物白腹錦雞 雉科錦雞屬動物白腹錦雞
夜間棲息於樹冠隱蔽處,白天下樹到地上活動和覓食,通常亮天后即下樹在林中游蕩覓食。除繁殖季節多見單隻、成對或一雄數雌在一起活動外,其他時候多集成4-10餘隻的羣體活動,特別是秋冬季節,常集成20-30只的大羣。善奔走,在林中行走極快。飛行能力差,一般很少飛翔,遇危險時多通過疾速奔跑和藏匿避敵,僅在危急時才起飛上樹,或沿山坡向下滑翔。留鳥。 [1] 

白腹錦雞食性

雜食性。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常以植物莖、葉、花、果實、種子和農作物為食。也吃部分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其中較為常見的食物種類有馬桑、莢蒾、胡頹子、花楸果、青槓果、薔薇果實、桑棋、金櫻子果實、草莓、半夏、毛茛、華山松、木姜子、石楠、山櫻桃、懸鈎子、白牛筋、四照花、蕨以及農作物小麥、玉米、黃豆、馬鈴薯和動物性食物金針蟲、金龜子、葉卿、叩頭蟲、蟋蟀、蝸牛、白蟻、蝗蟲、鱗翅目幼蟲等。主要在地上覓食,有時亦飛到樹上啄食,有時亦到林緣灌叢草坡和農田地覓食。覓食活動多在上午和下午,尤以早晨和臨近傍晚較頻繁,中午多休息。 [1] 

白腹錦雞叫聲

雄鳥有時為爭奪地盤打鬥。經常發出“察、嘎、嘎”的啼叫,吸引雌鳥前來交配。交配後雌鳥獨自在森林中陰蔽處地面做窩產卵,孵化育雛。叫聲有多種變化,彼此聯繫時發出“噓、噓、噓”的叫聲;發覺有危險會發出尖鋭的“襲-呀”報警聲。雌鳥召喚雛鳥時常有“果、果、果”的叫聲,小鳥找媽媽也會發出“嘰、嘰、嘰”的叫聲。繁殖期雄鳥發出響亮、粗獷而悠遠的ga-ga-ga叫聲,或粗聲的gua音;羣叫聲為柔軟的shu-shu-shu-sss。告警叫聲為刺耳的shi-ya。雄鳥受威脅時叫聲為ja-ja-ja-ja。 [1] 

白腹錦雞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西藏東南部、四川中部、西部和西南部、貴州西部和西南部、廣西西部和雲南大部,緬甸東北部。 [1] 

白腹錦雞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鳥配2-4只雌鳥。3月初雄鳥即出現發情行為。雄鳥間出現追趕和爭鬥。並開始佔領領域。雄鳥常在自己領域內高聲啼叫,求偶炫耀為側面型。求偶時雄鳥眼下方粉綠色肉垂充血膨脹,後枕部白色披肩呈扇形展開,不停地圍繞雌鳥轉圈炫耀,並不時的將朝向雌鳥一側的披肩向前下方極度伸展,兩翅亦下垂,整個背部亦傾向雌鳥,顯露出鮮豔的背羽;伺時將尾羽亦向雌鳥張開如扇,在雌鳥周圍作圓弧形或半圓弧形運動,嘴裏發出“呼”的聲音,並保持此姿勢一至數秒。如果雌鳥移動位置,雄鳥則迅速跳動,走半圓形或弧形路線搶在雌鳥前面,再重覆上述動作,反覆炫耀,並不時啄雌鳥頭部,雌鳥若受啄蹲伏時,雄鳥即刻跳至雌鳥背部,並用嘴啄住雌鳥頭部羽毛進行交尾。交尾時雌鳥將尾偏向一側,兩個泄殖腔相吻合完成交尾。求偶炫耀時間最短為7分鐘,最長達45分鐘。 [1] 
通常營巢於林下灌叢、草叢或倒木和枯枝下地上,也有在巖縫裏營巢。營巢位置一般都甚隱蔽,很難發現。巢甚簡陋,通常為一圓形或橢圓形淺土坑,內再墊以枯草、枯葉和羽毛。巢的大小為15-25×19-27釐米,深5-13釐米。4月上中旬開始產卵,一直持續到6月。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顏色為淺黃褐色或乳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43-46.2×33-35.3毫米,卵重21-32克。通常日產1枚,有時隔日產1枚,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22-23天。雛鳥早成性,初生的雛鳥通體被有棕黃色絨羽,頭頂部的中央冠紋、耳羽及背部的條紋均為黑褐色,下體淡棕白色,虹膜淺褐色,眼周淡皮黃色,上嘴基部黑褐色,嘴端和腳為肉黃色。體重為21.8 克。孵出後第二日即離巢隨親鳥活動。 [1] 

白腹錦雞保護現狀

白腹錦雞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6] 

白腹錦雞種羣現狀

白腹錦雞主要分佈在中國,在中國曾有較廣泛的分佈和種羣數量,但由於狩獵和生境破壞,當前種羣數量已明顯減少。據吳至康1980年4-5月在貴州威寧主要棲息地的調查,平均種羣密度為1.4只/公頃;據韓聯憲1986年4-6月在雲南主要棲息地的調查,平均種羣密度為3.61只/平方公里。應加強種羣管理,控制獵取。 [1] 
至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棲息地破壞,雲南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及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是白腹錦雞的主要分佈區。這些地區人口密集,農耕地的開墾日益擴大,森林面積日趨減少,嚴重破壞着白腹錦雞的棲息環境。過度亂捕濫獵,也使白腹錦雞的野生資源數量逐年減少。非法偷獵被為謀取不義之財的商人獵殺擺上餐桌。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白腹錦雞。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用,有止血解毒的功能。 因此被利用。 [1]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白腹錦雞相關文化

白腹錦雞繪畫

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 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
白腹錦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紅腹錦雞相同,都是富貴吉祥的象徵。常有以此為題材的繪畫作品,最著名的是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所畫即白腹錦雞。全圖用雙鈎法線條細勁,不僅花卉枝葉和錦雞造型準確,芙蓉為錦雞所壓的低垂搖曳之態也能如實體現,加之色彩暈染得層次清晰,濃淡相宜,富麗堂皇中藴涵端莊典雅的氣質,堪稱“形神兼備,曲盡其妙”。就構圖而言,畫幅左側集中着芙蓉、錦雞,與右上輕盈飛舞的蝴蝶遙相呼應,使得錯綜的佈局顯得密中見疏,揖讓有度。以清瘦勁健的筆體寫就的詩文和精緻豔麗的圖畫更是互為輝映,相得益彰。 [4] 

白腹錦雞郵票

編號 1997-7
名稱 珍禽(T)(中國和瑞典聯合發行)
1997-7 珍禽 郵票(中國和瑞典聯合發行)
發行日期 1997-5-9
發行量 2612.7萬套
全套面值 5.90元
齒孔度數 12度
全套枚數 2 整版枚數 20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版別 影雕套印
設計者 曾孝濂 英格·卡琳·愛麗遜
1997-7 珍禽 郵票(中國和瑞典聯合發行) 1997-7 珍禽 郵票(中國和瑞典聯合發行)
背景介紹:瑞典是一個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介於芬蘭和挪威之間的王國。1950年5月9日,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瑞典王國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47年後,中瑞兩國決定在建交紀念日來臨之時,聯合發行1套《珍禽》特種郵票。1995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中國郵政代表團赴瑞典進行友好訪問,商談兩國聯合發行“珍禽”郵票有關事宜。兩國聯合發行的兩枚郵票題材最終確定為中國的“白腹錦雞”和瑞典的“環頸雉”,發行時間定於1997年5月9日。 [5] 

白腹錦雞觀賞

170多年前,英國人便把白腹錦雞弄到倫敦飼養。同紅腹錦雞一樣,它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觀賞雉,在各地動物園和野生動物養殖場均有飼養。 [1] 

白腹錦雞相關新聞

2023年1月3日,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在野外拍攝到白腹錦雞的罕見野外影像,不僅證實了該保護區內各項保護措施的有效性,還極大地填補了該保護區獸類影像資料的不足。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