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箐姑草

鎖定
箐姑草Stellaria vestita Kurz),是雙子葉植物綱 石竹科繁縷屬的植物。分佈在印度、錫金、巴布亞新幾內亞、緬甸、越南、尼泊爾、菲律賓、台灣島、不丹、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河北、陝西、廣西、湖南、福建、江西、貴州、湖北、河南、雲南、山東、浙江、西藏、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600米至3,600米的地區,常生於草坡、石隙中、石灘或林下,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箐姑草
拉丁學名
Stellaria vestita Kurz [2] 
別    名
石生繁縷
抽筋菜
抽筋草
地精草
鵝兒伸筋 展開
別名
石生繁縷
抽筋菜
抽筋草
地精草
鵝兒伸筋
菁姑草
疏花繁縷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石竹目
石竹科
繁縷屬
箐姑草
分佈區域
河北、山東、陝西(商南)、甘肅(徽縣)、河南

箐姑草形態特徵

箐姑草
箐姑草(6張)
多年生草本,高30-60(-90)釐米,全株被星狀毛。莖疏叢生,鋪散或俯仰,下部分枝,上部密被星狀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1-3.5釐米,寬8-20毫米,頂端急尖,稀漸尖,基部圓形,稀急狹成短柄狀,全緣,兩面均被星狀毛,下面中脈明顯。 [3] 
聚傘花序疏散,具長花序梗,密被星狀毛;苞片草質,卵狀披針形,邊緣膜質;花梗細,長短不等,長10-30毫米,密被星狀毛;萼片5,披針形,長4-6毫米,頂端急尖,邊緣膜質,外面被星狀柔毛,顯灰綠色,具3脈;花瓣5,2深裂近基部,短於萼片或近等長;裂片線形;雄蕊10,與花瓣短或近等長;花柱3,稀為4。
箐姑草
箐姑草(21張)
蒴果卵萼形,長4-5毫米,6齒裂;種子多數,腎臟形,細扁,長約1.5毫米,脊具疣狀凸起。花期4-6月,果期6-8月。 [1] 

箐姑草分佈範圍

峨眉山的箐姑草——大青樹攝影 峨眉山的箐姑草——大青樹攝影
產於河北、山東、陝西(商南)、甘肅(徽縣)、河南(盧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廣西、福建(南平)、台灣(台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吉隆、察隅)。生於海拔600-3 600米的石灘或石隙中、草坡或林下。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爪哇)、巴布亞新幾內亞也有。 [1] 

箐姑草主要價值

全草供藥用,可舒筋活血。 [1] 
【佤藥】日希桉敢:全株治中風不語,口眼歪斜小兒驚風,風濕筋骨痛《滇省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