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等待

(哈金著長篇小説)

鎖定
《等待》(waiting)是美籍華人作家哈金(金雪飛)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99年。
《等待》的故事背景設在他的故鄉東北,講述了軍醫孔林,因為部隊一條規定,試圖和沒有感情基礎的妻子離婚,足足等了18年。在漫長的等待後,自己終於能與苦戀的情人結合時,他似乎又失去曾經渴望的激情。 [1]  在展示了人物內心世界的時候,作者運用了細節描寫、動作描寫,人物形象生動逼真。貫穿全書的,是嚴峻的黨性原則對人性的約束。作者用幽默的手法,將故事敍述得酣暢淋漓。 [2] 
作品名稱
等待
外文名
waiting
作    者
哈金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出版時間
1999年
字    數
230千字

等待內容簡介

《等待》講述的是一位叫孔林的軍醫近二十年間的感情故事。孔林受家庭安排,娶了沒有文化但很賢惠的妻子淑玉,由於兩地分居,感情平淡。孔林後來愛上了護士吳曼娜,才決心與淑玉離婚,但淑玉不接受。根據軍隊裏的規定,如果分居滿18年,婚姻可以自動解除。一年又一年,離婚不能實現,愛情近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 [2] 
小説主人公孔林為了一樁離婚離了十八年,時間之漫長,離婚之困難讓人錯愕。小説開篇就擲地有聲的寫道:“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鵝莊同妻子淑玉離婚。他們一起跑了好多趟吳家鎮的法院,但是當法官問淑玉是否願意離婚時,她總是在最後關頭改了主意。年復一年,他們到吳家鎮去離婚,每次都拿着同一張結婚證回來。那是二十年前縣結婚登記處發給的結婚證。”孔林等待離婚這一故事線索發展串聯起他十八年的感情糾葛推動着他走向命運的悲劇。一方面,他不愛鄉下裹着小腳的結髮妻子淑玉,想與城裏的戀人曼娜結婚,但是忠貞的淑玉每次都在離婚的關鍵時刻改變主意,並且根據醫院規定:只有分居十八年後,部隊幹部才可以不經妻子同意,單方面離婚。另一方面,已到適婚年齡的曼娜始終鍾情於孔林,想和孔林結婚,不斷給孔林製造壓力。孔林處在兩難困境中,痛苦的掙扎和彷徨。終於,伴隨着青春的消逝與感情的消耗,十八年後,孔林終於和淑玉離婚與曼娜結婚,可是受命運嘲弄的是他並不滿意這場期待已久的婚姻,反而產生了無盡的疲憊和厭倦。這場在世人眼中馬拉松式的苦戀應該倍加珍惜,可是孔林自己卻痛苦的感受到這場婚姻對他來説失去了意義。他甚至醒悟到自己沒有真正愛過曼娜,他從來沒有真心的愛過一個女人。這種等待不僅讓孔林揹負了背叛家庭的道德罪責,而且辜負了一個可憐女人的一生,曼娜,這個極度渴望愛與幸福,富有青春活力的女子最後變成暴躁易怒的怨婦。她的身心因等待備受摧殘,最後得了嚴重的心臟病將不久於人世。《等待》的故事結尾,淑玉等待着孔林再次歸家。孔林回到家裏,看到曼娜快活地準備過年,結局似乎是不可描述的未知。 [4] 

等待創作背景

哈金曾在訪談中提到,《等待》的風格深受《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父與子》的影響。尤其是俄國作家對他寫作靈感上的影響,使他懂得生命的悲劇意識、悲憫和同情心。 [4] 

等待人物介紹

孔林
孔林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典型的小知識分子。他的命運悲劇也是性格悲劇。作者對他複雜矛盾的內心衝突刻畫尤為成功。面臨淑玉和曼娜兩個女人以及愛情和婚姻的兩難抉擇時,其性格表現出延宕性,具有強烈的藝術張力。孔林的性格立體複雜,作者將他的性格多面性放在不同視角和不同情境中展現。
小説主要通過孔林和曼娜的感情糾葛來展現其性格的延宕性。孔林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木基市的一所部隊醫院當醫生。起初,在曼娜和同事眼中他性格好,文文靜靜,善良體貼,老成持重,有書卷氣,是個待人和氣的模範同志。曼娜遭遇初戀失敗後,孔林的體貼和關心給曼娜帶來了温暖,這種温暖的感覺漸漸使曼娜喜歡上了他,並展開大膽的追求。孔林從未和女孩談過戀愛,對於曼娜的熱情他難以招架,兩人逐漸走到了一起。這時孔林其實是沒有搞清楚他是否愛上了吳曼娜,在夢中他夢見的女人很模糊,並沒有交代是曼娜。最重要的是他已經結婚了。但是面對曼娜的大膽追求他還是被動接受了。
當曼娜要求和孔林光明正大的在一起,甚至發生肉體關係時,孔林不敢觸犯醫院的鐵律,拒絕了曼娜的請求。他有正常的慾望需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壓抑性,甚至羞恥和噁心。由此可知,無論在情感上還是肉體上,孔林都缺乏主動性,優柔寡斷,他已經成家,但情感上並未發育成熟。面對複雜的感情困境,他無力解決。一邊是離婚的重重阻隔,一邊是曼娜施加的感情壓力。在這種充滿困惑的感情折磨中,孔林選擇了逃避和退縮。“他覺得自己就像鑽進了一個圓圈,箍在裏面轉不出來,總是回到原來的地方,找不到新的起點。愛情也幫不上忙啊。想到要尋找真正的愛情,他全身都感到消沉,疲憊不堪,彷彿已經心成死灰。他多麼渴望從來沒有認識吳曼娜,渴望能夠縮回到原來刻板規律的生活,渴望恢復過去心靜如水、自我滿足的心境”從中可以感受到孔林性格上的懦弱和缺乏愛的本能。
哈金在談到創作孔林這一形象時也在不斷探索中,“開始寫時弄不清孔林的毛病在哪裏,在寫作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他心理上受到了傷害,逐漸失去了愛的本能。”孔林的靈魂深處受到了傷害,娶了不愛的女人,愛上不能娶的女人,但是他依然本性善良,肩負責任,十八年後與曼娜結婚。悲劇就在這時達到最高潮,他們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孔林快到五十了,身體已經衰老疲憊,甚至性無能。曼娜對他的不滿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多,曼娜懷了雙胞胎但是患了嚴重的心臟病。孔林最終爆發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十八年漫長的等待究竟有何意義。“這十八年的等待中,你一直渾渾噩噩,像個夢遊者,完全被外部力量所牽制。別人推一推,你就動一動;別人扯一扯,你就往後縮。驅動你行為的是周圍人們的輿論,是外界的壓力,是你的幻覺,是那些已經融化在你血液中的官方的規定和限制。你被你的挫敗感和被動性所誤導,以為凡是你得不到的就是你心底所向往的,就是值得你終生追求的。”孔林的悲劇在於一輩子受制於人,沒有主見和行動的勇氣,醫院的壓力,同事的壓力,道德的壓力,內心的不成熟造成了他和曼娜的命運悲劇。他已經喪失了激情和活力,他的心太累了,甚至又一次想逃離。 [4] 
曼娜
曼娜是一個悲劇人物,她的愛情悲劇不是轟轟烈烈歇斯底里而是壓抑悲哀的。十八年來她的身心遭受到了巨大的痛苦,這種痛苦不能及時宣泄,即受到周圍殘酷的環境的壓抑,還受到內心得不到滿足的愛慾煎熬,一個青春鮮活的女性在冷酷的現實面前枯萎凋零了。於是,讀者可以想象到在婚禮上曼娜受傷的靈魂終於發出哀鳴。當蘇政委一句“苦戀”觸動了曼娜敏感脆弱的神經。“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嗚嗚地抽泣起來。孔林拿開了她手裏的酒杯,用手臂攬住她的腰,把她帶到了一個角落裏。他想安慰她平靜下來,但是曼娜的眼淚根本就止不住。她的嘴唇劇烈抖動着,臉像泡在淚水裏一樣。會議室裏有一盞三百瓦的燈泡,強烈的燈光照耀着嘻嘻哈哈的人羣。她咬住下嘴唇,抽着鼻子,眼睛炯炯放光地看着他們。”這是最為悲愴的一段描寫,曼娜的悲慟中帶着不屈不撓。通過周圍歡樂的氣氛襯托出她心情的無限悲涼。對命運的不甘,對世態炎涼的憎恨,哈金用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出來這種強烈的情感,就像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樣,具有悲愴的藝術感染力。 [4] 
淑玉
質樸、善良、勤勞的農村婦女,她一輩子遵從的是老一輩傳下來的封建倫理。她沒有念過書,沒有文化,雖由父母包辦,卻嫁給了一位有大學學歷的軍醫,這場婚姻對她來説是幸運的。雖然丈夫不愛他,她也認命了,然而生了女兒孔華後,丈夫就不跟她同房了,還提出離婚。她也在等待,這種被動的等待,是期盼丈夫回心轉意,哪怕獨守農村的老家她也願意。淑玉同樣生活在困境之中。小説以孔林提出離婚開篇,每次孔林回老家提離婚,淑玉都説“行”,但到法庭就改口變卦了。可憐、老實巴交的她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她無法選擇。 [5] 

等待作品鑑賞

等待主題思想

反諷意藴
《等待》的敍事線條極易把握。小説除在“楔子”中採用倒敍手法從孔林與淑玉分居的第十七年説起,交代了核心敍事——歷時18年的離婚案,並插敍了孔林與淑玉的婚姻背景外,正文三大部分的章節裏嚴格按照線性時間順序對孔林與曼娜發生戀情、孔林與淑玉離婚不成動搖決心、曼娜的兩次相親、曼娜被楊庚強姦、淑玉進城離婚、孔林回鄉下賣屋、孔林再婚後的生活等事件一一冷靜道來。
但在文本敍事末尾的幾個章節,作家匠心獨運地安排了敍事結構內部情節因素的悖立互反與正反並置,形成鮮明的對照,取得結構反諷的敍事效果。孔林耗費18年等來的結果——他與曼娜的婚姻——並未帶給他幸福,“等待”結果與“等待”初衷的背離是對書名“等待”的反諷。另一方面,與“好人”孔林對生活備感力不從心、無力掙扎相對比,強姦犯楊庚因致富上了電視專題片,看起來“健康”“充滿活力”。這一對比顛覆了人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常規預期心理,對世事荒謬的反諷彰顯無遺。 [7] 
歷史反思
《等待》一書中瀰漫着濃厚的歷史氣息。這部小説的故事發生時間是從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中期,跨度20年。在此期間中國發生了兩件重大的歷史事件,那就是被後人廣為探究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哈金在小説中透過普通人物的生活經歷折射出了兩個歷史階段的社會風貌和時代背景特徵,歷史的標識在其平實的文字中不經意間顯現。哈金以其具有的東西方文化的背景回望歷史,並對其做出了客觀真實的反思和詮釋。
①反思文革
歷時十年的文革令國人不堪回首,當時近乎病態瘋狂的社會帶給人們的苦難難以陳述。哈金在書中對文革做出了大膽的披露,十年浩劫如同春秋無義戰,非但沒有給國家帶來發展和進步,反而使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千千萬萬個普通小人物猶如陷入了一張無形的網掙脱不得社會的沉悶壓抑,走不出僵硬體制和輿論的束縛,最終淪為了時代的犧牲品。孔林生活的部隊醫院就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那樣一個小小的世界裏,精神受到桎梏,軍規堅如磐石,人性得不到舒展,政治高壓下的人們小心翼翼地度日。孔林為了和妻子離婚耗費了18年的光陰,只因部隊醫院制定的一條規定:只有分居18年後,部隊幹部才可以不經妻子同意,單方面離婚。制定者已於規定出台後的第二年離世,而之後的20多年,這條規定得到了嚴格的執行和落實,沒有人想着去質疑和改變。大家已習慣了它的存在,受到嚴重壓抑的心靈已喪失了主動去爭取自由的意念。規定中限定了分居的年數要滿18年,真是荒誕不經,終其一個人的一生,沒有幾個人18年可以消耗在等待上。似水年華就在苛刻的軍規下消耗殆盡。孔林和曼娜雖然是大院內公開的戀人,然而他們卻只能在醫院的院子裏一道散步,決不能在醫院外面走在一起。因為醫院黨委還做出了一項更為壓抑人性的規定:兩位異性同志,除非已婚或訂婚者,不得在醫院大院的外面一起出現,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律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立多年後,人們居然還沒有正常的交際權利,兩個異性同事竟然還不能一起散步交流聊天,當時壓抑人性、憋屈沉悶的社會環境由此可見一斑。
哈金還藉助文中的一個次要人物魏副政委來揭示那個特殊年代對人的摧殘。魏副政委位高權重,博學多才,且思想開放,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堪稱優秀的人卻沒能堅持住立場,最終因追隨“四人幫”而慘死獄中。哈金正是藉助這些人的經歷回望那段灰暗的歷史,並藉助孔林之口諷刺了那個癲狂的年代:“他們那些人有誰懂得什麼是毛澤東思想?不都是想當個頭頭兒。”“整天跟人幹仗就算革命啦?”並表達了自己對文革的理性認識:“這些像章讓人想起那場瘋狂的文化大革命,多少人的光陰浪費了,多少人失去了生命。”
②反思改革開放
哈金不僅對文革進行了回望和反思,而且對改革開放這一重要事件也做了深刻的回顧和思考。書中真實地再現了改革開放前城鄉強烈的反差,改革開放後農村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及社會轉型期間人們精神上的迷茫。書中兩位女主人公吳曼娜和劉淑玉不同的生活環境是改革開放之前城鄉二元結構狀況的真實寫照。小説開篇就描述了淑玉生活的農村的家的樣子:“他們家的土坯房二十年沒變樣。茅草屋頂,四間正房……他身旁雞鵝成羣,雞昂頭闊步地走着,鵝卻搖搖擺擺。幾隻小雞崽從圍住小菜畦的籬笆縫裏鑽進鑽出。菜畦的木架上爬着豆角和黃瓜,茄子彎得像牛角,壯碩的生菜蓋住了壟溝。除了雞鵝,他妻子還養了兩頭豬和一頭奶羊……地頭有個化糞池。”這是改革開放前農村普遍落後閉塞的狀態。淑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艱難存活,這也造就了她的無知和愚昧。所以當她到了城市看到到處都是一塵不染的理療室時會感到猶如進入了異度空間,甚至覺得城裏的麻雀都比鄉下的麻雀文明得多;當她去理髮時她對髮型沒有任何概念,在得知需要花3毛錢時,她好一陣子不自在,好像是給騙了一樣,因為3毛錢在鄉下夠她和孔華花兩個星期。她走進了一個完全不同於曾經生活的地方,這裏的一切都讓她感到新鮮並由衷地羨慕:“城裏人多舒服啊。誰家的閨女託生在城裏真是太有福了。”“城裏人就是有錢,喂個貓也跟喂人一樣。這屋裏都是水泥地,哪兒來的耗子,幹啥要養只貓呢?”淑玉猶如一面鏡子,形象地映射了當時農村的閉塞和農民的愚昧無知。然而一度凋敝落後的鄉村世界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之後開始呈現出了勃勃生機,廣大的農民也乘着改革的春風走向了富裕的康莊大道:孔林的小舅子本生做起了生意,開了間鋪子,他的大侄子也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幹農活,而是成了一名卡車司機;村民二驢靠農產品經營成了村裏的首富,其兒子大學畢業後成了鎮上的教師;孔華也到城裏做了一名工人,淑玉跟隨女兒也離開了農村進了城。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小説中城市與農村這兩個世界的相互封閉終於被打破了,並在他們之間有了交流。
哈金肯定了改革開放給廣大農民經濟生活帶來的明顯改善,同時也通過小人楊庚的發跡犀利地指出了社會轉型期間人們精神上的困惑和價值觀的迷亂。楊庚為人冷酷自私,表面與孔林以兄弟相稱,卻設計誘姦了曼娜。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他竟然做出這等卑鄙無恥之事。可就這樣一個道德淪喪、無情無義的小人居然藉助改革開放之勢靠着歪門邪道迅速翻身,一躍而成為了致富標兵,這讓那些本分善良的人情何以堪。所以一向遵紀守法的孔林和曼娜也忍不住憤慨:“生活就是這麼不公平,這麼可笑——好人無長壽,禍害一千年。”“老天爺,你瞎了眼哪!”楊庚所代表的弱肉強食、金錢萬能的負面現象,反映了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初期,法律尚未完善時期,社會倫理道德失範的現實存在。 [8] 

等待藝術特色

敍事手法陌生化
陌生化與文學性相伴而生,通過延長審美時長增強文本的文學性。哈金採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將如裹小腳的淑芬,人民公社,“四人幫”等特定時期中國詞彙以另一種語言表達並不加以解釋,需要強大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從時空上擴大讀者與文本的距離,延長了其吸收消化的時間。
1962年到1984年,中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作者通過敍事不斷在時間軸上跳轉,將原本扁平的線性敍事變得充滿褶皺,讀者必須通過反覆回憶歷史史實才能跟上故事節奏、理清脈絡,因而增加了文本的可讀性和文學性。此外,陌生化延長了人們的審美過程,同時也記錄當年中國的歷史現象。離婚案即將達成是在1984年,孔林既嚮往新生活(與吳曼娜結婚)又難捨舊日子(與劉淑芬生活)。孔林的迷茫恰恰是當時中國人的迷茫,當時中國處於改革開放時期,面對新舊更替,到底何去何從。這與美國“爵士時代”類似,種種衝擊之下,人們無法整體感知事物,生活也因此變得碎片化,整個社會陷入迷茫。哈金通過敍述記錄歷史事實,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不斷切換,從歷史角度解讀當下人們的迷茫焦慮狀態,迫使讀者在閲讀中感知和反思現實生活。 [6] 
詩意的語言風格
哈金用非母語寫作,用最簡單的英語來表達最豐富的意藴,他的小説是絕對可以翻譯成漢語的,並且保留有原汁原味的中國語言風味。哈金簡潔、準確、凝練的現實主義語言風格深受俄國文學傳統的影響,他曾説,“俄羅斯文學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麪包”。在《等待》中無論是人物對話還是環境描寫,語言風格冷靜,剋制,平靜中藴含着熱烈的情感,那份熱情被掩藏着,以一種神奇的張力深深地吸引着讀者。哈金的語調,是沉着、鎮靜。在看似平靜剋制的語調下潛藏着情感的激流。 [4] 

等待作品影響

1999年,《等待》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哈金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的華人作家。2000年,《等待》又獲得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説獎。 [3] 

等待作品評價

的確是一個高等的成就。(《紐約書評》評) [11] 
一個懸念十足、堅忍真實的愛情故事——具有強烈的寓意。(《紐約客》評) [11] 
精巧而又複雜——對時間如何影響愛情的做了感人的思索。(《華盛頓郵報》評) [11] 
優美而又奪人心魄。(英國《每日郵報》評) [11] 
此書寫得美,每一個句子都有自己完整的節奏和語調。哈金有一種巧妙的詼諧,所以每一個悲劇的故事變得精緻而又温暖。(英國《每日電訊報》評) [11] 
我們被熟練地引進一個有柿子餅和山楂糖葫蘆的世界,一個瀰漫着菊香的世界。這個方式曾在莎士比亞《暴風雪》中富有魅力,也在近代的浪漫故事中奏效(《日瓦戈醫生》和《百年孤獨》);《等待》來自同樣的簡直不可料及的區域。(英國《泰晤士報—文藝副刊》評) [11] 
就是這樣一位作家,寫出來的英語讓一些純種美國人都讚歎不已。而我,一箇中國人,讀到自己同胞的小説時,卻是一部翻譯小説。可是這部名叫《等待》的翻譯小説,讓我如此接近中國的歷史和現實,近到幾乎貼在一起了。很多生於中國、長於中國,甚至從未離開過中國的作家寫出來的小説,為什麼總讓我覺得遠離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我讀到了太多隔靴搔癢的中國故事,可是遠離中國的哈金讓我讀到了切膚之痛的中國故事。(中國當代作家餘華評) [3] 

等待出版信息

《等待》(waiting)首次於1999年在美國出版。中國大陸於2002年11月首次引進,後有不同版本再版。
《等待》(waiting)中國大陸地區出版信息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譯者
ISBN
參考資料
《等待》
2002年11月
湖南文藝出版社
金亮
7-5404-2872-4
[12] 
《等待》
2015年6月
四川文藝出版社
金亮
978-7-5411-4036-5
[13] 
《等待》
2019年1月
四川文藝出版社
金亮
978-7-5411-5135-4
[14] 

等待作者簡介

哈金 哈金
哈金,本名金雪飛,美籍華裔雙語作家,曾提出“偉大小説”概念。1956年出生於遼寧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五年。1977年考入黑龍江大學英語系,在校主攻英美文學,於1982年畢業。後於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86年赴美留學,並於1998年獲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主要教授創意寫作、移民文學和詩歌學方面的課程。
代表作有長篇小説《池塘》《等待》《瘋狂》《戰爭垃圾》《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短篇小説集《詞海》《小鎮奇人異事》《新郎》《落地》,曾於2000年和2005年入圍普利策小説獎,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等諸多獎項。 [9-10] 
參考資料
  • 1.    除了石黑一雄,還有哪些值得一讀的移民文學?  .騰訊文化[引用日期2021-12-06]
  • 2.    哈金獲選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終身院士  .新浪歷史[引用日期2021-12-06]
  • 3.    餘華:哈金的中國故事有切膚之痛  .騰訊文化[引用日期2021-12-06]
  • 4.    武曉娜. 論哈金《等待》中的悲劇藝術風格[J]. 小品文選刊, 2017, (6):52-53.
  • 5.    江少川. 哈金的《等待》:人性的透視與現實的重量[J]. 文學教育, 2018, (24):4-8.
  • 6.    毛婷. 熟悉的陌生 ——哈金小説《等待》的陌生化解讀[J]. 大眾文藝, 2020, (4):21-22.
  • 7.    李志萍. 論哈金小説《等待》的反諷藝術[J]. 名作欣賞, 2010, (3):46-48,59.
  • 8.    楊麗. 論哈金小説《等待》中對歷史的反思[J]. 赤峯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 (5):166-167.
  • 9.    (美)哈金著;金亮譯. 等待[M].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01:前封頁.
  • 10.    (美)哈金著. 南京安魂曲[M].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1.09:前封頁,後封頁.
  • 11.    (美)哈金著;金亮譯. 等待[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2.11:封底頁.
  • 12.    等待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12-29]
  • 13.    等待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12-29]
  • 14.    等待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12-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