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

鎖定
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推翻袁世凱,使中國陷入分裂混亂狀態,趁機博得更大利益而實行的陰謀活動。
中文名
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
發生時間
1915年初—1916年8月
發生地點
中國東北
涉事各方
日本政府、中國滿清復辟勢力
結    果
失敗
事件經過
1915年,通過‘’二十一條”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日本迫使中國擴大了其在華權利和權益。全國各地反日情緒日益高漲,恰在此時,袁世凱復闢帝制,各省紛紛獨立,中國政局再次陷入混亂之中。發起第一次滿蒙獨立運動失敗的川島浪速並未放棄夢想。1915年夏,川島就與蒙古騎馬隊首領巴布扎布及肅親王為中心的宗社黨再次勾結起來,並得到了青柳勝敏等日本軍人的協助,開始謀求滿蒙獨立的計劃。日商大倉喜八郎以滿蒙肅親王領地為抵押,出資100萬日元資助宗社黨,其中50萬元專門作為這次獨立運動的軍費。3月21日,駐吉林日本領事森田寬藏由東京出發,依次到安東、奉天、牛莊、長春、哈爾濱和北京,向各地的領事轉達了外務省的如下方針“對於反袁運動 … … 如果有人給予援助,帝國政府將予以默認,進而為了嚴格統一其行動,政府在幕後加以操縱。”另一方面,日本參謀本部為了就地指導滿蒙舉事,於3月下旬向東北派遣了土井市之進大佐、小磯國昭少佐、松井清助大尉等四人。青柳預備役大尉陪同肅親王第七王子前往蒙古巴布扎布處聯絡。同時,日方不斷派人與奉系軍閥張作霖接觸、暗示日本支持他獨立並提供武器彈藥等諸多援助,希望由此打開控制東北的捷徑。然而正在各路人馬摩拳擦掌之際,袁世凱突然去世,黎元洪晉升為代理大總統,日本政府轉變方針,希望通過黎調整南北關係,讓新政府緊靠日本的企圖。1916年8月16日,日政府派遣外務省參政官柴四郎和參謀本部中國課長濱田大佐作為特使到滿洲,解散了滿洲舉事團,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無疾而終。 [1] 
參考資料
  • 1.    何莉. 日本帝國主義操縱的"滿蒙獨立運動"[J]. 蘭台世界, 2006(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