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60年代後期發生的電力革命事件)

鎖定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1]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2-3]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2-3] 
中文名
第二次工業革命
外文名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發生時間
19世紀60年代後期
主要標誌
電力的發現和廣泛應用
相關國家
美、德、英、法、日等
相關人物
西門子愛迪生,貝爾等

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背景

愛迪生和耐用碳絲燈泡 愛迪生和耐用碳絲燈泡
19世紀,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870年以後,由此產生的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應用於各種工業生產領域,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1] 

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經過

第二次工業革命重大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器的廣泛應用最為顯著。
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重大發明。 [1]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1] 
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1] 
莫爾斯電報機發報 莫爾斯電報機發報
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的另一項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新和使用。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制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80年代德國人卡爾·弗裏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 [1] 
1870年,全世界生產大約八十萬噸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產量猛增到了二千萬噸石油。 [1] 
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電訊事業的發展。
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90年代意大利人馬可尼試驗無線電報取得了成功,都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繫進一步加強。 [4] 

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4] 
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過英國的範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4] 
最後,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説,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4] 

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結果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70年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趨勢加強,推動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促進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少數採用新技術的企業擠垮大量技術落後的企業。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便產生了壟斷。在競爭中壯大起來的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之間,就產量,產品價格和市場範圍達成協議,形成壟斷組織,壟斷最初產生在流通領域,如卡特爾,辛迪加等壟斷組織,後來又深入到生產領域,產生托拉斯等壟斷組織。大量的社會財富也日益集中在少數大資本家手裏,到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壟斷組織。 [4]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70年代,壟斷組織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生產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工業如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和汽車工業等,都要求實行大規模的集中生產,壟斷組織在這些部門中便應運而生了,壟斷組織的出現,使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托拉斯等高級形式的壟斷組織,更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壟斷組織的出現,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此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
同時,控制壟斷組織的大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的經濟、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者。壟斷組織還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 [2] 
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德、英、法、日等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2] 

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影響

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3]  [5]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飛躍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資本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2]  [3]  [5] 

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評價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更加激烈。 [2]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2]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範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2] 
參考資料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第106頁
  • 2.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第108頁
  • 3.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第105頁
  • 4.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第107頁
  • 5.    胥和平:創新還有活路 新工業革命根本等不來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