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三意大利

鎖定
第三意大利,是指20世紀70年代經濟快速崛起的意大利東北和中部(NBc)。
中文名稱
第三意大利
英文名稱
the Third Italy
定  義
意大利東北部和中部(亞平寧半島北部)新興工業化地區。為與西北部傳統工業化三角區和南部落後地區相區分。
應用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經濟地理學(二級學科)
中文名
第三意大利
外文名
Third Italy
類    型
經濟概念
提出者
Arnaldo Bagnasco

目錄

第三意大利簡介

第三意大利(Third Italy)的概念最初是由經濟社會學家Arnaldo Bagnasco提出的,是指20世紀70年代經濟快速崛起的意大利東北和中部(NBc),以區別於意大利經濟較為落後的南部地區(第二意大利)和經濟較為繁榮但20世紀70年代以後經濟面臨重重危機的西北地區(第一意大利),它具體包括翁布里亞、馬爾凱、艾米利亞一羅馬涅、弗留利- 威尼斯·朱利亞、威尼託、特倫蒂諾- 上阿迪傑和托斯卡納等7個大區。隨着對“第三意大利”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該概念已從“對地理空間的指代”轉變為“對一種經濟現象的比喻”, 稱之為“第三意大利”模式 [1] 

第三意大利發展

第一階段:1950年代以前,農業時期的非正式經濟和彈性專業化的萌芽
根據意大利的人口普查,1951年,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農業勞動人口為51.8%25.2%為工業人口。這個時期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有幾十萬人口移居外地,發展情況與意大利南部差不多。但是這個地區的農地產權分佈與南部大地主佔有的模式不同,將近有60%的人口擁有自己的土地(包括以分成製取得土地的)。在南方,農業工人的工資水平不高,人們的收入僅夠維持生活。在“第三意大利”就不同,由於農民有田地可以運用,有餘力開始原始的工商業活動,許多家庭已經擁有機械織布機,發展家庭工業。這些自發性的農村工業是“第三意大利”的工業基礎。同時由於分散的農户經營在產品的銷售上需要聯合,所以這個地區有發達的農產品銷售合作組織,組織本地農產品銷往全國。這種合作銷售組織培養了許多諳習商業技巧的“中間人”,我們將會在“第三意大利”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分包商”身上看到他們的身影。
第二階段:1951年至1971年,靈活專業化和經濟大發展
在50年代的歐洲工業復興中,“第三意大利”發展現代化大批量生產工業的希望破滅。當地政府轉向支持本地小企業的發展。在軍工業停業的情況下,對釋放出來的技術工人,政府在政策上幫助其創業。而原來的家庭工業也在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下迅速發展。沒有外來資金的投入,本地的積累又少,當地的小型企業只能從事紡織、服裝、陶瓷等技術和資金門檻低、市場風險小的傳統產業。
我們可以以當地的服裝業為例説明其工業結構。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服裝業從業人員可以分為三部分:(1)50%的人在自己的家庭作坊生產;(2)25%的人像中國的“前店後廠”的個體户;(3)另外25%的人是拿訂單生產的分包商。這樣的工業結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由於生產者直接面向市場,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對需求的變化做出反應;而且許多小企業往往為許多廠家生產其中的某一組件,一個廠家訂單的減少並不至於使其生產停頓,企業的發展反而比大企業穩健。
在相同產業的集聚中,企業之間存在着競爭和學習。這些當地的傳統產業,當地人可以通過對鄰居的模仿而開始創業。但在競爭的壓力下,每個企業都想找到與眾不同的優勢,所以雖然是以模仿開始,但緊接着就是改造與創新。比如其他人已生產西服,那我就生產休閒服;即使都生產西服,也可以通過款式和麪料的選擇創造出千百個不同的組合。這種分工的細化正迎合了60年代以來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人性化的潮流。大工廠流水線生產標準化產品在服裝等需求變化莫測的行業不再受歡迎。
在這種環境中,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發展出分散化和專業化。許多大企業制定出樣品之後,將各個部件分包給許多專業化的小企業,而小企業又向下一層的企業進一步分包。從整個地區的產業來看,只有“縱向”一體化的產業,沒有“縱向”一體化的企業。發展到後期,還出現了進一步的專業化分工,出現了許多專門為其他公司提供產品設計、銷售諮詢的服務公司。
許多研究者認為,產業集聚區人們之間相同的語言和習俗在這種機制的形成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專業化分工和分包生產需要相互之間的信任,而相同的文化習俗下的人們認可相同的行為規則,使得這個機制順利運行。企業自發組織的行業協會在經濟的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制定行業產品規格,幫助市場推廣,甚至幫助企業取得金融支持。
到1971年,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農業人口已減至20%,而工業人口從25.2%上升至43%。在這個階段中,這個地區的紡織、服裝、冶金和機械等產業有了長足進步,形成了產業集聚,在世界市場上日益重要。
第三階段:新技術的應用和90年代的企業大型化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在此階段已成經濟發達地區。在這個階段許多企業將電子和信息技術用於生產設備的改造和生產的設計,出現了許多新型的提供設計和研發的小型企業
但隨着90年代生產的全球化,企業逐步向大型化、一體化發展,產業集聚的特徵逐步模糊。下一步“第三意大利”的發展方向,還值得關注觀察。
綜觀“第三意大利”的發展歷程,傳統產業的集聚無疑是從落後的農業經濟走向發達工業經濟的關鍵。對這種企業集聚的發展模式,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結了七條經驗:企業在地理上的靠近性;部門專業化;中小企業為主;在創新基礎上的企業間密切合作和激烈競爭;社會文化的同一性;企業間信任和積極的自治組織;支持性的區域和地方政府。結合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發展經歷,政府在裏面的作用遠沒一些人想象的那麼“積極”,只是放手讓民間力量自我發展而已;更不是有意識的推行企業集聚戰略的結果,而政府為政績着想一般偏愛的是大企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作用更大的是行業協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