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一次長沙會戰

鎖定
第一次長沙會戰是指1939年9月至10月期間,中國第九戰區部隊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對日本軍隊進行的防禦戰役。
日軍為配合德、意法西斯在歐洲戰場的攻勢,於1939年9月14日,出動近10萬兵力,在岡村寧茨指揮下,從贛北、鄂南、湘北三方面分六路合擊長沙。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部先後出動約40萬兵力,運用 “逐步抵抗,誘敵深入”的戰術,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抵抗,消耗敵人,最終於10月14日迫使日軍全部退回原來陣地。在會戰中,中國空軍兩次轟炸漢口日軍機場,擊落日機3架,炸燬日機70餘架。這次會戰日軍死傷2萬餘人,中國軍隊死傷3萬餘人,是抗日戰爭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用武力迫使日軍回到戰前原態勢的一次戰役。 [1] 
名    稱
第一次長沙會戰
發生時間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至10月
地    點
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
參戰方
中國,日本
結    果
中國獲勝
參戰方兵力
30多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共計24萬餘人(中國)
第11軍10萬餘人,航空兵團約100架飛機(日本)
傷亡情況
3萬餘人(中國)
3萬餘人(日本)
主要指揮官
薛嶽羅卓英岡村寧次

第一次長沙會戰戰爭背景

第一次長沙會戰國際背景

第一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認為英美諸國更無力顧及中國,正是解決“中國事變”的大好時機,更加急於解決中國戰爭,以便抽出兵力,配合德、意法西斯,從事更大的軍事冒險。 [2] 

第一次長沙會戰國內背景

湖南物產豐富,此時它更成了失去東部富庶國土的中國軍隊重要的糧食、物資和兵源供應地。作為湖南省會的長沙則更是中南地區的軍事重鎮。對於日本來説,若奪取了長沙,則可打通粵漢鐵路交通,南可控制兩廣,支援攻取南洋的日軍,與英美爭霸太平洋;東可出江浙,切斷華東中國軍隊與西南大後方的交通聯絡線,又可把華南、華中、華東的日軍連成一片,將中國軍隊鎖在大西南,直接威脅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敵如攻略該地(長沙),足陷我國力於麻痹”。 [2] 

第一次長沙會戰戰爭部署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部署

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
1939年8月15日,日軍第11集團軍制定了《江南作戰指導大綱》,開始調整和集結部隊。9月1日又下達了臨戰準備命令。日軍企圖集中兵力打擊第9戰區主力兵團,穩定對武漢地區的佔領,藉以挫傷國民黨軍抗日意志,導致國民政府屈服,並推進汪精衞偽政權出籠。其部署是:以集團軍主力(第33師、第6師主力、第3師上村支隊、第13師奈良支隊以及集團軍直轄部隊),由岳陽及其以東地區南進,在泊羅江畔平江周圍地區圍殲中國第15集團軍;以另一部(第106師主力配屬第101師佐枝支隊等),由贛北靖安、奉新及其以南地區西進,消滅高安附近之中國守軍,爾後轉向修水上游策應湘北方面作戰。
日軍參戰兵力有步兵10餘萬人,陸軍航空兵團第3飛行團(支援作戰飛機約100架)及海軍一部。

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國部署

早在1939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當局即確定了守衞湘北、贛北的基本方針。4月15日,軍事委員會致電第9戰區:
“如敵進取長沙之動態已經暴露,則我軍與其在長沙前方作強硬之抵抗,則不如作先放棄長沙,待敵初入長沙,立足未定之時,即起而予其致命打擊之反攻。……如此,則我軍必須在嶽麓山構築堅強工事,並附有力炮兵,俾得射擊敵艦與長沙,惟須先行指定目標,測定距離。”
5月16日,軍事委員會又致電第9戰區:
“贛北方面,以游擊戰消耗鉗制敵人,對該方面之敵予以反擊,務希隨時隨地切實注意,妥為部署;高安方面,我軍須縱深配備,並準備敵如進攻高安時,應自主的放棄高安,誘敵深人而側擊之。”
薛嶽 薛嶽
9月上旬,第9戰區判斷日軍有進攻長沙的可能,遂遵照軍事委員會上述指示,制定了“戰區決誘敵深入於長沙附近地區,將其包圍殲滅之;贛北、鄂南方面,應擊破敵軍,以利我主力方面之作戰”的方針,加緊調整部署,嚴整戰備。並認真吸取南昌會戰教訓,特別注意破壞一切可資日軍利用的道路。湘贛公路、湘鄂公路及九江、武寧、平江、長沙間公路,粵漢鐵路岳陽至株洲段、湘贛鐵路株洲以東,都在民眾的支援下進行破壞或者拆毀,使日軍機械化部隊及重炮兵難以行動。第9戰區可使用兵力為47個師,其中32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共約24萬人)以及海軍佈雷隊一部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截至9月14日,其兵力部署是:第20集團軍霍撰彰部6個師守備長江右岸及洞庭湖北岸、西岸;第15集團軍(8個師)以第52軍主力守備新牆河陣地,第79軍守備長安橋至麥市間陣地,第37軍守備湘陰以北湘江亙泊羅江右岸陣地;第27集團軍楊森部第20、第73軍共4個師以及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第8軍等2個師又2個挺進縱隊位於湘、鄂、贛邊幕阜山區;第30集團軍第72、第78軍共4個師守備武寧以西蒲田橋、琵琶山一帶陣地;第1集團軍第58、第60軍共4個師守備靖安、奉新以西張家山、麻下、會埠一線陣地;第19集團軍第32、第49軍共4個師,守備蓮花山、馬形山以及錦江右岸陣地。第4、第70、第74、第5、第99、新編第6軍和第11師共15個師為戰區總預備隊,分別集結於長沙以南以東的湘潭、株洲、衡山、衡陽,瀏陽,及贛北上高、宜豐、萬載等地。 [3] 

第一次長沙會戰戰爭過程

第一次長沙會戰贛北作戰

一連三次的長沙會戰 一連三次的長沙會戰
1939年9月14日拂曉,日軍第一○六師團主力及佐枝支隊千餘人,向江西高安以北奉新一帶發起進攻,中方第一集團軍第六十軍第一八四師第六團、第五五○團奮起抵抗,揭開了贛北方面作戰乃至整個長沙會戰的序幕。9月15日起,日軍增加了兵力,除了步兵外,還出動了炮兵和騎兵,向位於錦江北岸的高安城推進。日軍動用飛機連番轟炸,並且不斷使用了燃燒彈和毒氣彈。中方第五十八軍之第十師、第三十二軍之一三九師、一四一師所部多次擊退日軍,數日內雙方在高安以北互有進退。至9月18日傍晚,中國軍隊棄守高安。19日起,中方將第三十二、四十九、七十四各軍所部重新作了部署,與自高安西犯之日軍激戰。至22日,受重創之日軍被迫退回高安城,中方第三十二軍乘勝反擊,於當晚一鼓作氣收復高安,並進佔祥符觀,日軍則往東北方面敗退,回到9月14日前之態勢。
在高安之戰期間,北面同時進行着會埠之戰。會埠城位於繚水以北,是阻遏日軍自贛北沿繚水西侵湘北的戰略要地。9月15日,日軍第一○一、一○六兩個師團分別強渡上樂河與繚水,以重炮猛轟中方陣地,隨後日軍以步兵、騎兵和戰車沿繚水南北兩岸向西推進。經過數日激戰,北線日軍於16日攻佔會埠城,然後其一路從會埠向西,沿繚水先後推進到羅坊、上富、橫橋、甘坊、找橋,但在橫街遭遇中方第七十二軍第十五師、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七師的有力阻擊。另一路日軍則經九仙湯、沙窩裏、黃沙橋進犯至修水、武寧水一帶。
與此同時,南線戰事亦十分激烈,日軍突破中國軍隊的數道防線,推進到高安西北部的天峯嶺、蕭莊和西部的斜橋、村前街一帶。在此情況下,中方軍隊依令向後集結,準備反攻,進而重新調兵部署,將原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第七十三軍第十五師,向東開赴甘坊、找橋一帶,納入第一集團軍;第七十三軍第七十七師則西調納入第十五集團軍。從9月下旬起,中方開始圍剿各路入犯之敵,第七十四軍的第五十師先後殲逐村前街、斜橋之敵;第五十七師收復上富、橫橋;第五十一師在九仙湯附近與日軍激戰,終於收復九仙湯;第六十軍第一八三、一八四師收復甘坊。第四十九軍第一○五師收復羅坊,然後以其主力沿繚水南岸掃蕩追殲日軍,並於10月12日收復了會埠。另從9月底起,中方第七十二軍新編第十四、十五師和第七十八軍新編第十六師,向修水方面的日軍發起進攻;10月上旬,第八軍第三師也參加了會攻,終於在10月10日收復修水城,然後沿修水河南北兩岸向武寧方向追擊。第三十二軍的第一三九、一四一師則在會埠以北一帶追殲日軍,至10月13日,日軍敗退至奉新、靖安、武寧原陣地,與中方部隊展開對峙。
10月上旬,當修水之戰即將結束之際,由鄂南南下的日第三十三師團的2個聯隊約5000餘人,卻自三都北竄至時為中方糧倉和遊擊基地的九宮山一帶。中方除調兵固守九宮山根據地之外,另部署第八軍第一九七師各部,以較少兵力與來犯日軍正面周旋,而以主力沿敵軍所經之途實施阻擊,並對敵後進行攻擾。日軍在沿途受創、進退兩難之時,分三路向九宮山西北之通山、正北之富有、東北之燕履等方向逃竄,中方則按計劃對其伏擊、側擊和尾擊,予日軍以重創,九宮山根據地完好無損。 [1] 

第一次長沙會戰鄂南作戰

在鄂南方面,進犯之日軍為三十三師團的二一三、二一四、二一五等三個聯隊,以及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總兵力約2萬餘人。9月22日起,原集結通城、高衝附近日軍南犯,以飛機和大炮的轟擊開路,向麥市、王牙尖一線猛烈進攻,中方第七十九軍第一四○師在第一三四師一部的支持下予以還擊,雙方傷亡均慘重。23日晚和次日,日軍分別攻陷王牙尖東西兩側的苦竹嶺、南樓嶺,然後南進至桃樹港,受到中方第一三三師、一三四師的阻遏。26日夜,中方調動第七十九軍第九十八師由官田向北、第八十二師自尖山向東,加上第一四○師自麥市南下,第一三四師自原有陣地向北,合擊南竄之日軍,予敵重創,並於28日一度收復苦竹嶺、桃樹港。10月3日,中方第八軍第三師開至桃樹港東北前來增援,各部紛紛向日軍發起攻擊。南犯潰敗之日軍向南樓嶺北撤,而在通城的日軍一部又南下增援,雙方軍隊在南樓嶺展開了激烈的包圍與反包圍之戰。10月7日晨,中國軍隊規復南樓嶺,殘敵遂向通城逃遁。
薛嶽在第一次長沙會戰 薛嶽在第一次長沙會戰
當9月下旬中日雙方在桃樹港一帶激戰時,日軍第三十三師團主力曾突破白沙嶺、包家嶺一帶中國軍隊的防線,其一部東向渣津方面進犯,大部則繼續南侵,自龍門廠經長壽街直達獻鍾市北部,企圖沿汨水直至湖南平江,與自湘北東進至平江的日軍奈良支隊會合,進而實現與其他各部日軍會攻長沙之目的。這樣,在平江以東阻遏日軍第三十三師團主力,一時成為中國軍隊在鄂南戰場最大的戰略目標。對此,第九戰區司令部極為關注,急調第九十八師第二九四團向獻鍾以西之三眼橋推進,以迎阻自平江東下之日軍奈良支隊一部。第二九三團據守黃花潭、香田、馬子嶺、粉白嶺一線,以切斷獻鍾方面之日軍三十三師團西進之路。10月2日,東、西兩路日軍同時向黃花潭-粉白嶺一線進犯,中國軍隊與日軍激戰竟日,香田、粉白嶺一度失陷。嗣後,中方又實行反包圍,迫使日軍分別向平江和長壽街方向回竄。於是,中方分別由第九十八師向平江方向、第八十二師向長壽街方向日軍發起追殲。10月6日,第九十八師克復平江。另外,第一三三師之三九九團自長侖嶺南下至沙鋪裏,阻遏企圖由長壽街北退之敵,另由第三九七團予以夾擊,予日軍重創。至10月7日,日軍在中方軍隊追擊之下,狼狽退守通城、崇陽。
日軍在贛北、鄂南的進襲,原想配合湘北正面的主攻,採取分進合擊之戰術。但是,無論從贛北的奉新、靖安取道甘坊、銅鼓,還是自鄂南的通城、麥市經過長壽街,通往湘北之瀏陽、汨羅,都有190餘公里的山路,使日軍大部隊的行軍、通訊和補給均受到相當限制。反之,在贛北、鄂南的中國軍隊雖然在武器裝備方面落後於敵軍,但為支持湘北主戰場而不期待增援、奮勇作戰,且憑藉有利地形,在阻擊、伏擊、側擊和運動作戰中,較充分地發揮了戰鬥力,終於使日軍分進合擊戰術徹底破滅。 [1] 

第一次長沙會戰湘北作戰

湘北方面是長沙會戰的主戰場。
1939年9月18日起,原集結在岳陽以南的日軍第六師團全部和第三十三師團主力,與新增加的騎炮兵3000餘人,沿粵漢鐵路向新牆河北岸的中方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第一九五師陣地發起進攻,這也是日軍整個作戰計劃之中路突破的開始。中國軍隊英勇抵抗,第一九五師於9月21日在草鞋嶺陣地三次擊退日軍攻擊,該師一一三一團第三營在防守比家山的激戰中,自營長史恩華以下,全營壯烈犧牲。在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後,中方部隊遂在新牆河南岸的樂家灣、王街坊、新牆、潼溪街、楊林街一帶,進行防禦作戰,阻遏日軍的進攻。此外,日軍第三師團在十多架飛機的空中支持下,出動艦船20餘艘、炮艇百餘艘,在洞庭湖夾新牆河口南部的九馬嘴、鹿角一帶強行登陸,中方第五十二軍第二師守軍憑藉着險要的湖岸,與敵軍激烈交戰。為了防止被從新牆河登岸的日軍截斷退路,第二師先是有計劃地以部分兵力扼守八斗坡、白塘衝、背底衝一線,主力則部署於粵漢鐵路黃沙街站附近,從而與長湖、洪橋一帶的第五十二軍第二十五師、藕塘附近的第三十七軍第六十師一部(由第五十二軍指揮)、藕塘以東的第一九五師,組成了新牆河以南的第二道防線,對南進之日軍進行逐次抵抗作戰。在給敵軍重創後,第五十二軍各部奉命撤退,日軍則南侵至汨羅江、汨水一帶。
在新牆河戰役打響後不久,日軍第三師團另一部憑藉空中和水上之優勢,迂迴繞至汨羅江湖口登岸,但立足未穩,即受到中方第三十七軍第九十五師守軍的反擊。雙方在湖口的千秋坪、黃婆段、眼鏡塘等處進行攻守戰,不少陣地數度易手。同時,日軍另自營田附近登岸,與中方守軍激戰。9月24日,第九十五師在汨羅車站、第十九師在黃甲橋和東塘一帶的縱深陣地,繼續抵抗日軍,而第七十軍的第一○七師則沿汨水在浯口、長樂街、新市、坡子街等地,艱苦阻擊南下的日軍第十三師團一部。
中國軍隊與日軍在長沙展開激烈巷戰 中國軍隊與日軍在長沙展開激烈巷戰
至9月26日,中國軍隊已經在新牆河、汨羅江和汨水一帶斃傷日軍逾萬人,達到了“正面逐次抵抗,消耗敵人以換取時間”的目的。為實現中方最高軍事當局關於“俟敵突入長沙附近時,以有力部隊相機予以打擊”的命令,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於9月25日命令在汨羅江、汨水一帶阻遏日軍的中國軍隊轉移,以便誘敵深入、加以圍殲。26日起,第五十二軍第二、二十五師及所附第三十七軍第六十師進入新田、泗汾、鐵河口一線和醴陵附近陣地;第七十軍的第十九、一○七師及所附第三十七軍第九十五師進入石亭、淥口一線和株洲附近陣地;第七十三軍第七十七師及所附第五十二軍第一九五師進入福臨鋪以西陣地;第四軍第五十九師轉移至易家灣和長沙市東南地區,第九十、一○二師則進入淥口市、易俗河、姜餘田和湘潭附近;第五十八軍新編第十一師進入嶽麓山陣地。隨着中國軍隊的逐步轉移,日軍第三師團上村支隊由營田一帶南進至湘陰;第六師團一部自汨羅車站沿粵漢鐵路線進至三姐橋附近,另一路由新市推進至慄橋附近;第十三師團則從長樂街進至福臨鋪附近。
日軍的冒進,使中方“轉進設伏”的部署得以實施。9月27日起,第七十七師第二三○、二三一兩團在盛家衝、玉池山北麓、石橋灣、三姐橋、沙河車站等設伏陣地出擊,使沿鐵路南犯之日軍傷亡慘重;第二二九團則在慄橋、關聖廟一帶側擊自新市南進之敵。隨後,第七十七師奉令南撤至楓林港以北,繼續出擊南犯之敵。東線自長樂街南進的日軍,在高橋附近遭遇第一九五師阻擊,在上杉市則受到第一九五師和第六十師的腹背夾擊,旋第二十五師也加入對上杉市附近的圍攻,予敵沉重打擊。
另外,從9月23日起,日軍第三艦隊海軍陸戰隊在上村支隊和多架飛機的配合下,以炮艦、汽艇向洞庭湖之上下青山發起進攻,被中方第五十四軍新編第二十三師的守備部隊擊退。日軍又利用水面兵力優勢,強行進入夾港,並由湘江攻佔營田。為掩護此一航運線,日軍於9月27日凌晨出動40餘艘汽艇,試圖佔領湘江西岸之六姓山。中方守軍與登岸之敵激戰竟日,後南撤至桓家山陣地,與佔據六姓山之日軍展開對峙。為配合地面部隊作戰,中國海軍亦於9月在湘陰以北,蘆林潭一帶遍構雷區。日軍為趨避雷區,分散登陸,最終導致陣地渙散,首尾不能兼顧,軍火糧食之運輸亦陷於絕境。
收復平江戰鬥場景 收復平江戰鬥場景
10月1日起,湘北方面作戰態勢開始轉變,日軍除留置部分兵力繼續與中方對峙外,其主力開始北撤。中方迅速調整部署,以汨羅江南岸為目標,對北潰之敵實施追擊。10月2日起,中方第二十五師自上杉市經金井北追日軍奈良支隊至雍瓦江,然後一部往平江,另一部經浯口往長樂街方向推進。第一九五師則經福臨鋪向北追殲日軍第六師團。自湘陰和沿粵漢鐵路南犯之第三師團上川支隊和第六師團一部,一度推進到三姐橋以南的橋頭驛、霞凝港附近,亦即整個會戰期間距長沙最近之處,此時也分沿湘江東岸和粵漢鐵路向北潰退。至10月5日,中國軍隊已進抵長樂街、新市、歸義、汨羅江之線,收復汨羅江、汨水以南地區,後又渡江向新牆河一線繼續追擊。另外,新編第二十三師一部也向六姓山的日軍發起攻襲,並收復六姓山。
在追擊作戰中,中方起初仍防備日軍的反攻,因而第九戰區司令部要求各部在北進途中分兵佔守各重要地點之陣地。至10月7日和8日,各線日軍均敗退至新牆河以北,分向靖安、崇陽、岳陽方面後撤,潰退之勢已定。撤退途中,日軍“在蒲塘、金井、新市一帶,姦淫擄掠,殘殺我民眾,暴屍盈野,慘不忍睹”。10月10日,中方開始全面追擊,除向敵側後挺進外,各線主力還時而繞過固守據點之敵,實施對日軍主力的超越追擊戰。至10月14日,中方停止追擊。至此,湘北作戰宣告結束。 [1] 

第一次長沙會戰戰爭結果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集中兵力10萬之眾,勞師南征,未能達到殲滅第9戰區第15集團軍的作戰目的,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擊、側擊,部分日軍陷於包圍,損失慘重。日軍承認“此次會戰與南昌、襄東兩次會戰相比,頗有決戰之勢。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日軍在會戰前期,攻勢行動艱苦,在會戰後期,於對方反擊下匆匆撤退,士氣大受影響。此次會戰,日軍傷亡達3萬餘人,中國軍隊傷亡3萬餘人。 [3] 

第一次長沙會戰後世紀念

第一次長沙會戰長沙會戰碑

長沙會戰碑
長沙會戰碑(2張)
長沙會戰碑位於響鼓嶺石亭內,高2.35米,寬1米,花崗岩護框,碑兩面玻璃罩護,碑正面篆刻“長沙會戰碑”五字,碑正反兩面均有文字,記述了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九月,日寇以十八萬之眾,兵分六路會攻長沙,當時國民黨第九戰區全體將士奮起抗日,忠勇用命,人民協同,合圍設伏,取得殲敵三萬的勝利。碑文落款為:陸軍中將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參謀長吳逸志中華民國三十年七月七日。
碑文首段稱:
伊古已來,一戰而決國命者有之矣,未有一戰而繫世界之禍福者也。有之,自長沙會戰始。初,倭寇連陷廣州、武漢,趁勢直趨岳陽,迫長沙。長沙散地焚如棄如,幾為決定之命運。夫長沙失,則湘南湘西並危,桂林、韶關亦皆殆哉岌岌,西南之屏藩盡撤,行都之拱衞空矣。總裁雄斷,立下必守之命,艱鉅之任以付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軍。時,將軍方滅松浦師團於德安萬家嶺,寇焰頓衰,故雖得岳陽而次且不敢遽進。將軍已赴鎮,救死扶傷,勞來安輯,日夜討訓,完備以待。鎮長沙九閲月,寇走頭無路,內閣連倒,妄冀僥倖一逞,以靖其民之厭戰。於是悉其醜類二十萬眾,聯合海空,由贛北鄂南湘北六路來攻。且宣播於世界,刻期十月一日佔領之。驕狂之態,恍如苻堅之視晉人矣。
此碑2011年被公佈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4] 

第一次長沙會戰第九戰區司令部指揮所舊址

位於清風峽愛晚亭西側。1941年12月30日,薛嶽為就近指揮督戰將指揮部從長沙的二里牌搬遷到嶽麓山上的此處,成為第三次長沙會戰最高指揮中心。該指揮所現遺存的部分為防空洞,券頂花崗岩結構,佔地面積30平方米,外門系卯榫門框,花崗岩質地,厚重堅固,門框高1.8米,寬1.5米,高2.2米,深15米,花崗岩券頂,沙石地面。這裏樹高林密,極其隱蔽。1980年代從這裏出土有大量枕木等構件。遺址於2011年被公佈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4] 
參考資料
  • 1.    吳景平;曹振威著.中華民國史 第九卷 上:中華書局,2014
  • 2.    譚仲池主編.長沙通史 現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656-657
  • 3.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中國抗日戰爭史 中:解放軍出版社,2015:402-406
  • 4.    嶽麓山的抗戰遺蹟及紀念建築 -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引用日期2022-11-30]
  • 5.    武月星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叢書 中國抗日戰爭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