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溪湖

鎖定
竹溪湖是一座人工水庫,建在邛崍市南河一級支流竹溪溝上, 距邛崍市區8公里,湖似妝鏡,山如眉黛。竹溪湖處於佛教叢林鶴林禪院與密宗福地盤陀寺之間,有國家級保護文物單位唐代的花置寺摩崖造像等。宋代陸游文同在邛時常遊於此。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於1985年蒞臨,揮毫題寫“竹溪湖”三字,鐫刻在水庫大壩左側石碑上。
竹溪集雨面積1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00餘畝,蓄水量300萬。兼具灌溉、防洪、旅遊、養殖等功能。湖呈掌狀,綠島點綴其間,青山爽朗,綠水清淨,日裏披滿陽光,夜裏綴滿星辰。湖面青波盪漾、遊艇賽逐,岸邊鳥鳴蝶舞,白鷺羣棲,諧和美景令遊人歎為觀止。竹溪湖歷史文化內涵深厚,景緻獨特眾多,實為休閒旅遊觀光之勝地。
中文名
竹溪湖
地理位置
邛崍市西郊小柏樹村水庫旁 [2]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8:30-17:30
景點級別
AAA級
門票價格
10元
佔地面積
12 km²
著名景點
花置寺
摩崖造像
建議遊玩時長
建議3小時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四川省成都市

竹溪湖發展歷史

竹溪湖
竹溪湖(5張)
竹溪湖位於縣城西郊白鶴山一側,離城8公里,白鶴鄉小柏樹山溝裏。為國家AAA級旅遊區。
1979年4月曆經5年建成蓄水庫,面積達542畝,蓄水300萬立方米。
隨着旅遊帶來的發展,在1983年後在大壩、湖心島等地方修建了樓台亭閣等設施對外開放,取名曰"竹溪湖"。
曾任國防部長的著名書法家張愛萍來邛遊覽了竹溪湖後欣然揮毫,現竹溪湖大門上的"竹溪湖"三字為張愛萍手筆。
"竹溪"二字由來,是當地俗名"竹溪溝";二是宋代詩人、臨邛郡守張方在竹溪湖的積翠巖上刻有五尺直徑的楷書"竹溪"二字。

竹溪湖主要景點

龜島、蛇島、玉兔洞、仙女洞、回沓壁、陰陽巖、花石山、象鼻山、寒谷孤島等 [1] 
竹溪溝上有古石橋,東岸有植之芳所題"竹溪橋"石碑。
由於這裏山清水秀,翠谷幽深,峯巒竟秀,兩宋文人陸游、魏了翁等常作"竹溪一日遊"而蜀中揚名。
竹溪湖
竹溪湖(7張)
沿着山麓濃蔭叢中蜿蜒的石梯登上大壩,壩上建有遊廊。晶瑩碧澄的湖水從大壩上翻滾而下,飛珠濺玉,如霧如煙,氣象萬千。
浩瀚的湖面波光粼粼,五條如手指般的溝峽曲折延伸,深達10裏。湖畔山丘擁翠,古道緣巖,山上松竹參差,古構臨虛。
水間鳥鳧徘徊,錦鱗追影。湖周羣峯環抱,青山染黛,水綠於藍。
湖邊山岩刀削斧劈般形成峭壁,象牛、象馬,似象、似兔,百態千姿。
盪舟於湖中,山回水轉,纖細畢呈。遊人盪舟於湖,恍若凌虛而行。
竹溪湖
竹溪湖(4張)
北宋魏子翁遊竹溪有詩:“山中之奇觀,變態紛襞積。或劃然以舒,或蒙然以密。或嫵如修眉,或如巨跡。或鷙鳥將搏,或游龍借出。一目百奇怪,隨景發詩癖。”
竹溪湖的湖心半島上,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花置寺摩崖造像,鑿於唐代貞元十四年(798)。
現存四龕,即立佛龕、千手觀音龕、淨土變龕、千佛龕。頗具中國佛教早期造像的莊重、雄渾、豐滿諸特徵。
衣飾簡樸,柔薄輕快,線條流暢,氣勢磅礴,比例勻稱,佈局嚴謹,刀法遒勁園熟,被專家們評價為唐代摩巖造像中罕見的精品。
距竹溪湖兩華里的王石盤村,在那鬱鬱葱葱的竹林叢中棲息着成千上萬只白鷺,有空中飛翔的、水邊覓食的、相互追逐嬉戲的。真是悠然自得,情態萬千。還有珍貴的丹頂鶴,遊人到此,無不稱奇而迷醉忘返。
竹溪湖
竹溪湖(4張)
景區主要由三塊湖泊及無數小島組成,遊客可以划船或坐快艇在湖上游玩,也可欣賞景區內的唐代千佛岩石刻,在湖邊小坐,品茶對弈當然也是至高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釣魚愛好者還可在湖內隨意垂釣,釣上來的魚兒自己拿走,不取分文。

竹溪湖旅遊信息

自駕線路: 成温邛高速----邛崍高速路出口下----邛崍市城北幹道----邛崍市西橋----邛崍白鶴鎮轉右----竹溪湖景區
乘車線路: 成都市新南門車站乘車-----邛崍車站-----車站門口打出租車或包乘小公共汽車到竹溪湖風景區

竹溪湖特色美食

竹溪湖
竹溪湖(3張)
竹溪湖的湖魚雖然是常見的花鰱、草魚、鯉雨、鯽魚,但由於是天然放養,肉質非常鮮嫩,據此製作而成的各種佳餚特別可口,另外,鮮竹筍、野菜等也是一大特色。
難得的是,菜價非常合理,僅相當於成都市內普通餐館的價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