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清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上海市歷史學會會長)

鎖定
1964年10月生於四川。1998年於復旦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常務副主任、上海市歷史學會會長, [1]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中文名
章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瀘州
出生日期
1964年10月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職    業
教師
性    別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章清人物經歷

章清,男,1964年出生於四川瀘州,1982年進入復旦大學歷史系。1989年獲得碩士學位,1998獲得博士學位,現在為復旦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外現代化研究中心專職研究人員,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人員。

章清研究方向

中國近代學術史、文化史、思想史。

章清主講課程

史學導論。
本課程由姜義華教授所開創,完成該課程最初的大綱設計;並主持《史學導論》教材的撰寫及修訂。在他的領導下,2001年《史學導論》列入教育部“十五”教材建設規劃,獲得了新的建設起點。2003年該教材出版了修訂本,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課程最初由姜義華教授講授,上世紀90年代以來則主要由章清教授講授。兩位教授學術功底深厚,教學上深入淺出,而在方法上又能不斷推陳出新,在歷屆聽課學生中很受好評。同時,“史學導論”課程作為復旦大學歷史系的重 要課程,一直注意培養青年教師。目前,本課程的梯隊建設工作已經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講授過程中吸收青年教師參與項目的工作,已初步培養了接續本課程講授 工作的青年人才。
本課程經過長時間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在教學上具有別具一格的創新教學方式。一般意義上的史學導論,大致選取歷史編纂學歷史文獻學、史學方法論、歷史認識論以及史學史的角度來討論問題,而這門課程主要選取“典範”(paradigm)的角度來討論。現任主講教師章清1989年留校以來,即擔任着《史學導論》課程的教學工作。經過多年的課程建設,課程內容較之以往已有較大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將有關研究成果及時反映在教學內容中。
學術講座:《全球化與本土化張力下的文化創新》。

章清學術任職

2013年入選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中國史組委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歷史學科組副主任委員。 [1] 
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任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副會長。 [2] 
曾任上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9年4月,當選上海市歷史學會第十五屆理事會會長。 [3] 
2023年5月,當選上海市歷史學會第十七屆理事會會長。 [4] 
2023年9月24日,當選中國教育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5] 

章清獲得榮譽

主講的課程《史學導論》2008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2003年被評為“上海市教學名師”,2005年列入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交流計劃”。 [1] 

章清主要貢獻

章清專著

1、《亭子間:一羣文化人和他們的事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胡適評傳》,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2014年。
3、《殷海光》,台灣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4、《胡適學術文集·中國佛學卷》(合作)中華書局1998年。
7、《思想者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8、《學術與社會——近代中國“社會重心”的轉移與讀書人新的角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9、《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上下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10、《“胡適派學人羣”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修訂本),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

章清論文

1、《晚清中國西學書籍的流通——略論<萬國公法>及“公法”的“知識複製”》,《中華文史論叢》2014年第3期。
2、《清末西學書の編纂にみえる西洋知識の受容》,收入《東アジアにおける近代知の空間の形成》,日本東方書店2014年。
3、《“碎片化的歷史學”:理解與反省》,《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
4、Interpreting “liberty”: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ideas,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Vol.5 No.1,2011.
5、《“公共輿論“——中國自由主義の表現と實踐》,收入村田雄二郎編《リベラリズムの中國》,日本東京有志社2011年。
6、《中國自由主義的“正名“——戰後自由主義的浮現及其意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7、《“界“的虛與實:略論漢語新詞與晚清社會的演進》,《東亞文化交涉研究》別冊第7號,2011年3月,日本關西大學。
8、《五四思想界:中心與邊緣》,《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9、《晚清中國闡述“亞洲”所延續的“歷史記憶”》,《亞洲研究》第5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10、《“歷史研究的單位”——專門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收入《過去的經驗和未來的可能走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11、《晚清西學彙編與本土響應》,收入《跨越空間的文化——16-19世紀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相遇》,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12、《中國現代學科的形成:歷史的維度——以晚清出版的西學彙編資料為中心》,日本《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2009年第4號。
13、《中國現代思想史における「自由主義」》,日本《近きに在リて》2008年第54號。
14、《중국의자유주의——1940년대중국자유주의 ‘담론’의지식사회학적분석》,韓國《大東文化研究》2008年第65號。
15、“Zwei Formulierungsweisen für einen Befund: Hu Shi über die chinesische Kultur,in Michael Lackner (ed.), Zwischen Selbstbestimmung und Selbstbehauptung, Baden-Baden: Nomos,2008.
16、《重塑“中國歷史”——學科意識的提升與“專門史”的書寫》,《學術月刊》2008年第3、4期。
17、《“國家”與“個人”之間——略論晚清對“自由”的闡釋》,《史林》2007年第3期。
18、《民初“思想界”解析——報刊媒介與讀書人的生活形態》,《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9、《“策問”與科舉體制下對“西學”的接引——以〈中外策問大觀〉為中心》,台灣《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58期,2007年12月。
20、《“採西學”:學科次第之論辯及其意義——略論晚清對“西學門徑”的探討》,《歷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1、《中西曆史之“會通”與中國史學的轉向》,《歷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2、《“學術社會”的建構與知識分子的“權勢網絡”——〈獨立評論〉羣體及其角色與身份》,《歷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3、《“普遍歷史”與中國歷史的書寫》,收入《新史學:跨學科對話的圖景》上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24、《“策問”中的歷史——晚清中國歷史記憶延續的一個面向》,《復旦學報》2005年第4期。
25、《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與中國社會的重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26、《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代際意識”的萌生及其意義》,收入《近代中國與世界》上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27、“Provinces, Professions and Classes: The Emergence of Group Power in Moder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No.3,2003.
28、《省界、業界與階級:近代中國集團力量的形成及其困局》,《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4期。
29、《自由知識分子關於社會主義的歷史圖景》,收入《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
30、《中國自由主義“傳統”系譜的建構》,收入《自由主義與中國傳統》,香港中文大學2002年。
31、《傳統:由“知識資源”到“學術資源”——簡析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的失落》,《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32、《近代中國留學生髮言位置轉換的學術意義——兼析近代中國知識樣式的轉型》,《歷史研究》1996年第4期。
33《“五四之子”:文化養成與文化立場》,收入《現代西方自由與中國古典傳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現代中國政治文化形成的計量研究》(合撰),《近代史研究通訊》第28期,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35、《意識形態與文化重建——胡適與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化》,《胡適研究叢刊》第2輯,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
36、《從歷史看本土與“域外”的對話》,《二十一世紀》總第34期。
37、《傳統作為“知識資源”的失落》,《二十一世紀》總第56期。
38、《胡適派學人羣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的趨向》,《史林》1998年第1期。
39、《殷海光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湖北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又收入《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年。
40、《尋求秩序與意義:現代中國社會變遷中的自由主義》,收入《中國社會變遷:反觀與前瞻》一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41、《中國自由主義:從理想到現實》,收入《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42、《自由主義:啓蒙與民族主義之間》,收入《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43、《自由主義兩代人:胡適與殷海光》,《二十一世紀》1992年總第8期。
44、《自由主義與“反帝”意識的內在緊張》,《二十一世紀》1993年總第13期。
45、《胡適與現代中國學術轉型》,《復旦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