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竇家窪村

鎖定
民風淳樸,厚德載物!竇家窪東臨東城經濟開發區,西靠碧波盪漾,清澈見底的彌河,南接松濤如林,錦繡滿園的朐山,北面是臨朐縣體育場,隸屬於臨朐東城街道辦事處的管轄 !竇家窪村歷史悠久,文化氛圍甚濃。至若現代,竇氏家族也湧現出許多才俊英傑。中共臨朐縣委第一任書記竇長祥(于傑),對發展壯大臨朐早期黨的組織,組建抗日武裝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任黑龍江省副省長、黑龍江省委書記處書記、為黨的事業奮鬥一生,鞠躬盡瘁。竇來庚自幼尚武,擅長拳術,曾任山東國術館副館長,國民軍義勇隊隊長、保安十七旅旅長,在與日寇激戰中,英勇殺敵,壯烈犧牲。還有華東野戰軍一級戰鬥英雄竇玉忠、革命烈士上校竇中玉……
中文名
竇家窪村
別    名
竇家窪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朐縣
地理位置
山東省臨朐縣

竇家窪村地理位置

位於彌河東岸臨朐縣城東城區,西距舊城區1.5公里。濰(坊)臨(朐)公路從村北橫貫,東(營)紅(江蘇紅花埠)公路(外環)自村東縱穿。東臨東城經濟開發區工業園,西靠碧波盪漾,清澈見底的彌河,對岸是城關街道粟山、興隆、三元、太平等村,南接松濤如林,錦繡滿園的朐山,北面是臨朐縣體育場。

竇家窪村歷史文化

竇家窪村竇氏歷史

我竇姓起源古老,遠祖始於夏朝,是大禹之後,少康傳人,據東漢《風俗通義》和宋代《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夏朝第五任國君相(大禹曾孫)在位執政時,遭“有窮氏之難”。相妃後緡方娠,“逃出自竇”,奔歸孃家有仍國,生下少康。後來,“少康中興”,恢復夏朝。少康有兩個兒子,大兒杼繼承君位及姒姓,二兒龍留居有仍,受賜姓竇,世代相傳。姓氏起因很多,竇姓起因緣於紀念“逃出自竇”這一歷史事件。竇龍是我竇姓始祖,竇氏裔孫都是龍的傳人。有仍,在今山東濟寧,是我竇氏的第一發祥地。
竇氏的誕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子孫不斷繁衍播遷,徙居四方,遍及中華大地。
從遠古走來,竇姓家族歷經滄桑,在大唐時期,竇姓發展成為望族大姓。曾出現過四位皇后,七位宰相,家世顯赫,諸多皇親國戚,文臣武將,名揚天下,彪炳史冊。竇姓先祖,對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東漢時期疆域的擴大,盛唐經濟文化的發展,都發揮過重要的作用,產生深遠影響。五代時期,漁陽(今天津薊縣)竇燕山“教五子,俱名揚”成為中華教育的楷模。由於這些歷史文化名人的效應,在宋朝編纂的《百家姓》中,竇姓被排在第三十九位,位居前列。
明朝初期是大移民時代。由於元朝末年戰亂頻仍,災疫不斷,中原魯豫一帶,人口驟減,土地荒蕪。明王朝建立後,為鞏固政權,發展經濟,從山西、河北人口稠密的地方向中原大規模移民。竇姓一族世居燕山,在洪武年中,兄弟三人自燕山腳下山海關遷來山東,散居青萊間。一支思忠公赴平度,一支思孝公來臨朐,一支思道公入諸城。兄弟三人相約皆居城東,以便日後尋訪探視。遷臨朐者思孝公即我臨朐竇姓開基祖也。思孝公在縣城東廓、彌水東岸,朐山北麓立村竇家窪,墾荒置業,種植耕耘,繁衍生息,瓜瓞連綿,迄今已六百餘年,傳二十六世,凡兩萬餘人。
竇氏在臨朐,歷四五代後漸成彌東巨家。臨朐竇姓在發展進程中,形成鮮明傳統,務農為本,忠厚傳家,崇文尚武,重教明禮。崇文者,詩禮繼世,教書授業,代有名師。或傳知識薪火於鄉野,或播文化種子於民間。其精神創造匯入浩蕩的彌河文化中。尚武者,身懷絕技,武功高強,保家衞國慨然以赴,擒賊擊寇置生死於度外,英勇壯烈。居鄉為士紳者,大都勤儉持家,扶貧濟困,樂善好施。在朝從政者,多公正廉明、勤政愛民之士。鄉賢名流輩出,載入臨朐縣誌者就有十餘人。明正德二年舉人慶祖,官授衡王府審理。於朐山開義學,從遊者百餘人。嘉靖四年大飢,他邀人出粟賑濟,“全活四百餘家”。十世廷宰祖身體魁梧,勇武超羣,康熙年間邑有響馬毛包聚眾搶掠,危害百姓,官兵不能御,廷宰祖慨然前往力擒賊首,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乾隆五十一年舉人十五世景燕祖,“天姿英毅、早歲負奇氣”,先後“升順天府南路同知”、“知滄州”,以“善捕盜匪,嚴治豪暴”、“公正廉能”名噪一時。曾有匪黨供辭“畏竇同知,三年不為盜”之語在江湖上流傳。乾隆四十五年舉人十四世作相祖,教授裏中,門下士皆經明行修,以甲科致通顯者眾。“鄰里爭訟,得作相一言之解,與人言必導以善,人皆敬憚之”。所著《臨朐鄉賢考》及碑銘誄記數十篇,傳誦一時,惜哉失傳。
至若現代,竇氏家族也湧現出許多才俊英傑。中共臨朐縣委第一任書記竇長祥(于傑),對發展壯大臨朐早期黨的組織,組建抗日武裝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任黑龍江省副省長、黑龍江省委書記處書記、為黨的事業奮鬥一生,鞠躬盡瘁。竇來庚自幼尚武,擅長拳術,曾任山東國術館副館長,國民軍義勇隊隊長、保安十七旅旅長,在與日寇激戰中,英勇殺敵,壯烈犧牲。還有華東野戰軍一級戰鬥英雄竇玉忠、革命烈士上校竇中玉……
此皆我竇氏家族傑出代表。其道德文章,品行襟懷,精神追求,令人敬仰。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優秀傳統正被繼承和弘揚着。在當代,我竇姓家族湧現出一批中青年佼佼者,不論在家種植畜養,興辦實業,教書育人,抑或在外從文從政從醫從工從商,都勤懇有為,多有所成,為報效祖國振興家聲做着積極貢獻。
(來源:中華竇氏網 | 作者:竇彥禮 )

竇家窪村竇氏家譜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載國家興衰發展,譜記家族源流派衍。有史則可鑑往開來,有譜則能承前啓後。夫史,譜其意一也。由是觀之,譜牒之有,所關大矣。
我族先輩有識之士歷來重視家譜文化,修譜護譜代代相傳。雖歷經戰火兵焚和動亂浩劫,譜本仍保存完好。
老譜《竇氏族譜》初修於乾隆十年(1745),先由十世祖廷宰、廷卿兄弟初議,後經十一世珙祖和十二世鋐如祖草創。乾隆十八年(1752),文淵祖重修。時任浙江學政、後任左都御史的諸城思道公十三世傳人竇光鼐丁憂在家,親赴竇家窪村“專以譜志為叮囑”,叮囑同世兄弟文淵修好家譜,並議定重修家譜之體例。此後經十四世作相祖、十五世昭煊祖、十七世儒慎祖等相繼續修。除以上間祖譜外,現存譜本還有六世強祖支譜、輝祖支譜、七世雲鵬支譜、十二世彥嶺祖支譜、八世亮祖支譜、六世鏜祖支譜、七世卻祖支譜、七世文表祖支譜、十一世芳聲祖支譜。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族進行了一次續譜活動。當是時,生活條件極為艱苦困難。但為了家族文化傳承和世系接續,前輩賢明毅然決定修譜。此次修譜規模頗大,影響廣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解決了諸多歷史遺留問題。特別從田村、盧家莊子祖塋中挖出年久沉地的祭石,考證出老譜失載的自始祖以下一至五世先祖之名諱與世系圖譜,為本次纂修總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觀老譜,特別是間祖支譜,可謂典範的家譜稿本。體例完備,世系清晰,家傳簡明生動,文筆流暢嚴謹,書寫端莊工整,有極高的文獻價值。為考證先祖歷史和研究明初山東移民提供了重要史料。老譜與續譜相合,匯成完整譜牒。總譜的修纂與保護留傳,實是我家族之大幸,也是今日濰坊譜牒文化之大幸。
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受盛世修志影響,一些地方開始“盛世修譜”。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我族各支各地陸續出現一批修續族譜熱心之士,並醖釀纂修總譜事宜。乘借全國全省竇氏歷史文化家族發展史研討會召開的東風,我族人的孝子仁人之心怦然而動。在村委會主任文標的支持下、在明智族人的資助下,把纂修臨朐竇氏總譜提上了議事日程。大家自發組織起來,成立編纂委員會,義務承擔起來。此次修譜旨在修一本總譜,工作量之大,任務之艱辛超過以往。為摸清我族人居住分佈情況,編委會成員不辭艱辛,跑遍全縣八十餘個村莊,省內近二十個縣市區,邊發動邊尋訪邊記錄。尋支譜、探墓碑、訪族人、稽堂折,行程幾千公里。
為了充分發動各地族人掀起續譜高潮,於二〇〇六年正月二十二日,舉行了一次隆重集會。會上提出這次修譜的目標是纂修一部完整的、系統的《臨朐竇氏族譜總錄》,目的是“敬宗睦族,不忘本源,揚我竇氏美德,振我竇氏家聲”。隨後,於二〇〇六年農曆三月初六在竇家窪祖塋舉行了一次傳統的祭祖活動,修譜聚會與祭祖活動,凝聚了族人親情,激發了修譜熱情,有力地促進了修譜工作進程。
在尋訪蒐集大量史料、口碑基礎上,纂寫成員進行精心梳理、辨析,力求做到一切有據可信,有來歷、有憑藉。在編纂過程中,字斟句酌,反覆推敲,幾易其稿,歷時三年,終成巨冊。
這次纂修總譜有以下族人歸入臨朐竇氏祖懷:平邑費縣支、沂南王泉村支、沂水趙家樓、大橋支、蔣峪街支、蔣峪蒺藜溝子支、九山鎮山東村大小花龍潭支、寺頭丹崮郭泉支、高垣牆兩嶺支、後馬陵支、博山天津灣郭莊支、青州夏莊支、壽光東劉營支,他們有的失譜年久,不知從哪裏來,不知祖宗是誰,此次修譜使他們得以認祖歸宗,了卻心願,解除困惑,實是可喜可賀。
尚餘遺憾的是在百公里之外,特別是早年遷居山西、東北地區者,因久已失去聯繫而未嘗入譜,期冀後輩賢良能完成此大業。
總譜是集大成者,匯眾支系於一譜,內容宏博,史料翔實,世系清楚,家傳簡明。與老譜相比更具現代特色。(比如,將女性也列入譜系的記錄範圍內)可以説,這是用現代人的眼光修纂的具有時代特點的一本總譜,是一部可信可傳的總譜,有着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一譜在手,可知竇姓六百餘年起伏興衰,展譜在目,可知竇姓先賢鄉能祖傳家風。
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説過:“尋根覓本,追源探流,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由宗族的團結擴大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妥加應用。”
修譜是一件功在當今,惠及子孫的偉業。現在修譜除傳統功能意義外,我想對創建和諧家庭、和諧村莊與和諧社會,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對為修譜、護譜做出貢獻的先輩,對新修總譜出資助力的鄉賢,深表感謝。
有譜,就有老根,不管走至多麼遠,總能找到迴歸故里的路徑,不管傳到多少代,都能尋着連通祖懷的脈絡。
根深者葉茂,源遠者流長。具有悠久歷史的我竇姓家族,定能與時俱進。願我竇氏子孫,仰先祖厚德,承先賢遺風,自強不息,奮發有為,攜手並進。和諧發展,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朐山巍巍,彌水泱泱;竇氏子孫,世代永昌。 (來源:中華竇氏網 | 作者:竇彥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