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竇長祥

鎖定
于傑(1917—1971.12)原名竇長祥,曾用名竇少清。出生于山東省臨朐縣辛寨鄉東黑窪村的地主家庭。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在吉林省曾任吉南地委副書記、土改工作團團長等職。 [1] 
中文名
竇長祥
別    名
竇長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1971年12月

目錄

竇長祥人物簡介

于傑7歲時在本村上小學。1932年7月考入省城文廟高等小學讀書。1934年考入濟南鄉村師範學校。1935年,在進步同學的幫助和引導下,他參加了學生救國聯合會(後改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任民先隊長。1936年3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人黨後,任黨小組長和“民先”分隊長。1938年9月,中共臨朐第一屆縣委在瑞莊成立,他任縣委書記。同年12月,縣獨立團成立,他兼任獨立團政委。1939年2月,入中共山東分局黨校學習。結業後,留黨校工作,先後任支部書記、民運科長、總支書記兼組織科長。1941年,調任魯中區委黨校總支書記兼組織科長,後任山東魯中區黨委蒙山工委書記。1942年6月,任山東泰寧縣委書記。1943年,調任魯中區委組織部組織科長,主管幹部和組織發展工作。由於殘酷的鬥爭形勢,他以其驚人的記憶力把所管幹部的檔案材料都記在腦子裏,被譽為“活檔案”。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隨山東干部大隊來到東北。東北局組成30餘人的土改工作團,他任團長。他率領工作團先後深入黑龍江省密山、雞西、林口等地搞減租減息,反奸清算鬥爭。1947年2月,任合江省勃利地委副書記。1947年7月,調吉林省吉南地區任土改工作團團長兼吉南地委副書記。他認真學習東北局《關於新收復區工作的指示》,並率工作隊到磐石縣東富區搞土改試點。他在東富區工作僅20天,就打開了工作局面,並總結了土改試點工作經驗。隨後,在21個自然村屯中開展60多次鬥爭會,分配100多頭牲口,500多間房子,起出地主惡霸1萬萬元(東北舊幣)的浮產及反動武裝的武器,處決了6個罪大惡極的惡霸。同時,組織了農會、民兵、自衞隊,並建立了村政權。1947年11月,他率工作隊從東富區轉到明城與煙筒山區,同時開展這2個區的土改工作。隨着新區的不斷擴大,磐石的呼蘭、東富、黑石、細林等區聯成一片,吉南新區開展全面的土改鬥爭,直至1948年初,土改運動基本取得勝利。在土改運動中,他善於總結經驗,並及時寫報告向省委和東北局彙報工作,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合理化建議,供領導決策參考。同時,他還寫了許多經驗性的文章,刊登在當時的《吉林日報》和《東北日報》上,為土改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1948年3月,他調東北局任組織部組織科長。1950年12月,他隨志願軍赴朝鮮前線,任志願軍後勤部巡視員。1951年3月,他回國調松江省任省委常委兼秘書長,後任松江省政府副主席。1954年,黑龍江、松江兩省合併為黑龍江省,他任副省長、省委常委兼農工部長。1960年11月,任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處書記,主管農村工作。
“文化大革命”初期,他被“造反派”批鬥,並戴上“修正主義分子”帽子,橫加迫害。1970年,任黑龍江省革委會副主任。1971年8月,任省委書記。
1971年12月20日,于傑在參加全國計劃會議時,因急性心肌梗塞而病逝於北京,終年54歲。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吉林黨史人物傳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06,第4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