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稻褐飛蝨

鎖定
稻褐飛蝨,昆蟲名,為同翅目飛蝨科褐飛蝨屬的一個物種。分佈於中國廣大地區,北起吉林,沿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至甘肅,西向由甘肅折入四川、雲南、西藏。
中文名
稻褐飛蝨
拉丁學名
Nilaparvata lugens(Stal)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同翅目
亞    目
頭喙亞目
飛蝨科
褐飛蝨屬
稻褐飛蝨
分佈區域
吉林、沿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四川、雲南、西藏

稻褐飛蝨形態特徵

稻褐飛蝨(圖1) 稻褐飛蝨(圖1)
成蟲長翅型體長4~5mm,體黃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上具明顯的3條凸起縱線。短翅型體長3.5~4mm,與長翅型相似,但翅短,長度不達腹部末端。卵初呈絲瓜形,後呈彎弓形,10~20粒排列成行,前部單行,後部擠成雙行,卵帽略露出產卵痕。若蟲初孵時淺黃白色,後變褐色,近橢圓形。5齡若蟲體長3.2mm,腹部第3、4腹節背面各生1個白色“山”字形紋。前翅芽伸達腹部3~4節處,前後翅芽的尖端十分接近。 [1] 
稻褐飛蝨(圖2) 稻褐飛蝨(圖2) [2]

稻褐飛蝨消長規律

稻褐飛蝨危害圖(圖3) 稻褐飛蝨危害圖(圖3) [3]
海南年生12~13代,世代重疊常年繁殖,無越冬現象。廣東廣西福建南部年生8~9代,3~5月遷入;貴州南部6~7代,4~6月遷入;贛江中下游、貴州、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5~6代,5~6月遷入;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東南部、江蘇安徽南部4~5代,6~7月上中旬遷入;蘇北、皖北、魯南2~3代,7~8月遷入;35。以北的其它稻區1~2代,也於7~8月遷入。中國廣大稻區主要蟲源隨每年春、夏暖濕氣流由南向北遷入和推進,每年約有5次大的遷飛行動,秋季則從北向南迴遷。17℃以下卵歷期17天以上,23~24℃9天,27~30℃7~8天。若蟲24~26℃歷期為15~16天。短翅型成蟲屬居留型,長翅型為遷移型。羽化後不久飛翔力強,能隨高空水平氣流遷移,春、夏兩季向北遷飛時,飛行高度1500~2000m,空氣濕度高利其遷飛,飛行起始温度18.2℃左右。成蟲對嫩綠水稻趨性明顯,雄蟲可行多次交配,24~27℃時,羽化後2~3天開始交配,每雌平均產卵200~700粒,水稻生長期間各世代平均壽命10~18天,田間增殖倍數每代10~40倍。成、若蟲喜陰濕環境,喜歡棲息在距水面10cm以內的稻株上,田間蟲口每叢高於0.4頭時,出現不均勻分佈,後期田間出現塌圈枯死現象。水稻生長後期,大量產生長翅型成蟲並遷出,1~3齡是翅型分化的關鍵時期。各稻區由於耕作制度的改變,水稻品種相當複雜,生育期交錯,利於該蟲種羣數量增加,造成嚴重為害。該蟲生長髮育適温為20~30℃,26℃最適,長江流域夏季不熱,晚秋氣温偏高利其發生,褐飛蝨遷入的季節遇有雨日多、雨量大利其降落,遷入時易大發生,田間陰濕,生產上偏施、過施氮肥,稻苗濃綠,密度大及長期灌深水,利其繁殖,受害重。 [1] 

稻褐飛蝨防治方法

(1)做好測報工作,搞好遷入趨勢分析,種植時統一規劃,合理佈局,減少 蟲源。
(2)加強田間肥水管理,防止後期貪青徒長,適當烤田,降低田間濕度。
(3)選育推廣抗蟲豐產品種,防止褐飛蝨新生物型出現。如中國雜交稻汕優6號,在褐飛蝨生物型I的地區受害輕。此外,可因地制宜選用湘早秈1號、3號,廣優青,七桂早25,威優35,Ⅱ優46,D優64,威優64,南京14,揚稻3號,水源290,秀水620等抗蟲品種。
(4)保護利用天敵。
(5)在若蟲孵化高峯至2~3齡若蟲發生盛期,及時噴灑2.5%撲蝨蚜可濕性粉劑或25%撲蝨靈可濕性粉劑,早稻、早中稻、晚稻田每667平方米0~30g,遲中稻田50g,或10%多來寶懸浮劑50~100ml,也可用10%一遍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667平方米用藥10~20g、對水60kg),1~30天防效90%以上,持效期30天。此外,用80%殺蟲單粉劑35~40g,早期防治效果優於葉蟬散,且可以兼治其它害蟲。提倡施用20%康福多濃可溶劑,每667平方米6~8ml或40%滅抗鈴乳油30~40g,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g防治稻飛蝨,兼治葉蟬薊馬。也可選用75%蝨螟特可濕性粉劑(殺蟲單加噻嗪酮)650g/hm防治飛蝨,兼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