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程希孟

鎖定
程希孟(1901-1976),字次敏,江西省撫州市南城人。1918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系。1924年公費出國就讀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1926年9月,轉入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第二年,在巴黎出席國民黨駐歐各支部代表大會時,結識許德珩,併成為摯友。1928年,公費留學停辦返國,在上海大陸大學、復旦大學任教,併為北新書局譯書。 [1] 
1930年,得到江西省教育廳留學公費,再度赴倫敦大學經濟學院就讀。1933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即赴香港與李濟深、陳銘樞會合,同往福建與蔣光鼐、蔡廷鍇一起醖釀發動福建事變,並在“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中任文化委員。後因事變失敗,退隱香港,與方振武同赴意大利、瑞士、法國、英國參觀訪問,並隻身赴蘇聯考察。 [1] 
“七七事變”後,與許德珩奔赴晉、冀、魯、贛等地,動員國民黨地方勢力派參加抗日。1938年,被選為國共合作的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連任第二、三、四屆參政員,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和外交部兼職。1947年,以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顧問身份,參加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工作。 [1] 
1949年,他在紐約參加進步學生舉行的新中國建立慶祝晚會。拒絕國民黨政府要他去台灣的要挾和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以去加拿大旅遊為掩護,於1950年5月轉道回國。 [1] 
1952年6月,被安排到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室工作,後任該室主任。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宣傳部副部長,中國國際委員會顧問。 [1] 
本    名
程希孟
次敏
出生地
江西省南城縣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倫敦大學

程希孟人物生平

程希孟,字次敏。幼年從父家讀,父母雙亡後由長兄希文撫養,先後就讀於臨川第八中學和南昌第一中學。1918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改名為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學習期間受到“五四”新文化的薰陶。1922年畢業,受聘於師大附中及女高師附中任教。 [2] 
1923年,程希孟考取公費留美,次年出國,先後就讀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1926年9月,轉入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是年底,經馮壽、莫耀2人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任國民黨倫敦通訊部宣傳委員。1927年,在巴黎出席國民黨駐歐各支部代表大會,認識了當時在巴黎勤工儉學的江西同鄉許德珩,並結為摯友。1928年7月,公費留學停辦,程希孟輟學返國。先後在上海大陸大學及復旦大學任教,併為北新書局譯書。 [2] 
1930年,江西省教育廳恢復了程希孟的留學公費,他再度赴倫敦大學經濟學院就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共黨員何松亭等人的影響下,程希孟夫婦積極參加了中共留英學生的抗日救國活動,聲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10月,應《申報》記者戈公振之邀,赴日內瓦參加了國際聯盟就日本侵華問題舉行的辯論會。年底,結識了“一·二八”事變後赴歐洲考察的19路軍將領陳銘樞,商定歸國後協同開展抗日反蔣鬥爭。 [2] 
1933年春,他的畢業論文《巴貝夫的平等主義》經答辯通過,被倫敦大學授於博士學位。不久,赴香港與李濟深、陳銘樞等聚首,然後同往福州與蔣光鼐蔡廷鍇等會合,醖釀發動福建事變。1933年11月,“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程希孟在新政府中任文化委員。 [2] 
1934年1月,福建事變因蔣介石的武裝進攻和王明的“左”傾關門主義而招致失敗,程希孟悲憤離閩,退隱香港。8月應愛國將領方振武之邀同赴歐洲,先後至意大利、瑞士、法國、英國參觀訪問。程希孟還隻身赴蘇聯進行考察,重新尋求救國之道。 [2] 
1935年6月,程希孟離歐回國,經許德珩推薦,至北平大學法商學院任教,積極支持和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 [2] 
1936年,程希孟、彭道真夫婦作為北平文化界救國會的成員,與徐冰馬敍倫涂長望、許德珩、許壽裳黃松齡張曉梅、曾昭倫、劉尊棋齊燕銘等聯名發表宣言,堅決反對賣國投降,呼籲“全國文化界火速起來,促進全國民眾的抗敵救亡運動”。七七事變後,程希孟進一步投身於抗日救亡工作,先後陪同許德珩奔走於晉、冀、魯、贛等地,代表北平進步文化界或以愛國學者身份,動員國民黨地方實力派閻錫山宋哲元韓復榘熊式輝等參加抗日,並協助熊式輝創辦戰時政治講習所,宣傳抗日,培養幹部。 [2] 
1938年7月,國共合作的國民參政會在武漢成立。程希孟經陳銘樞等推薦,被遴選為參政員。此後歷任該會第二、三、四屆參政員。在此期間,程希孟還參加了一些外交學術團體的活動,發表過數篇論述中國抗戰之國際意義的論文,翻譯出版了《歐洲外交透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後果》等書。1942年春,出任中國文化服務杜出版部總編輯,負責主編《青年文庫》等。 [2] 
抗戰勝利前後,程希孟除參加國民參政會活動外,還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和外交部兼職。 1947年,他被任命為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顧問,攜眷赴美,參加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工作。1949年4月國共和平談判破裂,周恩來向國民黨政府駐外人員發出了投身人民解放事業的號召。程希孟得知這一消息,積極響應,先後委託回國友人舒舍予(老舍)、王作民,並致函國內朋友許德珩等,請他們向黨和政府轉達自己歸國的意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程希孟不顧自己的身份,攜眷參加了紐約中國進步學生舉行的慶祝晚會。國民黨外交部隨即解除了他的顧問職務,並電令回部。程希孟拒絕去台灣,毅然與蔣介石集團決裂。 [2] 
不久,程希孟接到許德珩的回函,得悉周恩來總理對自己的回國要求表示歡迎,即着手安排回國事宜。他衝破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終於在1950年5月中旬,以去加拿大旅遊為掩護,轉道回國。 [2] 
回國後,程希孟目睹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由衷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於1951年12月11日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我如何回到了祖國》一文,決心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努力工作。1952年6月,他被安排到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室工作。後任該室主任。負責研究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活動和西方國家的經濟情報等,數次出國參加經濟貿易會議。他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宣傳部副部長。臨終前,是中國國際委員會顧問。 [2] 

程希孟後世紀念

程希孟逝世後,有關方面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姚依林、許德珩、嚴濟慈周培源等參加了葬禮,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紀念堂。 [2] 
參考資料
  • 1.    楊忠民,段紹鎰主編;中共撫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撫州市地方誌辦公室.撫州人物.北京:方誌出版社,2002:141-142
  • 2.    南城縣誌編纂委員會.南城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