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程小琪

鎖定
程小琪,1955年出生,廣東潮州人,現任羊城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經理,是一名高級記者
中文名
程小琪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5年
職    業
記者
出生地
廣東潮州

程小琪簡介

現任羊城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經理,高級記者。研究生學歷,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現為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策劃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直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作協書畫院副院長、羊城晚報書畫院副院長、廣東潮聯文委會副主任、廣東潮聯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1] 
2011年7月出版個人畫集《當代國畫名家作品研究·程小琪——蓮華清影》(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2年8月至9月在廣東美術館舉辦《荷語——程小琪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12月30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荷語——程小琪中國畫作品展》。本次展覽展出了程小琪近年來創作的40餘幅以荷花為主題的中國畫和運用荷葉皴技法創作的山水畫作品。
近年來,已有《墨荷》《金塘》《書齋有詩意》《我知魚樂》《卷舒開合任天真》《紫氣東來》等一批作品入選參加全國、廣東省、廣州市美展。
作品《荷塘野趣》248cm*124cm紙本設色 2012年創作,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13年1月)
作品《小鴨看叢筆下生》248cm*124cm 紙本設色 2012年創作,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13年1月)
作品《遍寫荷塘不見花》136*206cm 紙本設色 2012年創作,被廣東美術館收藏(2012年8月) [2] 
荷語——程小琪中國畫系列作品
創作寫生

程小琪視頻

程小琪中國畫作品展
視頻鏈接見下文參考資料 [3] 

程小琪評論

程小琪範迪安

程小琪先生的“荷語”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很讓大家高興。因為,第一,應該是首都美術界對小琪先生還有點陌生,通過這次展覽能夠得到很好的交流;第二,這個展覽也是中國美術館迎新年的一個跨年度的展覽,可以讓廣大觀眾來了解和認識程小琪的藝術。我看了展覽之後,我看到了程小琪先生許多年來,在文化工作、文化管理工作之餘潛心筆墨的一種藝術,可以看出來他在創作中投注了對藝術的充分熱愛,對自然的一種情懷。所以,無論是他的荷花還是山水,都能體現出他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熱情,對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發展的一種信心,也擁有文化人的心靈和情懷。我們説見畫首先要見精神,見畫首先要見性情。小琪先生的作品讓人一目瞭然地看到他非常充沛的文化情懷,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荷花是中國非常古老的藝術題材,每個人對荷花的感受、認識和表達都不同,所以構成了中國繪畫表達荷花的千姿百態,有多少種荷花的樣態,就有多少種藝術的風格。程小琪先生經過多年的探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語言特點。比如説他特別關注荷花盛開,滿塘清秀的這樣一種境界。也就是説,他用拓印和線相結合的方法來表達荷花的肌理和各種各樣的姿態,還有把水墨和彩色結合起來,把寫意的和比較工筆勾勒的造型結合起來,所以形成了自己對荷花表達的獨特語言。我想這些探索都是非常有益的,既是屬於自己的,也是屬於我們時代的。中國畫需要做時代的創新,時代的探索。我相信這個展覽對廣大美術同仁和廣大公眾,都是一次有意味的交流。
在中國美術館,是不以題材來邀請藝術家的。荷花是中國非常有傳統的、也是非常多畫家表達的主題和題材,重要的不在於畫了荷花,而在於用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情感來表現荷花,在荷花中營造一種獨特的形式美感。我想小琪先生的荷花作品,也是與自然的對話,通過表達自然來表達自己,通過表達來自然表達他所感受到的這個時代。
有人説,小琪先生不是專業出身,其實,我們很多優秀畫家都不見得是從專業藝術院校畢業,但在自己長期對藝術熱愛的這樣一種動力的支配下,尤其能夠堅持在某一個畫種,特別是某一些主題上潛心用力,他就能夠實現自己作為畫家的表達之夢。繪畫藝術實際上就是表達情感的,只要擁有很廣博的修養,又專門在造型的規律造型的語言方面來長期堅持,都能夠畫出有專業水平,而且非常有個性的作品。藝術實際上是每個人自己情感的表達,我們從程小琪先生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可以看到,他長期以來非常關注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發展,應該説有很博大的文化情懷,與此同時又一直堅持荷花和山水畫。他的荷花是得益於自己長期的深入生活,觀察自然,體悟自然,並且形成藝術表達的一個成果。所以我覺得,他的藝術走到今天,是一個很自然而然的結果。
這些年,隨着廣東經濟社會的發展,廣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在打造文化強省的過程中,推介廣東優秀的書畫藝術,使他們能夠有機會到北京的舞台上,與美術界的同仁見面,與廣大公眾見面,讓廣大公眾瞭解廣東書法繪畫在當代的成果。這次程小琪先生的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我想也是廣東這些年來美術發展的一次亮相,也是程小琪先生許多年來藝術積累和所獲得成果的一次很好的亮相。它既是小琪先生個人的展覽,也可以説是廣東美術的一朵新花。他在荷花的這個主題上堅持多年,近期又畫了些山水,這兩方面的作品彙集在一起,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作為一個南方畫家一種獨特的文化的性格,也可以看到他在筆墨之間很好地表達了南方繪畫比較重水墨與色彩,重造型與書寫這些方面結合的特點。因此,我想這個展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和欣賞的機會。(範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程小琪陳履生

導讀:程小琪所表現出的在形式方面的努力,有可能會帶來傳統繪畫中荷花這一傳統題材的新突破。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中國文人心儀的一個特別的繪畫題材,和梅蘭竹菊一起標明瞭文人理想中的君子品格。古往今來,無數的畫家畫荷花都是想藉此表達胸襟和對君子人格的憧憬。顯然,正因為有了古往今來無數畫家的圖繪,後來的畫家要想在這一類傳統題材內有語言上的突破則很困難,近代以來又有吳昌碩齊白石等一代大師,高山仰止。可是,後來的畫家並沒有因此而止步,他們還是滿懷“代有才人出”的希望,不斷探索創新,希望在前人的道路上趟出一條新的路向,為新時代的藝術發展作出貢獻。程小琪就是行進在這一道路上的探路者之一。
程小琪畫荷和其他畫家在語言和表達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用拓印的方式。雖然拓印的方法在當代並不新鮮,可是,拓印因其對傳統筆墨語言體系的背離,消減了傳統筆墨語言中固有的寫的方式,而改變了中國水墨畫的基本格局,以帶有一種現代意味的形式風格而為傳統水墨帶來新意。
程小琪在這樣一種繪畫方式中,所畫的荷花斑斑駁駁,既有吳昌碩筆墨中的金石趣味,又有傳統筆墨所沒有的那種特殊的感覺。這種拓印的感覺,不僅僅是拓印,使我們看到了他和吳昌碩畫派之間的一種聯繫,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表達荷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從視覺的表達方面來看,程小琪在荷畫之中將拓印方式移植到水墨中來,感覺到非常恰當,接近人們理想中的繪畫表現出的荷花形象,尤其是在秋日的觀感。在這個恰當之中,我們看到他不管是疏還是密,是盛還是衰,不管是中間穿插有飛鳥的靈動,還是一片別無他物的寂靜,皆為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和情趣,都是傳統精神的繼承和發揚。當然,在荷花題材的表現中,因各人對荷花的理解有所不同,其方式方法也是大相徑庭。
程小琪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獨到之處,看到了吳昌碩以來人們強調寫的特色在當代的變異,而這一變異又沒有完全失去傳統的人文精神。程小琪的這種參與、消解傳統繪畫中的寫的特色,使我們看到了當代中國繪畫中表現傳統文人題材中的一種新的努力和新的方向。
毫無疑問,進入到21世紀以來,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面臨着一個新的時代問題,各種各樣的畫家都基於自己的學養和品味去理解和傳承中國傳統繪畫,包括對傳統題材所作出的新的詮釋和新的表現,即使是背離了還在扛着傳統的大旗。程小琪的立場並不鮮明,也不堅定,他沒有為概念所束縛而死拼硬扛,他只是在表達自我。他的表達方式在題材的基礎上使我們看到了具備傳承中國繪畫的一種可能性。雖然,我並不認為他的這種方式是一種完美的方式,可是,他的探索精神則是可圈可點。他有突破前人的勇氣和信心,就決定了他的作為。
在程小琪的多年努力下,他筆下的荷花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既連接傳統審美,又突破傳統規範,他的這種和傳統寫的筆墨相悖的表達方式,基本上難以進入到傳統語彙的體系中,幾乎難為傳統所接受,可是,能否為今天的公眾所接受,這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事關傳統和當代的接受問題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程小琪所表現出的在形式方面的努力,有可能會帶來傳統繪畫中荷花這一傳統題材的新突破。無疑,這種突破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和傳統筆墨之間的距離,甚至相背離,也就表明了在審美和批評上需要有新的基礎相適應。需要看到的是,程小琪在屬於傳統的筆墨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希望在突破之中能夠靠近傳統筆墨的審美要旨。當然,這種努力如何去做到無縫銜接,是一個畫家可能為之要終生去努力、去解決的一個學術課題。
程小琪在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筆墨方面的學術意義是值得肯定的。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展覽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尺幅宏大,畫得比較充盈,營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荷塘的感覺。他在繪畫中所表達的自然生態,或者是追求現實表現的方式,實際上也仰承了傳統。因此,在程小琪的多樣性背景中,又看到他悉心傳承寫的語言方式的一種努力,只不過不是以筆法的功力為基準。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如何去統一它,如何去消解矛盾的不利因素,這也是他貢獻給學術的一個方面。
公眾的認同可能並不在於專業語言的表達,更重要的是形式感帶來的圖像表達的審美認同,以至於所帶來的身心愉悦,這些對他們可能是更為直接的感受,是超於筆墨和拓印這些形式內容之上的。因此,不管從社會價值還是藝術價值方面講,程小琪所畫的荷花都可能進入百花園中。
很顯然,在繪畫語言的創新上,程小琪已經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雖然這條路還不太為人所知道,所熟識,或者説,這條路是否能成為康莊大道,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可以預見的是,程小琪的大膽創新與兢兢業業的專業精神,已為其繪畫的升堂入室開啓了希望之門。隨着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及通過各種形式向美術界展示其繪畫特色,相信會有更多的人關注他,關注繪畫在時代發展中的新的變化,而他勢必也將在不斷的探索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4] 

程小琪梁江

導讀:程小琪的荷語能給我一個相當新鮮的閲讀感覺。“荷語”是他心性和感情之外化,是他以“荷”為承載的“人語”。
荷葉田田,荷是一個人們熟知的很傳統的中國畫題材。歷來畫荷的畫家非常多,從工整到隨意的表達方式很多,有創造力、有藝術個性、有獨特造詣的畫家也很多。所以,要選擇荷這個題材,要畫出自己的藝術風格,能令人信服地表現出個人的特點,那是相當不容易的。
程小琪先生在中國美術館的這個展覽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個展,值得我們認真觀看,領略其中三昧。他的荷花展,題目是“荷語”,在我看來,“荷語”實際上是“人語”,因為這是他通過“荷花”這個載體,講述他對於自然的感悟,對於藝術的認知。這並不是他對於“荷”這一題材的單純的“表現”或“反映”,所以他筆下圖像與自然景物的相似度早已不是判斷他水平高下的尺度。由於他“講述”的方式個性而獨特,“講述”的內容具有新鮮感,其作品就有了個性、獨特性以至個人風格。程小琪筆下的“荷”,單純而豐富,藴含着一種撞擊觀眾心靈的張力。他的作品就體現出與以往以荷為題材所有作品的差異和不重複之處,從而顯現出了他的存在價值。
據我所知,程小琪在文化傳媒行業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又在文物收藏界浸潤多年。他所收藏的香爐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可稱上乘,頗受業界嘉評。在書畫藝術道路上,程小琪雖然沒有進過藝術學院的科班,這對於很多人而言可能是過不去的門檻,但對於程小琪反而成為了他的長處。程小琪自少受潮汕文化薰陶,喜歡塗鴉。一二十年前習畫是在林墉這樣的名家指引下起步,並隨時獲得專業而針對性強的指導。他的起點高,路子正,專業素養豐厚,只要一越過筆墨技巧的瓶頸,便獲得了別人不易得到的藝術“自由”。從程小琪近期的作品看,他創作時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完全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藝術的最高境界,正是隨心所欲,正是在這樣一種得心應手、無拘無束的狀態下,他把歷年積累下來的這種精準的專業眼光,寬博的文化涵養,通過“荷語”這種方式,很自然、自由地表達出來。他有一個文化人的寬廣視野,一種專業眼光連同其文化涵養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這就更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獨特的新內涵。由此,程小琪的“荷語”能給我們一個相當新鮮的閲讀感覺。“荷語”是他心性和感情之外化,是他以“荷”為承載的“人語”。“荷語”即“人語”,斯之謂也。
細看程小琪的荷花題材系列作品,每一張都體現他在作不同的探索。這樣的作品在中國美術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來展出,我想一定會受到見多識廣的北京觀眾的歡迎。程小琪作品前段在廣東美術館展出的時候,羅一平先生曾經提到,他的展覽“只有一個題材,那就是荷花”。而這次晉京來到中國美術館展出,其題材已經變成了兩種,我們可以看到展品中有他的山水畫。他把畫了多年荷花所獲得的技藝,嘗試運用到山水的表達中。這種表達體現了他在藝術探索上一種強烈的創新性訴求。創新是藝術的本質,也是藝術前行的最大動力。創新訴求加上不懈的努力,表明程小琪之繼續發展有強大的潛能。他的山水,正預示着這樣一個很好的前景。
程小琪先生的展覽於2012年歲末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是中國美術館年度壓軸的個人畫展。他的展覽至2013年元月結束,又成了今年第一個在北京舉辦個展的廣東畫家。這為廣東開了一個好頭。對於任何一個畫家,能進入中國美術館的殿堂舉辦個展都是意義非凡。中國美術館此次還收藏了兩件程小琪作品。對於他來説,這是一個藝術創作、以至人生的一個高峯,也是一個新的起點。他還會不斷地探求,不斷地走下去。我們期待他更多更好的作品,期待他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梁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5] 

程小琪朱萬章

導讀:程小琪的荷畫肌理與恣肆淋漓的筆法,在廣東美術界並不多見。他的山水畫與其荷畫一樣,成為其解衣般礴的重要載體,和精神依託的又一選擇。
古往今來,以畫荷著稱者不勝枚舉,唯因荷花“濯清漣而不妖”,深得文人墨客厚愛。惟在廣東畫壇上,以畫荷著稱者則較為少見。最早畫荷者,有清代乾隆年間新會畫家甘天寵、澄海畫家陳瓊和順德畫家梁若珠,其後有南海吳尚熹、居廉,偶染荷畫;民國以降,高劍父偶畫菡萏,程景宣、楊栻擅畫蓮鷺。到如今,傳統派畫家中,則以謝稚柳弟子吳灝、梁紀為代表,功力深厚;新派畫家中,則以程小琪為表率,技法新穎。
與很多專業畫家不同的是,程小琪供職於傳媒界,從事的工作與其繪畫並不搭界。惟其如此,我們在考察其水墨淋漓的荷畫時,益覺其不易,從而油然而生一種敬意。
程小琪畫荷,擅以濃淡相參的水墨暈染,輔之以墨線勾勒、色點花蕊,似有一種撞水撞粉的藝術效果。所繪荷葉,肌理透析,墨氣瀠繞,並配之以淡墨點水,竹葉或雜草襯景,從而將荷塘中的野趣、葱鬱表露無遺。當然,程小琪的荷畫中,也不乏重彩小寫意者,所用色彩極為大膽,不拘繩墨。他經常以藍色、紫色、綠色或其他混合色襯托荷葉,給人以鮮明的視覺衝擊。而所繪花瓶中的蓮蓬,則頗類油畫中之靜物,安寧而靜美。看得出來,程小琪試圖以各種筆墨來展現其胸中之荷,既是一種不同技法、不同肌理的實驗,也反映其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中所見之不同荷花。在其荷畫中,既有傳統如徐渭之潑墨大寫意者,也有新派如黃永玉之墨色恣肆者;既畫風中之荷、雨中之荷,也畫寧靜之荷、凋零之荷;既畫原野之塘荷,也畫室內之折枝;既畫整荷,甚至一望無際;也畫局部,小中見大。他能將各種形態、各種生態環境、各種季節的荷花以不同的筆墨表現出來,顯示其駕馭筆墨的精湛技巧。
程小琪的荷畫肌理與恣肆淋漓的筆法,在廣東美術界並不多見。即使環顧當今主流花鳥畫壇,以此為創作模式者,也不多見。尤為難得的是,程小琪尚能以荷畫之肌理,運之於山水畫的創作,探索出一種似荷非荷、似山非山的新路子,使“荷花”與“山水”有機結合在一起,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所畫之山水,其皴法若有若無,是其將荷葉的畫法擴展至山石、雲霧的渲染中。因此可以這樣説,其山水畫是其荷畫之延續,是其以荷語詮釋胸中丘壑。這是其藝術的特別處。
當然,在山水畫皴法中,早已有荷葉皴之屬。清代廣東山水畫家及畫學理論家鄭績在其畫學名著《夢幻居畫學簡明》就有如下概括:“荷葉皴如摘荷覆葉,葉筋下垂也。用筆悠揚,長秀筋韌。山頂尖處如葉莖蒂,筋由此起,自上而下,從重而輕,筆筆分歧,四面散放,至山腳開處,如葉邊唇,輕淡接氣,以取微茫”。這是古人畫山水常用的皴法之一。程小琪在荷葉皴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他將荷葉的肌理完全肢解開來,透視出荷葉的各種細枝末葉,再輔之以幹筆皴擦,表現出山勢的各種形態:或巍峨,或綿延,或峻峭,或壁立……而古人所謂的高遠、平遠、深遠之謂,也在其山水畫中展露無遺。無論是寫實景如灕江山水、黃山雲海,還是寫心中之山、胸中之水,無不如此。在氣韻方面,或淹潤,或蒼茫,或雄偉,或秀麗,或氣勢磅礴,或秀美温潤……均在其筆下呈現出來。
在山水畫創作中,程小琪不以古人為依歸,更不以造化為準繩,而是在古人與造化中找尋到一種切合點:將傳統荷畫與山水皴法相結合,創作出一種獨特的技法。這種畫法頗似傅抱石的“抱石皴”,但與“抱石皴”不同的是,其用墨沉厚,荷葉的肌理極為明顯。所以,嚴格講來,這仍然還是其“荷畫”的轉型,是在遊刃有餘的荷畫天地中,衍生出的別樣天地。
本來,純用荷葉之肌理來表現山水的各種形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在施展筆墨時也會有所顧忌。但在程小琪的山水畫中,非但沒有這種影響,反而在表達的方式與繪畫語言方面,更見其得心應手的一面。他可以表現雨景,表現雲煙,表現河流,表現茂林,甚至表現灕江的倒影,表現一望無際的綿綿山川,表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因而,程小琪的山水畫與其荷畫一樣,成為其解衣般礴的重要載體,和精神依託的又一選擇。
在程小琪的繪畫中,這種山水畫的分量不在小數,足見其用心之處,亦可見其自得之處。他本人曾將這種山水畫的創作視之為有別於傳統荷畫的最佳途徑。當我們仔細研讀其淋漓盡致的山水畫時,很自然地,都會認同這一點。或許,這便是作為一個非專業畫家能受到專業機構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程小琪所繪之荷畫,頗具詩意。在其荷畫之外,他還能以文字解讀各式荷畫,以透視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文人氣質。清代書畫家高鳳翰曾有詩云:“荷葉荷花五尺長,墨痕托出水中央。縱然朽斷玲瓏骨,不戀污泥也自香”,以此來解讀程小琪的荷畫和由此衍生的山水畫,也許是再恰當不過了。(朱萬章,廣東省博物館研究館員,廣東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 [6] 

程小琪出版著作

程小琪中國畫作品集

作者:程小琪
開本:12
所屬類別:中國畫
定價:86.00
ISBN: 978-7-5362-5011-6
荷語 荷語

程小琪蓮華清影

作者:程小琪
開本:8
印次:2011年7月第1次
所屬類別:中國畫
定價:78.00
ISBN: 978-7-5398-2762-9
蓮花清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