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程奎光

鎖定
程奎光,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入福州馬江船政學堂,學習駕駛技術,畢業後在滿清海軍中供職,官至鎮濤艦管帶。但程奎光對滿清政府的腐敗墮落十分憤恨,1895在廣州加入興中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同年,興中會聯絡廣東水師,準備發動乙未廣州起義。因起義計劃泄露,不幸失敗。滿清政府動用軍警搜捕,程奎光和陸皓東等革命志士被捕,壯烈犧牲。 [1] 
中文名
程奎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逝世日期
1895年11月7日
職    業
革命家
主要成就
參加乙未廣州起義
出生地
廣東廣州府香山縣

程奎光投身革命

程奎光,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入福州馬江船政學堂,學習駕駛技術,畢業後在滿清海軍中供職,官至鎮濤艦管帶。但程奎光對滿清政府的腐敗墮落十分憤恨,1895在廣州加入興中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
1895年興中會積極籌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孫中山駐廣州指揮,楊衢雲駐香港,負責後勤供應及財政支持。1895年3月,孫中山多次訪問日本駐香港領事中川恆次郎,聲稱擬奉康有為為統領,在兩廣成立共和國,要求日方提供步槍25000支,手槍5000支。同月16日,楊衢雲、孫中山、謝纘泰等商討以3000精兵攻佔廣州的計劃,香港《德臣西報》的編輯托馬斯·哈·黎德、《士蔑士報》的編輯切尼斯·鄧肯都表示支持。不久,黎德並同意設法爭取英國政府和英國人民的同情和幫助。
3月下旬,孫中山、鄭士良陳少白陸皓東等到廣州,在雙門底王氏家祠建立機關,借農學會名義活動。鎮濤號炮艦管帶、原福建馬江水師學堂學生程奎光及其水師數百人蔘加起義。起義的基本隊伍是:新安、深圳等地的會黨,中日戰爭後遣散的部分營勇,三元里、香山等地的民團,北江、順德等地的綠林等。具體計劃是以10月26日為期,由楊衢雲率領集中在香港的會黨分子三千人作前鋒,進攻廣州地方衙署,其他隊伍分頭埋伏在廣州城內響應。孫中山等認為,這一天是夏曆重陽節,不少人回省掃墓,有利於掩護起義隊伍行動。為了爭取列強承認起義軍是交戰團體,黎德和特·高文起草了對外宣言,香港律師、立法局議員何啓和謝纘泰作了修訂,陸皓東製作了以青天白日為圖案的旗幟。
10月6日,孫中山在廣州《中西日報》發表由興中會會員、基督教牧師區鳳墀代為起草的《擬創立農學會書》,徵集同志。書中,孫中山表示將翻譯各國農桑新書,設立學堂,開設博覽會,躬操耕作,以此啓發農民,振興農業。廣州很多士紳參加發起。其中有一位孫中山的香山同鄉劉學詢,因操縱與科舉考試有密切關係的賭博,成為鉅富,權傾一方。他曾資助孫中山行醫。一天,孫中山在香港訪問劉學詢,閉門密談。孫中山稱:“中國現要瓜分矣。”“中國人猶醉生夢死,不知國亡之無日。”“與其希求官僚之振作,不如運動草莽之奮起。”他向劉學詢闡述了利用會黨在廣東發動起義的計劃,要求劉學詢支持,但劉學詢認為《馬關條約》已訂,時機已過,僅僅依靠炸藥進行暗殺,或聯絡“會匪”,容易重演“排外”事件,引起“瓜分”危機。孫中山意欲推劉為領袖,但劉學詢稱讚孫中山“年少有為”,要孫中山不要“妄自菲薄”。辭別時,孫中山向劉學詢表示:“當緩圖之。”不過,事後,孫中山並未停止活動,和劉學詢之間仍然保持着秘密而複雜的關係。 [1-2] 

程奎光廣州起義

1895年10月,興中會總部在香港集會,選舉孫中山為會長,稱為“伯裏璽天德”(President),起義後即為合眾政府大總統。第二天,楊衢雲要求孫中山將會長一職讓給自己,鄭士良、陳少白堅決反對。鄭士良聲言:此席大家都屬意孫先生,如有人作非分之想,就親手殺了他。孫中山為了不在起義前夕引起分裂,同意讓位。
10月26日晨,各路會黨、民團、營勇按原部署埋伏在廣州城內,但楊衢雲卻臨時打電報給孫中山,聲稱“貨不能來”。孫中山無法,只好一面資遣會黨首領,一面電告楊衢雲:“貨不要來,以待後命。”陳少白認為處境危險,勸孫中山離開廣州,孫稱自己有事要辦,要陳先回香港。其間,會員朱淇的哥哥朱湘向緝捕委員李家焯告密,李立即派士兵監視孫中山行動。當日,孫中山赴某牧師的宴會,發現路上滿布營勇,笑着對同行者説:“此輩都是來偵察我的行蹤的吧!”10月27日,兩廣總督譚鍾麟得到確報,立即派人到王家祠堂等處搜緝,陸皓東、程奎光等6人被捕。楊衢雲因已有七箱軍械裝輪啓運,仍派朱貴全、丘四等率二百人前往廣州,10月28日晨登岸時,滿清軍隊早有戒備,朱貴全、丘四等多人被捕。孫中山在事後在廣州隱居三天,得知陸皓東被捕後,燒燬同志名簿,埋妥炸彈,之後從容登上開往澳門的輪船,轉赴香港。
孫中山到香港後,滿清兩廣總督譚鍾麟照會英國領事,知照港督,要求交出孫中山等四人,港督以“英國不願交出政治犯”為理由拒絕,但表示,如孫中山來港,將驅逐出境。11月2日,孫中山與陳少白、鄭士良等人東渡日本。鄧蔭南避走澳門,楊衢雲則遠走南非。 [1-2] 

程奎光壯烈犧牲

陸皓東被捕後,面對審問,堅貞不屈,在供詞中慷慨自陳:“憤異族政府之腐敗專制,官吏之貪污庸懦,外人之陰謀窺伺,憑弔中原,荊榛滿目,每一念及,真不知涕淚之何從也。”又稱:“要知今日非廢滅滿清,決不足以光復漢族;非誅除漢奸,又不足以廢滅滿清,故吾等尤欲誅一二狗官,以為我漢人當頭一棒。今事雖不成,此心甚慰,但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陸皓東向清吏表示:“吾言盡矣,請速行刑!”1895年11月7日,陸皓東、朱貴全、丘四、程奎光英勇就義,時稱四烈士。後來,孫中山稱陸皓東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
廣州起義敵我力量懸殊,雖然不幸失敗,但卻是革命黨人用武裝起義推翻滿清、建立共和的第一次勇敢的嘗試,陸皓東、程奎光等革命志士以無畏與犧牲的精神為繼起者樹立了光輝榜樣。 [1-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