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悌宏

鎖定
秦悌宏,男,南京鹽都區秦南鎮賀家驛社區衞生服務站站長。
中文名
秦悌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鹽城衞生進修學校
性    別
政治面貌
羣眾
職    務
南京鹽都區秦南鎮賀家驛社區衞生服務站站長

秦悌宏個人簡介

憑着對衞生事業的摯愛,秦悌宏高中畢業回鄉學醫,並考取了鹽城衞生進修學校。在秦南中心衞生院實習期滿後,院領導考慮他工作兢兢業業、吃苦耐勞,善於鑽研,執意要他留在衞生院工作,秦悌宏謝絕了的婉留,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東賀村,一干就是10多年。他堅持在幹中學、學中幹,每年都自費訂閲10餘種醫學報刊,還先後參加了中國鄉村醫生函授學院、省衞生廳鄉村醫生保健工作等系統化培訓。他結合自己的臨牀經驗,撰寫醫學論文,其中《眩暈症的中西結合療法》、《高血壓病人的食療控制》等4篇論文先後在《中國農村醫藥》、《鹽阜衞生》等報刊發表,秦悌秦悌宏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賀家驛社區衞生服務站的各項工作走到了全鎮乃至全區的前列,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羣眾的一致好評。他個人先後多次獲得區、鎮“先進衞生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等光榮稱號。 [1] 

秦悌宏人物特寫

2000年初,正當秦悌宏工作上幹出點成績的時候,衞生院領導找他談話,要他到鄰近的賀家驛村任衞生服務站站長。賀家驛村地處三鎮交界處,遠離集鎮,村民居住分散,衞生服務站由於長期沒有資金投入而破爛不堪,前幾任站長均因條件艱苦、待遇較差而先後離開。是去還是留?秦悌宏沒有猶豫和徘徊,毅然赴任。 上任伊始,面對基礎設施落後、人心渙散的爛攤子和村民們懷疑的目光,秦悌宏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賀家驛村的衞生事業搞上去,不讓領導失望,更不讓羣眾失望。他首先從硬環境建設入手,資金不足,就瞞着妻子,將家中僅有的5000元積蓄拿出來,買來建材,請來瓦工。短短僅一個月,新站房落成了,村民們自發地放起了鞭炮,以示祝賀。秦悌宏從醫20多年來,無論是風雨交加的夜晚,還是冰天雪地的嚴冬,只要村民病情需要,他就立即出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計減輕病人的痛苦,從沒有拒絕過一個病人,更沒有收過病人一分錢出診費和護理費。
何老漢因股骨頸骨折,死活不肯上醫院。秦悌宏請來村幹部再三動員,他才勉強動身。手術前,院方要親屬簽字,秦悌宏二話沒説:“這個字,我來籤!”住院期間,秦悌宏為了保證衞生站的正常運轉,白天讓妻子來照應何老漢,晚上他又拖着疲憊的身子從10多公里外的鄉下趕到病房,為老人端茶餵飯,侍前忙後。出院那天,他徑直把老人帶回家中,每天變着花樣給老人增加營養,直至痊癒。去年,他又跑村跑鎮,為老人辦理了低保手續。現在,何老漢逢人便説:“我這輩子雖然沒有兒女,但秦站長比親兒子還好啊!”在秦悌宏心目中,病人就是自己的親人,病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正是這種理念的支撐,他有時連自己的生命都不顧及。去年8月的一天深夜,14號颱風經過鹽城地區,風雨交加,雷電轟鳴,已經入睡的秦悌宏接到三里路外的四組村民蔣扣女家人的求助電話,對簡單的症狀瞭解後,憑着對患者病史的瞭解,他隨即帶上高血壓併發症的應急藥物,頂着狂風暴雨出了門。所幸治療及時,避免了病人嚴重腦溢血的發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秦悌宏對少數羣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為此,他對自己的服務站定下了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五保户和特困户就醫的,一律減免醫藥費,對於一般困難的病人,一律減免治療費。這樣做,雖然減少了門診收入,但他最看重的是,讓所有的羣眾都能看得起病!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使秦悌宏如沐春風,感到農村衞生事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已經到來。他充分利用廣播、牆報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廣泛宣傳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優越性,動員羣眾積極參與。在抓好面上宣傳發動的同時,他還利用早中晚空餘時間,與服務站其他同志一道,深入農户家中,面對面地做羣眾的思想工作,直到羣眾理解、支持才罷。第一年的參保資金全部收齊後,秦悌宏瘦了10多斤。
為了讓全體村民都享受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優惠政策,近4年來,秦悌宏沒有放棄一個應保對象,對資金確有困難的農户,總是用自己的工資為其墊上。七組村民張秀英因患有胃癌不得不住院手術治療,僅醫療費用就得近萬元,這對於家境原本就不寬裕的她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正當張秀英全家一籌莫展之時,秦悌宏來到他家,告訴她的家人早已為其全家墊支了當年的合作醫療參保資金,張秀英全家感動不已,當張秀英的兒子從鎮合管辦報回3000多元的醫藥補償款時,連忙拿出1000元塞到秦悌宏手中,説是“感謝費”,秦悌宏只收了為其墊付的80元參保費,餘下的説什麼也沒有收。
參考資料
  • 1.    江蘇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