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嶺翠雀花

鎖定
秦嶺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 Diels)是毛茛科,翠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可達150釐米,與葉柄、花序軸和花梗均無毛,等距地生葉,葉片五角形,兩面均有短柔毛;葉柄基部近無鞘。莖上部葉漸變小。總狀花序,數個組成圓錐花序;花梗斜上展,小苞片生花梗中部,鑽形,萼片藍紫色,卵形或橢圓形,花瓣藍色,退化雄蕊藍色,爪與瓣片近等長,種子倒卵球形,7-8月開花。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北部、甘肅東南部、寧夏南部、陝西、湖北西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生海拔960-2000米間山地草坡或林中。
秦嶺翠雀花清雅秀麗,開花繁茂,耐蔭性較強,是作林下地被的優良材料,可以豐富城市景觀。由於秦嶺翠雀花期長,可作為簇植花卉,佈置花壇、花境或在草坪、道路邊緣栽植。秦嶺翠雀花根入藥,有清熱活血、止痛之效。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秦嶺翠雀花
拉丁學名
Delphinium giraldii Diels [7]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毛茛科
翠雀屬
秦嶺翠雀花
命名者及年代
Diels.,1939

秦嶺翠雀花形態特徵

秦嶺翠雀花
秦嶺翠雀花(6張)
多年生草本, [2]  莖直立,高55-110(-150)釐米,與葉柄、花序軸和花梗均無毛,等距地生葉,上部分枝。莖下部葉有稍長柄;葉片五角形,長6.5-10釐米,寬12-20釐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或菱狀倒卵形,漸尖,在中部三裂,二回裂片有少數小裂片和卵形粗齒,側全裂片寬為中央全裂片的二倍,不等二深裂近基部,兩面均有短柔毛;葉柄長約為葉片的1.5倍,基部近無鞘。莖上部葉漸變小。 [8] 
總狀花序數個組成圓錐花序;花梗斜上展,長1.5-3釐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鑽形,長2.5-3.5毫米,疏被短毛或近無毛;萼片藍紫色,卵形或橢圓形,長1-1.3釐米,外面有短柔毛,距鑽形,長1.6-2釐米,直或呈鐮狀向下彎曲;花瓣藍色,無毛或有疏緣毛,頂端二淺裂;退化雄蕊藍色,瓣片二裂稍超過中部,腹面有黃色髯毛,爪與瓣片近等長,基部有鈎狀附屬物;雄蕊無毛;心皮3,無毛。蓇葖長約1.4釐米;種子倒卵球形,長2.5-3毫米,密生波狀橫翅。7-8月開花。 [3] 

秦嶺翠雀花主要變種

眉縣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 Diels var.meixianense W.J.Zhangg et G.H.Chen,var. nov. Fig. I.)與秦嶺翠雀花的區別在於心皮和瞢莢被較多的短柔毛夾稀疏的白色長柔毛 [4] 

秦嶺翠雀花生長環境

秦嶺翠雀花生長在海拔960-2000米間的山地草坡或林中。 [3]  喜光、耐寒,忌夏季炎熱和水澇,生長於地勢較高、陽光充足、具有一定坡度、排水性好且肥沃的沙質壤土。 [5] 
秦嶺翠雀花 秦嶺翠雀花

秦嶺翠雀花分佈範圍

在中國多個省份均有分佈, [5]  主要分佈於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馬爾康)、甘肅省東南部(武都、天水)、寧夏南部(涇源)、湖北省西部(興山)、河南省西部(盧氏)、山西省南部(垣曲)、陝西省(秦嶺: [3]  秦嶺南北坡常見於陝西的太白縣、眉縣、周至和户縣等地,南坡常見於陝西省的鳳縣、佛坪、丹鳳、山陽、略陽等地和甘肅省的東南部等地)。 [5] 

秦嶺翠雀花繁殖方法

秦嶺翠雀花繁殖可用三種:一是分株繁殖。每年春季或者秋季,將生長旺盛的母株在其基部小心的切割成若干子株,直接移栽即可,移栽後澆透水分,最好再搭涼棚進行遮陰。二是扦插繁殖。15釐米左右春季新芽或花後基部的新枝均可用於扦插,選取帶有2、3個葉片的健壯枝葉扦插於沙質土壤做成的苗牀上,生根後進行移栽即可。三是種子繁殖。每年9-10月份進行採種,選擇飽滿、無病蟲危害的野生種子進行採集,隨後低温沙藏,春播於次年春季3-4月、温度為15℃左右時進行;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温度為15℃左右時進行。 [5] 

秦嶺翠雀花主要價值

觀賞:秦嶺翠雀花為藍色或藍紫色,花型別致,似藍色飛燕,又名“飛燕草”,是珍貴的藍色花卉資源,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園林應用範圍廣泛。 [5]  秦嶺翠雀花清雅秀麗,開花繁茂,耐蔭性較強,是作林下地被的優良材料,可以豐富城市景觀。由於秦嶺翠雀花期長,可作為簇植花卉,佈置花壇、花境或在草坪、道路邊緣栽植。 [6] 
藥用:秦嶺翠雀花根入藥,有清熱活血、止痛之效。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