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社會主義新視野

鎖定
《科學社會主義新視野》是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麗君。 [1] 
書    名
科學社會主義新視野
作    者
張麗君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
頁    數
283 頁
定    價
24 元
ISBN
10位[7500465912] 13位[9787500465911]

科學社會主義新視野內容簡介

本書注重原理,以原理觀察實踐;突出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從內容結構上,涵蓋了基本概念、體系要素、原著、方法論、基本原理、理論和實踐的歷史、其他社會主義流派等內容;本書力圖以理論的方式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些最新成果。這些內容有助於對科學社會主義學科要研究的問題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本書可以作為對科學社會主義有興趣的讀者(包括研究者)的入門指南,也能夠部分地起到教材參考書的作用。 [1] 

科學社會主義新視野作者簡介

張麗君,1973年6月出生於黑龍江,2003年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現工作於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科學社會主義專業碩士生導師。著有《新時期幹羣矛盾研究》,在《政治學研究》、《社會主義研究》和《毛澤東思想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多篇。

科學社會主義新視野圖書目錄

第一章 科學社會主義導論
一、基本概念
1.社會主義
2.共產主義
3.科學社會主義
5.馬克思主義
6.恩格斯主義
7.列寧主義、布爾什維主義
8.毛澤東思想
10.三個代表
二、對象和定義
1.“無產階級”話語
2.“社會主義”話語
3.“人類解放”話語
三、體系和要素
1.基本邏輯要素研究非常重要
2.基本邏輯要素設想
3.要素的相關性
第二章 科學社會主義基礎經典
一、《(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1.德國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
2.政治解放
3.宗教解放
4.人的解放
二、《論猶太人問題
1.封建主義國家中人的生存
2.封建社會的瓦解與宗教解放、政治解放
3.人的解放
4.價值和意義
三、《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人的解放、共產主義和關於人的科學
2.實踐思維方式
3.私有財產關係
4.共產主義
2.共產主義
五、《共產黨宣言》
1.歷史本體論
2.共產主義的實現條件
3.共產主義的未來設計
4.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流派
第三章 科學社會主義方法論
一、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1.是否存在“三個組成部分”
2.論證差異
3.三部分之關係
二、以人為本
1.現象論、實證論的思維方法
2.個別和一般
3.活動論、對象性的思維方式
4.獲得論和歷史性
三、歷史認識論
1.歷史認識論問題
2.實踐認知範式
四、歷史本體論
1.生產和生活
2.生產方式
3.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4.原生態次生態和高級原生態
五、歷史價值論
1.實踐是人的價值生成的方式
2.人的價值的實現是一個社會歷史過程
第四章 科學社會主義原理
一、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1.社會主義最注重生產力
2.人的生存發展模式的內在衝突
3.科學發展觀
4.發展和解放生產力要體現人的價值
二、公有制
2.所有制理論的基本內涵
3.傳統公有制模式
4.公有制本質
三、按勞分配
1.基本研究尺度
2.按勞分配
3.分配製度的中國特色
四、無產階級
1.階級範疇
2.個人解放和階級
3.無產階級解放意味着社會解放和人類解放
4.無產階級的邏輯內涵
5.不成熟無產者的社會主義
6.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社會主義
1.基本邏輯設定
2.黨性與黨建
3.毛澤東的建黨思想
4.鄧小平的建黨思想
六、無產階級國家
1.國家的本質
2.防止國家由公僕變主人
3.國家與社會
七、價值觀
1.馬克思主義指導
2.以權利為核心的自由、公正價值
3.和諧價值
第五章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史
一、一國社會主義理論
1.個體階級民族國家和世界歷史
3.跨越卡夫丁峽谷
4.一國勝利和建設理論
二、斯大林模式與蘇聯解體
1.官僚理論
2.來自上層的革命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1.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理論框架
2.鄧小平理論的理論框架
3.“三個代表”是一個科學的體系
第六章 其他社會主義流派
一、當代國外社會主義思潮
1.民主社會主義和“第三條道路”
2.現代託派社會主義
4.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
二、當代國外社會主義實踐
1.亞非拉民族國家的社會主義
2.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主義
3.俄羅斯的社會主義
後記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