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運燮創作的新詩)

鎖定
《秋》是現代詩人杜運燮於1979年秋創作的一首新詩。此詩共五節,四句一節,第一節用一陣清亮的鴿哨宣告生命進入成熟時期,那個狂熱的喧囂的失去理性的夏季一去不復返了;第二節詩人卻情不自禁地回憶生命在成熟的過程中遭遇的磨難;第三節撫今憶昔,一切陰霾已煙消雲散;第四節描寫詩人深深的陶醉之情;第五節貌似寫實,實則是“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眼前的一切都昭示着新生的來臨。此詩在語言上採用現代口語,但又是經過提煉的口語,在語法上採用了嚴謹的現代漢語語法,所以精煉流暢,活潑機警,雅俗共賞。 [1] 
作品名稱
作品出處
《詩四十首》
文學體裁
新詩
作    者
杜運燮
創作時間
1979年秋

詩歌正文

連鴿哨都發出成熟的音調,
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
不再想那嚴峻的悶熱的考驗,
危險游泳中的細節回憶。
經歷過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長中的扭曲和受傷,
這些枝條在烈日下也狂熱過,
差點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現在,平易的天空沒有浮雲,
山川明淨,視野格外寬遠;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節啊,
河水也像是來自更深處的源泉。
紊亂的氣流經過發酵,
在山谷裏釀成透明的好酒;
吹來的是第幾陣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葉深深染透。
街樹也用紅顏色暗示點什麼,
自行車的車輪閃射着朝氣;
塔吊的長臂在高空指向遠方,
秋陽在上面掃描豐收的信息。 [2] 

創作背景

杜運燮自己談《秋》的寫作體會:“在我的心目中,一九七九年秋天,另有一種使人激動的面貌。這個秋天,是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形勢越來越好的秋天,撥亂反正的方針取得明顯的勝利,安定團結的局面已經形成,國民經濟得到比較快的恢復和發展,冤假錯案不斷得到平反,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説,去年秋天也是十多年來空前的解放,去年秋天也是十多年來心情最舒暢的個秋大。就在這一年初,我終於得到落實政策,從山西回到北京,恢復原來的工作。喜看老朋友們紛紛重新執筆著文寫詩,他們也鼓勵我多寫詩,而且鼓勵我繼續探索自己過去的風格。
就是在這樣的政治形勢和社會氣氛中,我覺得“秋”的最大特點是‘成熟’,我經常想到成熟。在我周圍的可愛的秋天裏,我接觸到了成熟的空氣,看到了成熟的顏色,聽到了成熟的聲音,聞到了成熟的香味。當然,我也看到了豐收,因為成熟就意味着收穫。因此,我歌頌‘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節啊。’”這就是此詩的創作過程及背景。 [3]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文革”結束後的反思之作,但比一般的反思作品深刻:它上升到生命的層面,讚美生命的成熟,謳歌新生的來臨,對美好未來表示熱烈的期待和嚮往。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風格的融合,智性與感性詩情的交織,理念與意象的“拼貼”等使這首詩呈現出九葉詩派“象徵、現實、玄學”相綜合的特色。
第一節用一陣清亮的鴿哨宣告生命進入成熟時期,那個狂熱的喧囂的失去理性的夏季一去不復返了。關於那個夏季的沉痛細節同時間一起成為了歷史。人們不願再想,不息再提。第二節詩人情不自禁地回憶生命在成熟的過程中遭遇的磨難。欲抑先揚,重點強調磨難中人性的迷失。第三節撫今憶昔,一切陰霾已煙消雲散,天高地闊,山明水秀,疲憊的身心終於完全放鬆下來。詩人感嘆成熟的生命和智慧的美好與醇厚。第四節描寫詩人深深的陶醉之情。秋風、秋花、秋葉都染上了秋天特有的香味,詩人的感覺發生了奇異的變化:就連平常最容易被忽略的空氣也宛如一罈發酵後的好酒,醇香濃冽。第五節貌似寫實,實則是“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眼前的一切都昭示着新生的來臨,無論是紅色的街樹、閃亮的自行車車輪還是長臂指向高空的吊塔都藴藏了勃勃生機和無限的朝氣。
杜運燮曾反覆強調現代詩應有“一個現實象徵、玄學的新的綜合傳統”。“新的綜合傳統”是杜運燮詩歌的總特色。杜詩藝術就是綜合融化的藝術。從詩歌內容看,杜詩不僅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一般性關切,而且與時代脈搏共同跳躍,注意表現重大社會事件與問題。所達到的思想高度與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現實主義詩歌。同樣是反思之作,這首詩與一般簡單的撫摸傷痕、感嘆欣喜之作不同之處在於,它超越了政治、個人層面,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抒寫對生命“成熟”的感受。回憶當代思想、文化以及藝術發展的歷程,新中國成立後的近三十年時間裏,理性精神迷失,盲目追隨,狂熱空洞的追捧成為人們主要的文化、思想心態,人們和藝術都為這種迷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站在另一個時代的思想、藝術的台階上反思那種經歷和思想,就會發現自己的幼稚,發現“成熟”對於生命發展的重要。這裏的成熟,不只是個人的成熟,而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逐漸完善,是對性精神的推崇,因此,詩人實際上是對新生的讚美和進步期待。
從詩情元素看,這首詩達到了智性與感性的完美融合。杜運燮是一個理性很強的詩人,但《秋》卻以感性的方式呈現。這得益於大量意象的使用。現代派的藝術是拼貼的藝術。杜將理念與意象拼貼、“焊接”成一首詩,這時,理性不通過意象表達,而直接道出,以理性統馭感性如第二節,用幼芽的“破土”、“扭曲”、“受傷”等直接描述十年浩劫中的磨難,顯得更為真切。詩人沒有創造總體性意象,而是創造了大量個別具體意象,凡所看所聞所嗅所感皆信手拈來,揮筆人詩,並賦予染有詩人強烈個人色彩的情思。如“鴿哨”“街樹”“車輪”“吊塔”等一些極平常沒有關聯的事物在詩人眼裏都意味着新鮮、明朗與美好,都成為表達詩人情緒的符號。詩人不是把秋天作為一個整體來打量,而是切取秋天的一些片段,捕捉秋天的一些意象,並與自己的生命體驗糅合起來。這樣就避免了抒情上的空洞,達到客觀化的效果。
杜運燮認為中國新詩應該成為一棵“雜交”品種的植株,是古典詩詞傳統與新詩傳統、中國詩與外國詩、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雜交。“中國新詩應在吸取古今中外優秀詩歌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以形成新的風格,新的傳統。”他以為,不能一概反傳統,好的傳統應該繼承而且在反傳統的同時,必須提供新的有價值的東西。現代主義詩歌重要的是要有現代觀念。這首《秋》具有典型的雜交特徵,它把古典詩風、現代詩風、中國詩風、西洋詩風融為一體。“秋花”“秋風”“秋葉”等秋的意象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意象,這些意象使這首詩具有典雅的意味。但是,這首詩讀起來卻具有典型的現代主義詩歌的意味,因為作者賦予這些意象以新的內涵新的觀念。在語言上,《秋》採用現代口語,但又是經過提煉的口語,在語法上採用了嚴謹的現代漢語語法,所以精煉流暢,活潑機警,雅俗共賞。 [1] 

名家點評

詩歌評論家葉櫓:《秋》的本意也許只是表現詩人在一個季節中產生的感慨,從中透露出他對某個歷史階段中一些荒誕的事物的感受。由於詩人採用了某些人不習慣或不理解的藝術表現方法,因而被批評為“令人氣悶的朦朧”,並由此而引發了場有關“朦朧詩”的討論。“朦朧詩”也因此而得以命名。(《中國現代詩歌名篇賞析》) [2] 
天津廣播電視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徐美恆:《秋》運用“散點透視”的手法,盡情描繪了自然之秋的成熟可愛:湛藍的天空、明淨的山川、醉人的花樹、閃爍的秋陽、悦耳的鴿哨……實際上這是“移情人景”,是詩人經過多年下放勞動,落實政策回到北京後,歡欣愉悦心境的寫照。詩人從季節的成熟,看到的是經歷過十年劫難後民族的成熟,看到的是偉大祖國美好的未來前景。(《大學語文教程》) [4] 
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周成平:八十年代初期,當新時期朦朧詩剛剛進入其藝術軌道之時,老詩人杜運燮老當益壯,健步加入到這個藝術世界的創造中來。《秋》便是這個世界中的一個顯著的收穫。(《古今中外朦朧詩鑑賞辭典》) [5] 

社會影響

這首詩發表在1979年,發表之後,在詩壇引起了錯位性的反應,有評論家在闡述朦朧詩朦朧得“讓人氣悶”時,並不是列舉北島、舒婷的詩歌,而是以這首《秋》為典型的例子來批判,從而引發了持續近兩年的有關“朦朧詩”的大討論,由此也帶來了新詩的美學原則與詩學觀念的嬗替與更新。《秋》從描寫季節變換的角度出發,來折射歷史的轉軌與時代的變遷,在剛剛解凍的歷史時期,對新詩結束頌歌範式重回美學軌撤是有着重大的引導和啓示意義的。 [6] 

作者簡介

杜運燮(1918—2002),1918年生於馬來西亞農村,祖籍福建古田。“九葉詩派”詩人之一,20世紀40年代抗戰時與穆旦、鄭敏同為西南聯大校園三詩人。1951年到北京新華通訊社任職。後被下放農村勞動。1979年回北京。其詩作注意借鑑現代歐美詩歌的藝術手法,詩集有《詩四十首》《晚稻集》《你是我愛的第一個》等。 [4] 
參考資料
  • 1.    王澤龍,李遇春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經典作品選講 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08:91-93
  • 2.    葉櫓編著.中國現代詩歌名篇賞析: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01:136-139
  • 3.    李衞東主編.文學鑑賞: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08:70
  • 4.    徐美恆.大學語文教程: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190
  • 5.    徐榮街,徐瑞嶽主編.古今中外朦朧詩鑑賞辭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321
  • 6.    吳文智,邱穎萍.新課標小學語文四庫全書: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0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