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毫之末

鎖定
秋毫之末(拼音:qiū háo zhī mò)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上》。 [1] 
秋毫之末(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指秋毫的末端,比喻極微小的事物。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1]  [5] 
中文名
秋毫之末
拼    音
qiū háo zhī mò
出    處
《孟子·梁惠王上》
注音字母
ㄑㄧㄡ ㄏㄠˊ ㄓㄧ ㄇㄛˋ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

秋毫之末成語出處

戰國·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鈎,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秋毫之末”。 [1] 

秋毫之末成語典故

齊桓公、晉文公曾在春秋時期先後稱霸,統領諸侯。幾百年後,戰國時期的齊宜王也想效仿他們,在諸侯中稱霸,因此,便向當時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請教。 [2] 
一日,齊宜王向孟子討教:“懇請先生講一些關於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用武力統一天下的事蹟給我聽。 [2] 
孟子沉思了一會兒,答道:“這恐怕無法遂您心願,我們孔夫子的門徒向來不講霸道之事,只講王道一一用道德的力量來統一天下。” [2] 
齊宜王繼續追問道:“先生説的有道理,那要怎樣的道德才能統一天下呢? [2] 
“曾聽説,有一次新鍾鑄成,按規矩應殺牛祭鍾,您會因為一頭無辜的牛因此喪命而感到不忍。就憑您這樣的善良,即可以行王道,統一天下。”孟子繼而説道,“再比方有人説‘我能舉起三千斤的重物,卻舉不起一根輕若無物的羽毛;我的眼睛能看清秋天南飛鳥獸的毫毛,卻看不見滿車的木柴’,您相信他所説的話嗎?” [2] 
“當然不信!”齊宜王毫不猶豫地搖搖頭。 [2] 
孟子點點頭,摸了摸鬍鬚笑着答道:“是呀,當然不相信。但是您若能用這樣的善良與好生之德來對待動物,卻不能用來愛護百姓,這也同樣讓人難以置信。一根羽毛之所以舉不起,是不願意舉的緣故;一車薪柴看不見,是沒有看的緣故;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是您根本不去關心的緣故。您能不能以德來統一天下,關鍵也在於此。一切源於:您不想做還是不能做! [2] 

秋毫之末成語寓意

秋毫之內還有更細小的,與此相比秋毫無疑是格外高大的泰山。彭祖活了八百歲和早早天折的嬰兒相比壽命是更長久了,可比起三千年的大椿樹,又何嘗不是一個早夭的嬰兒。個人認為小於秋毫之末的事情,對於他人或許重於泰山。任何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必要辯論。凡是需要爭辯的事情,都是自己看問題不全面,只執着於自己看見的那一面,而忽視了事物本源的統一性。因此,大小、是非、善惡,都是唯心觀念所生,沒有究竟。所以莊子説“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 [3-4] 

秋毫之末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秋毫之末”指秋毫的末端,比喻極微小的事物。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1]  [5] 
  • 運用示例
漢·劉向《説苑·雜言》:“目察秋毫之末者,視不能見太山。” [1] 
宋·司馬光《體要疏》:“夫以田舍一婦人有罪,在於四海之廣,萬機之眾,其事之細,何啻秋毫之末。” [1] 
明·邱清《鏡喻送李景修》:“吾見其垢翳昏蝕,則雖泰山頹乎其前而不之見矣,況秋毫之末哉。” [1] 
清·劉開《上曾賓谷方伯書》:“且夫爨下之材,中郎取之;:秋毫之末,離朱察之。” [1]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199
  • 2.    曹鳳嬌,王楊君作. 成語大會 爐火純青[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22.03:144-145
  • 3.    小馬車叢書編委會編. 學成語讀《莊子》[M]. 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2021.07:31
  • 4.    南懷瑾講述. 老莊中的名言智慧 第2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05:44
  • 5.    秋毫之末的解釋|秋毫之末的意思|漢典“秋毫之末”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