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鎖定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五言律詩。詩的首聯點明題旨,渲染氣氛,奠定此詩荒寂的整體格調。頷、頸兩聯寫景,對仗工整,且富有變化,如頷聯“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如果將“黃葉”“古木”“溪橋”“荒村”在位置上進行調換,恰與頸聯中的“寒花”“幽泉”“寂歷”“斷續”一一對應。另外,此詩在煉字上頗為精審,“黃” “古” “寒”“幽”諸字,既是景物的實際特徵,又體現出作者的心理特徵。 [1] 
作品名稱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作    者
柳宗元
創作年代
中唐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作品原文

秋曉行南谷1經荒村
杪秋2霜露重,晨起行幽谷3
黃葉覆4溪橋,荒村唯5古木。
寒花67寂歷8,幽泉910斷續。
機心11久已忘,何事12驚麋鹿13 [2]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註釋譯文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詞句註釋

1、南谷:在永州郊外。
2、杪(miǎo)秋:晚秋。杪,樹梢。引申為盡頭,多指年、月或季節的末尾。
3、幽谷:幽深的山谷。
4、覆:遮蓋。
5、唯:只有。
6、寒花:即秋花,寒秋的山花。
7、疏:稀疏。
8、寂歷:孤寂,這裏指花不繁茂。歷,單個。
9、幽泉:深山中流出的泉水。
10、微:指泉水很小。
11、機心:機巧之心,奸詐之心。《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日: ‘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旦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漚鳥之所以不下,是因為其父有機心。
12、何事:為何。
13、麋鹿:又名四不像,一種珍奇動物。 [3-9]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白話譯文

秋末大地鋪滿濃霜寒露,
清晨起來行經幽深山谷。
片片黃葉覆蓋溪上小橋,
荒涼村落只見一片古樹。
天寒山花疏落寂寞,
深澗泉水若斷若續。
我久已忘卻技巧心計,
為何仍然驚動了麋鹿? [10]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創作背景

貞元二十一年(805),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開始了痛苦的謫居生活。永州位於湖南、廣東交界處,是一個人煙稀少、荒蕪偏僻之地。柳宗元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常常觸景傷懷,對自己的遭遇,感慨萬千。加之,其所任永州司馬的官職,只不過是一個閒散的職位,因而無施展才華的機會,這便更加重了他的孤獨、憤懣之感,從這首五言古詩中,不難看出作者的這種情緒。由標題可知,詩是寫作者在一個秋日的早晨赴南谷路經荒村的所見,並且以人的行蹤為線索逐步展開。 [11]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作品鑑賞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文本賞析

首聯寫詩人在晚秋時節,冒着早晨的霜露,走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字裏行間流瀉出一種跋涉之苦。其實,詩人現實的生活道路也是如此。首句的“杪秋”本已點明季節,但作者卻仍嫌不足,在句尾又以“霜露重重”加重筆墨,進一步渲染了秋之已深。次句的“幽”字,則是強調了詩人所行山谷遠離市井,幽深僻靜。
接着,具體寫經荒村所見。厚厚的黃葉覆蓋着小溪上的橋面,荒村唯有古樹處處可見,寒天的野花,稀疏零落,大地更顯得空曠。山谷深處的泉水聲微流緩,水聲時斷時續,更襯出大地的寂靜。幾句詩,寫盡了南谷秋色和荒村的荒僻景象,給人以衰敗、寥落之感。
詩人處境險惡,眼前如此蕭疏荒寂的景色,很自然地觸動了他的身世之感。作者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曾這樣説道:“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他也想驅除胸中的鬱悶。可是,今天南谷之行卻沒有使他得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輕鬆,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獨落漠之感。詩最後寫的“機心久已忘,何事晾麋鹿”,表面上的超脱放達之態,實際上卻反映了欲遣愁緒而不能,從而愁上加愁的心境罷了。
全詩緊扣題目,以標題中的“荒”字籠蓋全篇,使詩人筆下的畫面,塗上了一層慘淡之色,霜露、幽谷、黃葉、溪橋、古木、寒花和幽泉,無一不在它的籠罩之下,因而有力地突出了荒村的特點;而這個特點,又處處不離“杪秋”這個季節,使景物都具有濃厚的時令特色。
詩人筆下的景色寫得真實、自然,同時又處處滲透着詩人的主觀情憬。詩人特有的心境與眼前寥落衰敗的景象相互交融,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12]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名家評論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顧璘曰:意高妙。唐汝詢曰:此敍山行之景,因言機心已忘,則當入獸不亂,何為驚此麋鹿乎?此乃輞川落句翻案。
《古唐詩合解》:寒花之態,疏淡而寂寥,幽泉之聲,微聞其斷續,此皆天地自然之妙。
《唐詩箋要》:清空瑩澈。子厚詩在淵明下,韋蘇州上,朱子謂學詩須從陶、柳門庭入觀,此數作益信。
宋·蔡絛《西清詩話》:柳子厚詩,雄深簡談,迥拔流俗,至味自高,直揖陶、謝。
宋·黃徹《君溪詩話》卷三:子厚《曉行》雲:“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麇鹿。”又《放鷓鴣詞》雲:“破籠展翅當遠去,同類相呼莫相顧。”惜乎知之不早爾。
近·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卷一:《金樓子·興王篇》日:“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依麋鹿以為羣。叔齊起害鹿死,伯夷恚之而死。”此與《列士傳》言伯夷、叔齊不食經七日,天遣白鹿乳之,夷、齊念此鹿肉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復來,二子遂餓死,同一怪妄不經,然正機心驚鹿之一證也。姑存之。 [13-16]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市)人。唐貞元九年(793)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調藍田尉,拜監察御史。他和劉禹錫等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順宗時,官禮部員外郎。王叔文失敗後,他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後調任柳州刺史,死於柳州。世稱柳柳州或柳河東。柳宗元同韓愈齊名,是唐代傑出的散文家和詩人,也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作品批判時政,筆鋒鋭利;山水遊記,刻畫人微,寄託深遠,尤為後世傳誦。他的詩幽峭明淨,自成一家。有《柳河東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17] 
參考資料
  • 1.    王明輝.《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柳宗元》.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56
  • 2.    王季萱.《唐詩三餘選讀五百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383
  • 3.    蕭楓.《唐詩宋詞元曲·卷二》.北京:線裝書局,2002:570
  • 4.    不詳.《文白對照:唐宋八大家集(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567
  • 5.    李志敏.《中華智慧教子經典全書·卷三》.北京:京華出版社,2006:99
  • 6.    孟二冬.《韓愈柳宗元詩選》.北京:中華書局,2006:207
  • 7.    楊竹邨.《柳宗元詩選注》.桂林:灕江出版社,1993:44
  • 8.    楊簫.《歷朝田園漁樵詩》.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107
  • 9.    汪正楚.《中華唐詩傳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78
  • 10.    王松齡,楊立揚.《柳宗元詩文選譯》(修訂版).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12
  • 11.    李易,白淑嬡.《星垂平野闊·唐代詩歌卷》.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6-147
  • 12.    林力,肖劍.《唐詩鑑賞大典》.北京:長征出版社,1999:1143-1145
  • 13.    陳伯海.《唐詩匯評(中)》.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788
  • 14.    葛曉音.《新編唐詩三百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55:196
  • 15.    吳庚舜,陳毓羆.《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第六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413
  • 16.    王洪,喬力.《中國文學寶庫·唐詩精華分卷》.北京:朝華出版社,1991:892
  • 17.    穆傑.《古詩詞鑑賞·秋之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9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