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禿鼻烏鴉

鎖定
禿鼻烏鴉是鴉科鴉屬動物,俗稱老鴰,黑老鴰。 [4]  成鳥通體為油亮的黑色,有紫色金屬光澤,翼和尾具銅綠色光澤,尾圓形;額至喙基裸露,覆以灰白色皮膜;虹膜福色,喙尖直且頗為粗壯,喙和腳黑色。幼鳥似成鳥,但體羽光澤較弱,額和喙基不裸露,鼻孔有剛毛。 [5] 
禿鼻烏鴉繁殖於歐亞大陸中緯度至高緯度地區,越冬於歐亞低緯度地區及北非。在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長江中下游等地,也偶見於西部及東南沿海地區。 [5]  禿鼻烏鴉食性很雜。每年2月在鴉羣中可見到雄雌烏鴉互相追逐現象,它們上下飛翔並作短距離劃翔。隨後雄鴉停在樹上或地下,向雌鴉做弓身鼓翼的求偶動作,此後尾部展成扇狀,如雌鴉有反應,則屈膝撲翼相合,繼而雄鴉獻食而後交配成對。禿鼻烏鴉在北方每年孵卵期一般16-18天,有時還可補產一窩。 [4] 
禿鼻烏鴉不僅危害成熟的葡萄、蘋果、桃和西瓜外,還危害玉米、水稻、高粱、小麥、向日葵、花生等。 [4]  禿鼻烏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禿鼻烏鴉被列入《湖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6]  禿鼻烏鴉被列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制定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中文名
禿鼻烏鴉
外文名
Rook
別    名
風鴉
老鴰
山老公
山鳥
拉丁學名
Corvus frugileg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鴉科
鴉屬
禿鼻烏鴉
亞    種
2亞種 [1] 
命名者與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2] 

禿鼻烏鴉形態特徵

禿鼻烏鴉
禿鼻烏鴉(8張)
雌雄相似。通體輝黑色,額裸露,嘴長直而尖、黑色,基部裸露、覆以灰白色皮膜。背、肩、腰、翼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在內的上體均具銅綠色金屬光澤。初級覆羽、初級飛羽和尾羽具暗藍綠色光澤。下體烏黑色或黑褐色。喉部羽毛呈披針形,具有強烈的綠藍色或暗藍色金屬光澤。其餘下體黑色具紫藍色或藍綠色光澤,但明顯較上體弱。粗且厚,上喙前緣與前額幾成直角。圓尾。 [3]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通體暗黑色無光澤,額與嘴基不裸露,鼻孔被覆有剛毛。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腳黑色。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蹠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鼻孔距前額約為嘴長的1/3,鼻須硬直,達到嘴的中部。 [3] 
大小量度:體重♂391-495克,♀356-469克;體長♂423-498毫米,♀410-509毫米;嘴峯♂50-61毫米,♀46-58毫米;翅♂270-341毫米,♀285-341毫米;尾♂160-193毫米,♀151-187毫米;跗蹠♂47-59毫米,♀45-56毫米。(注:♂雄性;♀雌性) [3] 

禿鼻烏鴉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尤以農田、河流和村莊附近較常見。晚上多棲於河岸和村莊附近的樹林中,清晨成羣沿河谷飛到附近農田,有時會接近人羣密集的居住區。 [3] 

禿鼻烏鴉生活習性

在高樹上(有時在城鎮內)築成大羣鳥巢,草地或耕地裏挖掘蠐螬和蠕蟲,有時會刨出馬鈴薯和穀物種子;偶爾也破壞果類作物,進食及營巢都結羣的社羣性鳥種。常與寒鴉混羣,取食于田野及矮草地,常跟隨家養動物。常成羣活動,冬季也和其他鴉羣混合成大羣,有時集羣多達數百隻甚至近千隻。 [3] 
是雜食性鳥類,食性很雜,垃圾、腐屍、昆蟲、植物種子、甚至青蛙蟾蜍都出現在它們的食譜中,為了尋找食物它們經常會出沒於城市郊區的垃圾掩埋場和城市街道的垃圾桶、垃圾站等場所。 [3] 

禿鼻烏鴉分佈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法羅羣島、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列支敦士登的、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英國、烏茲別克斯坦。 [2] 
引進:新西蘭。
遊蕩:阿爾及利亞、格陵蘭、冰島、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馬耳他、中國台灣。 [2] 
禿鼻烏鴉分佈圖 禿鼻烏鴉分佈圖

禿鼻烏鴉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也有早在3月中旬即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林緣、河岸、水塘和農田附近小塊樹林中,有時也在城鎮公園、廟宇和村莊附近高大樹上營巢。巢多置於高大喬木的樹杈上。結羣繁殖,有時在同一棵樹上有數個巢。營巢材料為枯樹枝,內墊有枯草莖、枯樹葉、草根、苔蘚、棉絮、纖維、獸毛、羽毛等柔軟材料。雌雄共同營巢,營巢時間較長,有的長達一個月左右才築好巢。巢呈碗狀,距地高6-20釐米。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巢產卵5-6枚。卵天藍色、淺綠色或藍綠色,被有褐色、黃褐色、黑褐色和灰色深淺兩層斑點。卵的大小為30-44毫米×24-34毫米,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為16-18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29-30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3] 

禿鼻烏鴉亞種分化

禿鼻烏鴉(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Corvus frugilegus frugilegus
Linnaeus, 1758
2
Corvus frugilegus pastinator
Gould, 1845
[1] 

禿鼻烏鴉保護現狀

禿鼻烏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8] 

禿鼻烏鴉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