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禹裏

鎖定
禹裏原名治城。自公元566年北周時期北川建縣起1300餘年,縣治一直設在此處。1935年4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進佔治城,政治部設於英國聖公會設立的北川縣福音堂(今蠶繭站),7月19日,紅軍撤離北川,縣城內外所有房屋全部被毀,此後逐漸得到恢復。1952年9月,新政府將縣城遷往交通較為方便的曲山鎮。1992年,治城、青石、禹裏、三鄉合併,成立新的禹裏鄉。2014年,禹裏鄉撤鄉設鎮,更名為禹裏鎮。 [1] 
中文名
禹裏
別    名
治城
地理位置
於北川縣境中部
面    積
218 km²
人口數量
14361人

禹裏地理位置

禹裏鄉是中國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下屬的一個鄉,也是該縣的舊縣城所在地。禹裏鄉位於北川縣境中部,北緯°51′,東經104°18′,縣城曲山鎮西北22公里。面積218平方公里,人口14361人(其中、回、苗等少數民族人口12009人,佔全鄉總人口的93.6%),下轄26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禹裏鄉基本上為山地地形,海拔在750-2190米之間。禹裏鄉有綿陽經北川西去茂縣、北上松潘的北茂、北松公路通過,是附近鄉鎮的商品集散地。大禹故里風景區位於禹裏鄉境內。禹裏鄉擁有1所中學——北川羌族自治縣民族中學、1所小學——禹裏小學,以及北川縣第二人民醫院。
禹裏小學
從四川省省會成都出發,沿成綿高速公路至永興(約80公里),再沿綿(陽)——安(縣)——北(川)公路(約60公里),就到北川縣地震遺址舊縣城曲山鎮,繼沿北茂公路行22公里,就到了今北川縣(公元651年至1914年為石泉縣)禹裏羌族鄉政府所在地(原縣城治城),以這裏為中心,方圓數十平方公里內至今還保留着許許多多有關大禹的遺蹟,這就是歷史上被稱為大禹故里的地方。1990年3月,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大禹故里為市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國家主席楊尚昆為北川題寫了“大禹故里”四個大字。
石紐從禹裏鄉政府(原石泉縣城)向南,過禹裏大橋,沿北茂公路往曲山方向走約300米,即為1991年北川縣人民政府重建的“神禹故里”坊。穿過坊門,右邊即為石紐村之石紐山,沿崎嶇小路行一里許,山腰石林中“有二巨石紐結,每冬日霜晨有白毫出射雲霄”(《四川通志》),石上有陽刻“石紐”二字,每字高、寬各為40釐米(今浙江大禹陵“石紐”二字即以此處題刻拓片複製),相傳為漢代學者揚雄所書。 史載“禹生石紐”之“石紐”指的就是這個地方。清代學者餘炳虎有《石紐停雲》詩云: 煙羅繞處石崚,高出羣峯數萬層,山色不隨風雨變,往來時看五雲升。

禹裏風景名勝

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區,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被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市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北川縣禹裏羌族鄉境內,距綿陽市100公里,景區總面積30平方公里。是古代治水英雄、夏朝創始入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稱為“神禹故里”。
一九九二年,前國家主席楊尚昆為這裏題寫了“大禹故里”的條幅。這裏山川形勝、人傑地靈、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民風淳樸、資源豐富。典型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優美奇特的自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風格別具,雅趣成天,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區由“禹穴溝”、“歷史文化古鎮”、“石紐山”組成。清朝石泉知縣餘炳虎曾以“石紐停雲”、“雙江分色”、“索橋曉度”、“西山疊翠”、“奎角連雲”,禹穴聽泉、“懸崖滴水”、“血石流光”等八首詩抒發了自己對太離故里人文古蹟和奇異風光的熱愛‘讚歎之情。
歷史文化古鎮——治城,是羌族聚居地,古石泉縣治所(今禹裏羌族鄉)史稱其地處“香漢之中”,“內障成綿,外屏氐羌”是歷來兵家爭奪的要塞,很早以來,羌、藏、漢等民族就在這塊土地上進行着廣泛的交流。
夏朝屬梁州之域,周朝為石紐村,北周置北川縣,唐貞觀8年(公元634年)置石泉縣,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羌鄉風情濃郁。特別是一年一度的禹王廟會和羌歷年,人們從四面八方集於此,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慶賀大禹誕辰,歡度一羌歷年,狂舞歡歌,數日不絕。
塔坪綠島,果鮮花茂,山脊林木叢生,綠蔭葱籠,島上環境優美,是大禹故里人們歷來遊玩的天然公園。歲月悠悠,昔日由百家人栽種的竹林,如今已變成幾千畝的綠色海洋,遠遠望去,林濤翻滾,碧波盪漾,令人歎為觀止。

禹裏羌族自治縣

2003年7月6日,國務院(國函[2003]75號)批准同意撤銷北川縣,設立北川羌族自治縣。這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

禹裏歷史由來

自古以來,北川人民即視石紐山為神聖之地。漢代時,石紐一帶就是以羌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管轄的地方,方圓百里之內不敢人居、放牧,被視為神聖之地。犯罪之人潛入此地,朝廷不得入內追捕,三年後可獲赦免。唐代以前,石紐山麓即建有禹廟,每年六月六日大禹誕辰,人們都要聚集在禹廟前舉行祭祀活動。雖多次遭遇兵禍災害損毀,維修或重建禹廟成為地方官吏的重要職責,祭禹活動從未間斷過。1935年,石紐山前禹廟被燒燬,廟祭移於禹穴溝口之禹王廟。
岣嶁碑相傳大禹治水時, 夢中得仙人指點, 後在湖南衡山祝融峯(也稱“宛委”)鑿石得金簡玉書,使禹得治水之法。禹治水成功後,將書藏於原處,並用巨石蓋住洞口(即為藏書之“禹穴”)。禹將治水之事刻於石碑,立於岣嶁峯上,故稱“岣嶁碑”,亦稱“禹碑”,或稱“大禹功德碑”。明嘉靖年間,成都玉泉人周宗任石泉守備,適遇北川羌族(白草番)揭杆反抗朝廷,想培修禹廟,效禹“以德化戎”之法。《四川通志》載,“碑上蝌蚪文自衡山拓來”,“此係大禹所書,文字奇古”。
釋文為:
承帝曰諮翼輔佐卿洲渚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斜九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嶽泰衡宗疏事裒勞餘伸禋鬱塞昏徙南瀆衍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碑左下方有跋,志其來歷:
“成都玉泉周君宗備戍石泉,過鍾陽書院曰:將建禹王廟,欲求岣嶁碑刻之未得。予取衡山所藏授之。□石泉石紐山,禹產地也。今□□邊圉,乃為之廟,可謂有志於古矣。昔禹□師振旅三旬有□□。周君之意,豈非欲修文德以化戎,而為廟貌乎哉!又因石紐之靈,以為之志思焉,其亦異諸人矣!然禹之跡猶未甚彰,今得禹碑,而神聖書法蝌蚪古文宛然在目。夫書也者,心之彰也。神明變化,於是乎不可掩矣。昔之人求之千載而不可見者,每用悼惜;乃周君一朝而獲之,遂刻之,以壯石紐之靈,豈非茲山之奇遇!予嘉周君之志,爰釋其文於前而書此,以為石泉感事雲。”
並刻有落款:“國皇明嘉靖庚申七月朔日,前進士及第吏部文選司郎中綿州大霍山人高簡頓首題。巡視石泉城利州衞千户趙勳臣刻石。
1935年,紅軍在碑上刻標語兩行,後川軍派人將其剷掉,致使碑文大部損毀,現僅存正文25字和零星釋文、跋文(殘碑現存大禹紀念館)。今有據原拓片複製之“岣嶁碑”立於禹穴溝口禹王廟前。
“神禹故里”坊從禹裏(原縣城治城)往南過大橋,沿北茂公路往曲山方向走約300米,即為1991年縣人民政府恢復重建的“神禹故里”坊。此坊原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石泉知縣姜炳璋所建,木質結構,立於石紐山下深坑子(從今重建處往曲山方向約1000米);有姜炳璋所撰書的匾額“神禹故里”及楹聯:“石紐之村篤生聖人皇皇史冊古蹟常新,刳兒之坪產石如血青蓮好古大書禹穴。”原坊“文革”中被毀。
甘泉與石紐山隔江相望的崖壁上有摩崖陰刻楷書“甘泉”二字。旁有泉池,池水清澈,冬温夏涼,四季不斷。據傳:女荻(禹母)暮汲石紐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雞子,愛而含之,不覺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據傳,石泉縣的縣名就是取石紐之“石”和甘泉之“泉”而成。
誓水柱位於“縣西四十五步河岸上,石柱高一丈圍五尺,恐水衝縣治,立此以防之。”(清乾隆版《石泉縣誌》)上刻12字,為蟲篆體,宋《淳化閣帖》釋為“出令聶子星紀齊春其尚節化”,其義難懂。傳為大禹治水時出的手令。石柱今已無存。
望崇山在今禹裏東。山峯矗立,高入雲天。相傳崇伯(禹父鯀)外出治水,常年不歸,聖母思念,常登此山遙望禹父歸程,時山巔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擋住視線,聖母嘆道:“眼前若是沒有這些大樹多好啊!”話音剛落,狂風驟起,將山前高樹連根吹翻,此後山前只長灌木花草。故曰“望崇山”。
禹穴溝今禹裏以北10公里禹穴辦事處境內有清泗溝,為一條長數公里的峽谷。溝內峭壁凌空,奇峯夾峙,形成兩道神秘的彩屏。頭上樹幾交柯,天光一線,銀瀑飛瀉,煙繚霧繞;溝底溪水擊韻,血石流光;兩岸竹木森林,古藤纏繞。一派濃郁的原始自然風光。因有“禹穴”石刻,故稱“禹穴溝”。
據傳,禹穴溝為大禹誕生地。揚雄《蜀王本紀》載,禹生石紐,其地名刳兒坪。刳兒坪位於九龍山第五峯下,其地“稍平闊,石上有跡,儼然人坐卧狀,相傳即聖母生禹遺蹟”(《四川通志》)。沿刳兒坪溪流而下,有一巨石,其狀如盆,其“水色金赤,四季不變,相傳禹母誕禹後洗兒處也”(民國《北川縣誌》),因以得名。洗兒池以下的溪流中,“白石累累,俱有血點浸入,刮之不去。相傳鯀納有莘氏女, 胸臆坼而生禹, 石上皆是血濺之跡”(《錦裏新編》)。
禹王廟唐代,石紐山下即建有禹廟,後多次維修、重建, 清乾隆年間於禹穴溝口建禹王廟。清道光十年(1832)石泉知縣趙德林重修。1935年,石紐山下禹廟被焚後,民間祭禹活動集中於禹穴溝口禹王廟。 民間祭祀大禹的熱情日益高漲,縣城曲山米石溝左岸所建禹王宮也初具規模,且香火旺盛;禹裏鄉政府對面、石紐山左側原東嶽宮址也建起了禹王廟。
自唐以來,縣境壩底、片口、曲山、陳家壩、通口鄉鎮場鎮先後建有禹王廟或禹王宮,作為當地地方長官和民間祭祀大禹的場所。
1991年,在大禹降生之地北川縣治城(今禹裏) 修建了全國第一個大禹紀念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