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岣嶁碑

鎖定
岣嶁碑(ɡǒu lǒu bēi ) 即。原在湖南省衡山縣雲密峯,早佚。昆明﹑成都﹑紹興及西安碑林等處皆有摹刻。字似繆篆,又似符籙。相傳為夏所寫,實為後世偽託。
中文名
岣嶁碑
別    名
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
原本位置
原在湖南省衡山縣雲密峯,早佚
拓本位置
昆明﹑成都﹑紹興及西安碑林等處
碑文特點
字似繆篆,又似符籙。
書法作者
相傳為夏禹所寫,實為後世偽託。

岣嶁碑碑刻簡介

岣嶁碑
岣嶁碑(3張)
岣嶁碑禹王碑、大功德碑)原刻於湖南省境內南嶽衡山岣嶁峯,故稱“岣嶁碑”,原跡曾消失千年。2007年7月上旬重新被發現,現已成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對象。 [1]  相傳此碑為頌揚夏禹遺蹟,亦被稱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關於岣嶁碑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羅含的《湘中記》、趙曄的《吳越春秋》;其後,酈道元水經注》、徐靈期《南嶽記》、王象之《輿地記勝》均有記述。

岣嶁碑各地拓本

岣嶁碑
岣嶁碑(3張)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遊南嶽時,臨拓全文復刻於長沙嶽麓山雲麓峯。明代長沙太守潘鎰於嶽麓山找到此碑,傳拓各地,自此岣嶁碑名聞於世;之後雲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蘇南京棲霞山、河南禹州陝西西安碑林、浙江紹興、湖北武漢均有翻刻;明代學者楊慎、沈鎰等都有釋文。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張素(張碧泉)將《岣嶁碑》文拓片帶回雲南,之後刻於安寧縣城東洛陽山上法華寺石壁,為摩崖石刻;
●浙江紹興,存於紹興禹廟岣嶁碑亭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紹興知府張明道據嶽麓書院拓本摹勒於此,為碑刻;
●四川明泉縣(今北川禹裏羌族鄉)九龍山禹廟碑亭內(1561年立),為碑刻;
岣嶁碑
岣嶁碑(3張)
●江蘇南京,位於棲霞山天開巖側,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二月(1609年)吏部左侍郎楊時喬刻於此,為摩崖石刻;
明萬曆年間,刻於河南汲縣;
●清康熙年間毛會建於西安府學及歸德府署先後翻刻禹王碑

岣嶁碑內容

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個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和鐘鼎文,也不同於籀文蝌蚪。有人猜測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也有説是道士偽造。
由於其文字奇特,歷代對其內容看法不一,古代多認為是記錄大禹治水的內容,而一些學者則認為“岣嶁碑”並非禹碑。如曹錦炎認為岣嶁碑是戰國時代越國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親越王不壽上南嶽祭山的頌詞。而劉志一則認為岣嶁碑為前611年(楚莊王三年)所立,內容是歌頌楚莊王庸國的歷史過程與功勳。

岣嶁碑嶽麓山禹王碑

位於湖南長沙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雲麓峯左側石壁,面東而立,屬摩崖石刻,為南宋嘉定五年摹拓刻本。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長沙太守張西銘兼有護碑亭,明崇宗三年(1630年)兵道石維嶽重修亭台,增建石欄;清朝康熙年間,周召南、丁司孔重修。碑二側增有明代刑部劉汝南“誇神禹碑歌”、清代歐陽正煥“大觀”石刻;1935年周翰重修,並增刻“禹碑”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岣嶁碑楊慎禹碑釋文

承帝日諮,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嶽泰衡。宗疏事裒,勞餘神。鬱塞昏徙。南瀆愆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馬賀山認為: [岣嶁碑]上的文字,看上去比甲骨文要成熟進步多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極大的反差呢,夏朝文字應該比商朝文字還原始還落後才對,其實這只是事物發展的一般情況,有時還存在着特殊情況,商是一個生活在黃河下游的氏族,人數很少,沒有文字沒有文化,是一個很落後的氏族,以玄鳥{燕子}為圖騰,與以龍為圖騰的人口眾多的有夏民族不可同而語,夏民族已進入農耕和百工時代,與之相適應的文字文化文明,達到了高度發展,從黃帝倉頡造字始,到夏朝滅亡前,已經有一千三四百年,文字十分發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商人則不然,他們不喜歡文字,只擅長在馬背上東奔西殺,從建國到遷都殷墟,商人的文字也沒有造出來,不得不使用夏民族的民間俗體字,而商朝的那些巫師,往甲骨上寫字的人,刻字的人,我推測都是由夏人擔任的.時代在發展,文字文化文明卻停滯不前,這與後來的元朝的統治情況很相似.這正是着成夏朝官方文字比商朝民間俗體文字成熟進步的真正原因.

岣嶁碑馬賀山禹王碑釋文

馬賀山禹王碑 馬賀山禹王碑
承帝冢然,翼輔雝衞。災洚矢發,沮恆往行,三河飛湧。北過冀而奠,姒若忘鳥。宿嶽麓庭,昶溢酉祈,水廬弗長,往求永定。華嶽泰衡。崇楚事裒,勞餘神禋,鬯曼吉徙。南瀆衍昌。衣則食備,萬邦皆寧,疆無漾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