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

鎖定
福清第三中學起源於清代光緒十八年即1892年,前身為牧師方鮑參創建的福清培元書院。學校曾先後易名為融美中學堂、私立融美初級中學。1952年11月28日人民政府接辦學校,又歷經福清第二初級中學、福清第三中學、福清龍田中學的傳承演變,1986年5月定名為福清第三中學。
2015年11月,福建省教育廳確認福清第三中學高中部為“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  [1] 
中文名
福清市第三中學
外文名
Fuqing No.3 Middle School
簡    稱
福清三中
創辦時間
1892年
辦學性質
公立中學、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
校    訓
居心當如止水,求學譬諸為山
主要獎項
“福建省先進教工之家”
主要獎項
“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
“福州市綠色學校”
知名校友
高由禧
曾融生
張鈸等
現任校長
施黔羣
所屬地區
中國福建福清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學校地址

福清第三中學就坐落於福清龍田鎮。
校園平面圖 校園平面圖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辦學歷程

光緒二十一年即1895年,牧師餘修意在海口教堂與美國傳教士李承恩報美以美會福州年議會備案,在牛田即龍田借用“美會堂”分設培元書院(培元齋),翌年,福清培元書院撤消,合併於龍田培元書院。
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美國傳教士蔚利高(後曾代理半年院長)為鞏固這所教會學校,捐助資金使培元書院繼續設辦。
福清第三中學的前身創建於清代光緒十八年即1892年,系牧師方鮑參根據光緒十七年(1891年)基督教(新教)美以美會福州年議會的決定而創建的一所教會學校。名為福清培元書院,隸屬於福州美以美會教育部。是福清縣一所西式中等學校。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學校更名為融美中學堂,於宣統元年(1909年)建成“Carolyn Johnson Memorlol”(柯琳·約翰遜紀念堂)。
融美中學堂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更名為融美初級中學,薛永香任校長,民國十八年(1929年)學校向福建省教育廳申報立案。
福建省教育廳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限令福州各中等學校內遷。於是該校遷往福清東張鎮香山村,附屬小學則遷往龍田鎮積庫村。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初夏遷還龍田。
民國三十年三月廿四日(1941年4月20日)福清縣城淪陷。同年9月,該校與平潭嵐華、古田超古、毓馨、閩清天儒、毓真、福州正德、毓英等初中合設“私立衞理聯合初級中學”。由楊昌棟任校長,曾煥樞任副校長。附小則與毓德小學合併為融美毓德聯合小學。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秋福建省基督教教育委員會南平會議決定由順昌遷回龍田本址復學。
1951年3月,學校向閩侯專署辦理了“接受外資津貼學校”登記手續。
1952年11月4日,閩侯專署接辦私立融美初級中學,改名為福建省福清第二初級中學。
1952年11月28日,閩侯專署正式接辦,直屬閩侯專署管理。
1950年冬,學校成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小組和中國教育工會小組。
1951年2月,成立了校務委員會;
1954年9月,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福清第二初級中學小組
1955年7月1日,閩侯專署將該校改名為福清第三中學。
1956年春,中共福清第三中學支部委員會建立。同年9月,增辦高中部。
1962年11月28日,學校舉行了七十週年校慶活動;教育部副部長葉聖陶先生為該校題寫了“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校名,並轉贈郭沫若題詞“教育乃人生第一樂事”。
1966年6月5日,福清三中“四清”運動結束。原駐校“社教工作隊”改為“文化大革命工作隊”。“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9年9月,學校被改名為福清龍田中學,隨後成立了龍田中學革命委員會。
1978年6月15日,福清縣革委會批准該校為縣重點中學。
1978年12月中共福清縣委研究決定批准該校為福清縣重點中學
1982年6月20日,該校成立了九十週年校慶籌備委員會。
1986年5月16日,該校恢復校名為福清第三中學。
1991年10月確定校名為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
1992年11月28日舉行100週年校慶活動。
1994年籌辦福清私立融美初級中學
1996年7月與福清三中福州校友會聯辦;同年12月,福州市教委批覆同意創辦福清私立融美中學。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教學成績

學校以“求實、創新、團結、進取”為校訓。校長施祖振先後獲得福建省莊重文優秀校長獎和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學校榮膺福建省第五屆、第六屆文明學校的稱號。1992年10月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了該校第一部校志,1995年11月成立了福清三中離退休教工管理委員會。1989年5月,該校參加福建省普通中學辦學水平評估。1991年3月,經福建省教育委員會審批予以註冊登記。1991年9月24日,福建省教育委員會進行定級達標複查驗收。1991年10月5日,福建省教育委員會正式確認該校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三級達標學校”。1996年6月,學校又晉升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二級達標學校”。
1999年12月,學校六屆三次教代會審議通過了《1999~20002年學校發展規劃》,提出了“依法治校,科研興教,民主辦學,廉儉持校”的辦學思路,隨後學校提出了“建設優良校風、優秀師資、優美校園、優越裝備,深化優質管理,再創優異業績”的辦學策略。 2001年2月順利通過福建省“二級達標”中學複查驗收;9月實行初、高中分設辦學,《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110年》畫冊、《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師生名錄》和《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大事記》出版。學校被推薦為福建省第八屆“文明學校”,學校被批准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及其師資建設》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學校,福州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11月30日,學校舉行110週年校慶活動。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校園文化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辦學理念

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師生與學校和諧發展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校訓

居心當如止水,求學譬諸為山。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校標釋義

校徽 校徽
校標整體圖案呈圓形,由三個同心圓組成,意寓三中師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外環上半部分為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先生手書的中文名稱“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外環下半部分為黑體英文名稱“FUJIAN FUQING NO.3 MIDDLE SCHOOL”,二者均為紅色陽文。主題圖案下方的“1892”表明學校前身培元書院始建於1892年,歷史源遠流長。主題圖案呈白色鏤空,中上部為“三中”二字的變形,像揚帆起航的帆船,形態端正而充滿張力;下部為標有經緯線的局部地球;主體圖案輔以宛如旭日初昇的紅色圓形背景,勾勒出雄渾壯美的行船圖,具有“風正一帆懸”的氣勢,寄寓三中人高瞻遠矚、努力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主體圖案中上部的左側由三本疊加的書演化而來,它既表明學校是學子讀書求知的家園;又賦予“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內涵。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和諧相處,構成了學校教與學的主體。主體圖案中上部的右側由一支鋼筆和形似帆船或弦月的圖案組成,可做多元解讀。鋼筆、帆船組合象徵學子凝神聚力,揚帆起航,駛向美好未來;鋼筆、弦月組合説明學子書寫精彩人生,其成就、業績可與日月同輝。二者貌離神合,異構同工,都預示着三中學子遠大的前程。
校標的顏色以紅色為主色調,紅色是中華民族的吉祥、幸福的象徵,寄託着學校對每一位學子的祝福,同時也意味着熱情與活力,體現了學校生機勃勃的氣象、方興未艾的發展盛況。
福清三中校歌 福清三中校歌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省級學會理事(委員)3名,福建省骨幹教師3名,福州市名師工作室成員1名,福州市骨幹教師7名,福清市首屆名師3名(福清市所有中學僅有7名);高級教師39名,中級教師49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5名。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辦學條件

現校園面積為69963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7485.5平方米,綠地面積27023.6平方米。建有圖書館、學生實驗樓、400米標準運動場,標準生物園和地理園。學校擁有完善的多媒體教學系統,網絡接入點覆蓋全校,班級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建有校課件資源平台,初步建立了數字化校園。學校擁有設備齊全的學生食堂膳廳,學生公寓樓,宿舍熱水系統。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知名校友

學校校友中有高由禧、曾融生、張鈸3 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翁獨健、陳元暉、方愛瓊等知名學者、科學家程序、曹德淦、王欽敏、薛國強等省部級領導幹部以及韓國龍等企業家。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學校榮譽

1991年10月成為全省第三所農村達標學校,1996年6月晉升為省二級達標重點中學,1998年、2002年通過了二級達標複檢,並於2014年5月通過省一級達標校檢查,晉升為省一級達標重點中學。1996年、1998年、2002年、2008年榮膺福建省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第十屆“文明學校”光榮稱號,學校還是福建省先進教工之家、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福州市綠色學校、福州市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和福清市首屆“書香校園”。 [2]  2018年5月28日,入選“福建省首屆文明校園”候選名單。 [3] 
2021年12月,被福建省教育廳認定為“第一批省級平安校園”。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