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州市博物館

鎖定
福州市博物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文博路8號,佔地面積14.47畝,總建築面積11198平方米,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3] 
1987年,創建福州市博物館,位於福州市鼓樓區于山大士殿內。1997年,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籌建福州市博物館新館。2000年元旦,福州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1]  [3]  截至2021年,福州市博物館藏品有8014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579件(套)。 [12] 
福州市博物館先後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稱號;是國家二級博物館。 [3]  [14] 
中文名
福州市博物館
外文名
Fuzhou Museum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文博路8號
佔地面積
14.47 畝
類    別
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景點級別
國家二級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00年
開放時間
9:00—18:00(週二至週五),17:30停止入場;9:00—20:00(週末及節假日),19:30停止入場。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數量
7934件/套(截至2019年末)

福州市博物館歷史沿革

1987年,創建福州市博物館。
1997年,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籌建福州市博物館新館。
2000年元旦,福州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1] 
福州市博物館 福州市博物館

福州市博物館建築佈局

福州市博物館概述

福州市博物館佔地面積14.47畝,總建築面積11198平方米,新館的建築風格和裝飾風格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呈內院式佈局,用狹長的內院天井,構成福州古建築的空間特色;又結合使用功能,創造具有福州特色的內部空間。 [3] 
福州市博物館

福州市博物館展廳

  • 基本陳列
閩都華章—福州歷史文化陳列
閩都華章—福州歷史文化陳列,從上古時期到辛亥革命時期,以歷史為主要脈絡,以文物為主要載體,輔以高科技手段,籍以展現福州歷史文化的內涵和閩都特色之文化。 [4] 
閩都華章—福州歷史文化陳列 閩都華章—福州歷史文化陳列
海絲門户有福之州——福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專題展
海絲門户有福之州——福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專題展通過照片、文獻、圖片資料和場景復原等形式向觀眾展示福州在歷史上各個時期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5] 
海絲門户 有福之州 ——福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專題展 海絲門户 有福之州 ——福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專題展
至寶通洋外——“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
至寶通洋外——“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文物最多、內容最豐富、表現形式最為多樣的“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展覽彙集了“碗礁一號”出水瓷器200餘件文物精品。除青花瓷之外,還有青花釉裏紅瓷器五彩瓷等多種類型,反映了清康熙年間景德鎮民窯最高的制瓷工藝。 [6] 
至寶通洋外——“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 至寶通洋外——“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
  • 臨時展覽
百年傳承匠心守藝——福州木雕(象園)省級非遺項目傳承展
2021年6月25日,由福州市博物館、中共福州市晉安區委宣傳部、福州市晉安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福州市晉安區象園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福州市晉安區非遺保護中心、福州市晉安區象園街道象園社區、福州市晉安區象園木(根)雕協會協辦的《百年傳承匠心守藝——福州木雕(象園)省級非遺項目傳承展》在福州市博物館開展,集中展示象園木雕各時期代表性作品。 [7] 
百年傳承 匠心守藝 百年傳承 匠心守藝
盛裝草原——中國蒙古族服飾展
2016年1月1日至2月25日,福州市博物館推出《盛裝草原——中國蒙古族服飾展》,這是福州市首次引入蒙古族題材的展覽。本次展覽共展出蒙古服飾78套,蒙古族文物36套,服飾部分涵蓋了13個蒙古部落,包括科爾沁部落、烏拉特部落、巴爾虎部落、扎魯特部落、阿拉善和碩特部落、翁牛特部落、布里亞特部落、巴林部落、察哈爾部落、鄂爾多斯部落、烏珠穆沁部落等。 [13] 
蒙古族服飾展 蒙古族服飾展

福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福州市博物館綜述

福州市博物館融文物徵集、收藏、保護、鑑賞和研究於一身,主要通過陳列展覽、文化交流等方式來展現福州輝煌的歷史,弘揚福州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館藏文物有陶瓷器、青銅器、壽山石雕、字畫、絲織品、漆器、玉器、古傢俱和古木雕等,其中以壽山石雕、字畫、絲織品收藏最具特色。 [3]  截至2021年,福州市博物館藏品有8014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579件(套)。 [12] 
福州市博物館

福州市博物館重要藏品

  • 田黃薄意章
田黃薄意雕 田黃薄意雕
田黃薄意章是一塊由福州博物館珍藏的田黃石,高13釐米、寬7.8釐米、厚3.8釐米、重500克,系東門派重要傳人、首開以壽山石雕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展覽“金盃獎”先河的林壽煁於20世紀80年代刻就的田黃薄意橢形章。正面呈桂花黃色,背面稍淡若枇杷黃,有紅色筋格及蘿蔔絲狀細紋。畫面中兩岸峯巒高聳,樹木茂盛,一葉小舟泛行江上,船頭圍坐三人,指點風景,船尾艄公撐篙;帶狀雲彩繚繞之中,一輪圓月高掛,背面山石上有陽刻款“壽煁庚申”四字。 [8] 
  • 宋凍石觀音
宋凍石觀音
宋凍石觀音(1張)
凍石觀音,通高12釐米,寬5.5釐米,厚2.3釐米。雕像的材質為壽山凍石,顏色呈肉黃色,結晶體石質。這尊觀音像是1998年福州市冶山路省財政廳宿舍工地考古發掘時出土的,出土的地層為宋代地層。此尊觀音面龐橢圓豐腴,神態端莊,眉間點以白毫相,用簡潔的方法刻畫鼻、眼、唇,嘴唇如彎月,唇角上翹,眉目交流,笑意橫生,內心充滿喜悦。頭戴蓮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胸前掛滿串珠瓔珞,身穿交領無袖衣裙,着披肩,袒雙臂,臂上披掛飄動的花紋刻飾帛帶,發冠上的珠璣、耳朵的垂珠,胸前、腰際、膝部的飾物,以及臂飾、腕釧、瓔珞與飄帶相結合。背部刻飾比較簡單,肩部刻有一組纏枝線刻。 [8] 
  • 田黃薄意組雕
田黃薄意組雕一套六件,大小相類,雕刻技法及構圖風格相近,應出於西門派中同一匠師之手。分述如下:
石1:高3.2釐米,寬24釐米,厚1釐米,石質通靈,石色近桂花黃。有明顯蘿蔔紋紅筋,紅筋部分刻岩石,石前一老者席地而坐,形態可掬。背面一柏樹從石縫伸出。
石2:高2.7釐米,寬2.3釐米,厚1釐米。石質通靈,色呈桂花黃,有蘿蔔紋,紅筋處刻山石。崖上有竹葉一小叢,山石凌亂,旁點綴兩片小竹,山徑上有老者拄杖而行之背影,生動形象。
石3:高3釐米,寬2.5釐米,厚0.6釐米,石質通靈,有蘿蔔紋,石色淡白微帶黃,有一格微呈紅筋。刻一柳樹,柳下一牧童騎於牛背,牛四足浸於溪水中,背面溪石旁刻小竹,整個石章下方以水紋收局,恬靜幽雅。
石4:高3釐米,寬2.2釐米,厚0.8釐米,石質通靈,石色黃中帶灰黑。有紅筋,蘿蔔絲不明顯,屬坑頭性小田黃。格部分刻山石,中間雜以蘭草。正面上方刻一小輪圓月,月下一羅漢一手撫膝,一手撐地而坐,側臉作沉思狀。
石5:高2.5釐米,寬1.8釐米,厚1.4釐米。石色呈熟慄黃,較黑沉,有蘿蔔紋。紅筋部分刻溪邊山石,石上有枯樹,樹梢有一小圓月,溪上一舟,一老者坐船尾,艄公站立船頭,手把竹篙撐船,溪水似有月光倒映。
石6:高3.8釐米,寬2.4釐米,厚1釐米,色淡黃有蘿蔔紋,紅格部分刻山石,石旁一羅漢右手撫膝席地坐於崖下,背面刻一棵攀崖小松。 [8] 
  • 壽山白芙蓉博古紐方章
林皋,字鶴田,一字鶴顛,清代福建莆田人,後徙居江蘇常熟。林精篆刻,其刀法明快穩健,所作章法簡繁相參,疏密處理周詳,顯示出清麗古雅、綿密秀挺的特點,為世所崇。林作印尤多,當時的書畫名家和收藏家惲壽平、王時敏、吳歷、高士奇、楊晉等人用印多出其手。同時代的文淵閣大學士王掞贊之曰:“鶴田林子,虞山快士,究心斯道,獨追正脈,其鐫刻諸體,全用漢篆,不雜史籀及釧彝敦盤之文,雖海內名家雜出,精於篆學者,畢竟以林子為當代獨步。” 福州市博物館珍藏林皋所治印章一方,印章為長方形,高3.8釐米,寬厚皆2釐米,以優質白芙蓉雕就,石質白嫩如脂,温潤勻淨,綿密細膩。頂部琢刻為玉璧形博古紐,大氣古樸,儒雅方正。紐厚0.4釐米,紐面陽刻捲雲紋及谷紋為飾,兩種紋飾相間,佈局和諧微妙,刻工細膩小巧,在壽山石雕刻中屬西門派技法。底部朱文篆刻“眠琴居士”四字,字體蒼勁古樸,章法佈局得體,刀法穩健流暢,有渾然天成之感。另有邊款分居石章兩面,每面各三列,行楷陰刻迴文詩《春花》一首:溪花繞岸綠河西,岸綠河西影柳堤,堤柳影西河綠岸,西河綠岸繞花溪。落款:“康熙丙辰春日林鶴田泐”。 [8] 
  • 壽山石人首蛇身俑
壽山石人首蛇身俑 壽山石人首蛇身俑
福州市博物館珍藏着一尊“壽山石人首蛇身俑”,高4.4釐米,寬4釐米、厚2.5釐米,是宋代時期的產品。它造型別致、雕刻粗獷,石質呈青灰色,頭部為人面形,身作蛇體盤繞,體表鱗甲刻飾分明,是福州壽山石俑中常見的一種。福州地區上古時以蛇為圖騰,人面蛇身俑可能與福建簡“閩”,以及閩人以蛇為圖騰有一定的歷史淵源關係。是一件難得的古代造型藝術品,為研究閩台兩地的崇蛇習俗提供了有力的實證。 [8] 
  • 圓雕作品——《數珠羅漢》
魏汝奮的壽山石圓雕作品《數珠羅漢》,羅漢高10.7釐米,長8.2釐米,寬5.2釐米,底座長11.2釐米,寬8.8釐米。羅漢是用壽山石名品之一牛角凍雕刻,石質晶瑩滋潤,呈半透明狀,赭褐色。羅漢高額長耳,方臉,面帶微笑,神態安詳。肩披帔,着廣袖長袍,胸袒露,胸前刻一佛像。左手按地,右手握一串佛珠靠在膝上;右腿彎曲,左腿盤卧於股下作坐姿。帔肩、衣袍皆線刻纏枝蓮花紋花邊。雕像底座正面四方刻四條夔龍,襯以纏枝卷草紋、海水紋;背面刻一圈纏枝蓮花紋,署“魏汝奮制”隸書款。此件羅漢造型優美自然,刻工極其精細,為清代壽山石圓雕精品。魏汝奮其人生平不詳,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福州博物館均收藏有他所雕刻的羅漢像,這些作品形神兼備,刀法嫺熟,藝術水平極高。魏汝奮的《數珠羅漢》,人體比例準確飽滿,坐勢自然舒展,神態悠然自得,表情異常生動;衣紋用刀流暢,富有動感。不論從作品前部看,或是從背部看,都十分和諧自然。而且石雕藝人善於利用巧色,用石材的淺色部分雕刻外披的袈裟,深色部分雕刻羅漢肌體,作品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是一尊圓雕的傑作。從南北朝的壽山石豬到《數珠羅漢》,可以看出,隨着時間的推移,壽山石圓雕技法在不斷髮展,不論在造型、題材或是巧色利用上,都有重大突破,使圓雕作品更臻精美。 [9] 
  • 魏汝奮雕壽山牛角凍羅漢坐像
魏汝奮是清康熙年間人,留存的作品極少,本館所藏其雕刻的羅漢像刀法嫺熟,神態兼備,藝術水平極高。 [9] 
  • 壽山石精品
福州博物館壽山石 福州博物館壽山石
館藏品中壽山石豬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福州壽山石雕件,還有大量的明清時期的福州著名藝人雕刻的精美的壽山石章。 [9] 
  • 珍貴字畫
福州市博物館珍藏的字畫中,既有珍貴的宋元小畫,還有歷代的名人之作。各種形式俱備,內容豐富多彩。 [9-10] 
字畫 字畫

福州市博物館文化活動

福州市博物館綜述

福州市博物館打造成為校外第二課堂的特色品牌。通過免費的鑑寶活動、免費陳列展覽進校園、免費的文博志願者培訓、免費的道德講堂、免費的館校主題互動等系列活動,成為廣大羣眾瞭解福州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涵的“實物圖書館”、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鄉史、鄉情教育的“立體教科書”、校外第二課堂教育的重要場所。 [3] 

福州市博物館重要活動

2022年6月26日上午10點,福州市博物館與福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合作開辦的第二期紅領巾小志願者講解員培訓系列課程開課,主題是《探秘“碗礁一號”沉船之美》。 [11] 

福州市博物館所獲榮譽

福州市博物館先後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稱號;是國家二級博物館。 [3]  [14] 

福州市博物館參觀信息

福州市博物館地理位置

福州市博物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文博路8號。 [2] 

福州市博物館開放時間

9:00—18:00(週二至週五),17:30停止入場;9:00—20:00(週末及節假日),19:30停止入場。 [2] 

福州市博物館交通信息

象園站:76,129,173,29,112,8,81,302,115,76,74,197,59,169,202,179直達。
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市博物館)站:305,16,17,74,319,169,88直達。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