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風型驅逐艦

鎖定
神風級驅逐艦,是日俄戰爭後日本海軍決定立即批量生產的應急驅逐艦。
艦體舷牆為金屬製固定式。明治末期是水雷戰隊的主力。其後因以太平洋為設想作戰海域,小型艦體不適合而撤去艦尾的武裝變更為巡邏艇,此級合計有32 艘服役。
此級驅逐艦全部於昭和初期退役。
中文名
神風型驅逐艦
前型/級
春雨型驅逐艦
次型/級
海風型驅逐艦
研製時間
1904年
服役時間
1905年
定型時間
1904年
數    量
32艘
所屬國家
日本

目錄

  1. 1 發展沿革
  2. 建造緣由
  3. 建造列表
  4. 時間表
  5. 2 技術特點
  6. 3 性能數據
  7. 4 服役事件
  8. 神風
  9. 潮號
  1. 初霜
  2. 彌生
  3. 子日
  4. 如月
  5. 朝風
  6. 若葉
  7. 春風
  8. 初雪
  9. 夕暮
  10. 時雨
  11. 夕立
  1. 追風
  2. 白露
  3. 響號
  4. 三日月
  5. 白雪
  6. 野分
  7. 朝露
  8. 白妙
  9. 夕凪
  10. 水無月
  11. 松風
  1. 初春
  2. 卯月
  3. 疾風
  4. 長月
  5. 菊月
  6. 浦波
  7. 磯波
  8. 綾波

神風型驅逐艦發展沿革

神風型驅逐艦建造緣由

日本海軍在1900年3月的緊急追加計劃,決定建造25艘春雨改型,正式名稱為神風型。1905年追加4艘 ,1906年追加3艘,神風型產量達到了32艘的空前規模。因此其不但在各個海軍造船工廠內建造,同時也與多個民間造船公司合約建造。在日俄兩國簽訂條約之前只有2艘神風型完工,沒有趕上戰爭,其餘各艦均在戰後完成製造。 [1] 

神風型驅逐艦建造列表

本級艦共32艘,分別是神風,朝風,春風,松風,追風,疾風,夕凪,如月,彌生,卯月,水無月,長月,菊月,三日月,白雪,初雪,磯波,浦波,凌波,潮,響,初春,子日,若葉,初霜,夕暮,白露,時雨,夕立,野分,朝露,白妙。

神風型驅逐艦時間表

神風
1904年8月2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7月15日下水,8月16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10月12日報廢。
朝風
1904年12月30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5年10月28日下水,1906年2月24日竣工。
1928年4月1日除籍,1929年1月31日報廢,同年8月1日在湯谷灣外成為榛名,比睿的實彈射擊靶艦被擊沉。
春風
1905年2月16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14日竣工。
1928年4月1日除籍,次年1月31日報廢。
松風
1905年9月25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次年10月28日下水,1907年2月16日竣工。
1924年4月1日除籍。
追風
1905年8月1日在舞鶴工廠動工,1906年1月10日下水,1906年8月21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除籍,1925年11月18日編入雜役船,命名為第620號。1930年12月8日報廢,次年出售。
疾風
1905年9月25日在大阪鐵公所櫻島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22日下水,1907年3月25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除籍,1926年6月16日報廢,1930年出售。
夕凪
1906年1月20日動工,8月22日下水,12月25日在舞鶴海軍工廠竣工。
1924年除籍,共服役了18年。
如月
1904年9月1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9月6日下水,1905年10月19日竣工。
1928年4月1日除籍,10月12日報廢,次年出售。
彌生
1904年8月2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8月7日下水,1905年9月23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編入雜役船,1926年8月10日在豐後海峽衝島西南當作轟炸練習目標被擊沉。
卯月
1906年3月22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9月20日下水,1907年3月6日竣工。
其服役了17年,1924年12月1日除籍,1926年6月16日報廢,此艦之後只留下一個記錄,即日本海軍最早的無線操作實驗艦。
水無月
1906年2月25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11月5日下水,1907年2月14日竣工。
1930年6月1日除籍,7月3日報廢,次年出售。
長月
1905年10月28日在浦賀船渠動工,1906年12月15日下水,1907年7月31日竣工。
1930年6月1日除籍,其他5艘也同時除籍,7月2日報廢,次年出售。
菊月
1906年3月2日在浦賀船渠動工,1907年4月10日下水,1907年9月20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編入掃雷艇,1928年8月1日,改名為第十二號掃雷艇,服役到1930年6月1日。
三日月
1905年6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5月26日下水,1906年9月12日竣工。
此艦1928年4月1日除籍,其艦名為後來的第三十二號驅逐艦沿用。
白雪
1905年3月24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19日下水,1906年10月12日竣工。
1924年4月1日除籍,同級驅逐艦大多轉籍掃雷艇,唯獨此艦沒有。
初雪
1905年9月11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3月8日下水,1906年5月17日竣工。
1928年4月1日除籍,次年1月31日報廢。
磯波
1908年1月15日在舞鶴海軍工廠動工,1908年11月21日下水,1909年4月2日竣工。
1930年6月1日除籍,改為雜役船(拖船兼交通船),1935年4月9日報廢。之後改為吳港工廠的浮泊碼頭。
浦波
1907年5月1日在舞鶴海軍工廠動工,1907年12月8日下水,1908年10月2日竣工。
1930年6月1日除籍,改為雜役船。1935年10月25日報廢,次年出售。
綾波
綾波是神風級驅逐艦最後一艘,1908年5月15日動工,1909年3月20日下水,1909年6月26日竣工於舞鶴海軍工廠。
1930年6月1日除籍,成為雜役船(拖船兼交通船),稱為第757號,1933年4月19日報廢。
1905年4月12日動工,1905年7月15日在吳海軍工廠竣工。
1924年12月1日,潮號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1929年1月31日報廢。
1905年9月28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3月31日下水,1906年9月6日竣工。
191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10月12日報廢,1930年出售。
初春
1905年11月11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21日下水,1907年3月1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此艦除籍。1926年6月16日報廢,1928年8月13日在豐後海峽被當作靶艦擊沉。
子日
1905年6月25日動工,1905年8月30日下水,1905年10月1日在吳海軍工廠內竣工。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次年1月31日報廢。
若葉
1905年5月2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11月25日下水,1906年2月28日竣工。
1928年4月1日除籍,1929年1月31日報廢。
初霜
1904年8月20日動工,1905年5月13日下水,8月18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竣工。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
夕暮
1905年3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11月17日下水,在日本海海試滿一年後的1906年5月26日竣工。
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7月6日報廢,次年出售。
白露
1905年2月25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2月12日下水,8月28日竣工。
1928年4月1日,白露號除籍,8月1日暫時當作雜役船使用。1930年2月12日報廢,之後出售。
時雨
1905年6月3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3月12日下水,1906年7月11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除籍。
夕立
1905年3月20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3月26日下水,日俄戰爭結束後的1906年7月16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7月6日報廢。
野分
1905年8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7月25日下水,1906年11月1日竣工。
1924年4月1日除籍。
朝露
1905年4月28日在大阪鐵公所櫻島造船廠動工,1906年4月2日下水,11月16日竣工。
1912年11月9日,該艦在石川縣七尾灣觸礁擱淺,30日船體斷裂,前半部沉沒。1914年4月15日除籍。
白妙
1905年3月24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7月30日下水,1906年11月20日竣工。
1914年8月31日在膠州灣外靈山島海域觸礁,9月4日沉沒,10月29日除籍。

神風型驅逐艦技術特點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為發現已裝備的日本春雨型驅逐艦鍋爐殼上部會反射探照燈的照射,造成形跡暴露,因此對神風號蒸汽機的高度進行了降低處理。因日本國產主機(即艦本式)的性能不斷改善,其後期艦如時雨號已經可以達到6416馬力,最高航速達到 29.727節。 [1] 
第一驅逐艦隊的“神風”號 第一驅逐艦隊的“神風”號
垂線間長69.2m、全幅寬6.6m、平均吃水1.8m、常備排水量381噸。主機四汽缸三脹式直立往復蒸汽機2座2軸,主鍋爐艦本式煤炭(浦波、綾波、磯波為重油・煤炭混焼)水管鍋爐(蒸汽圧力17.6氣圧、飽和温度)4座、功率6000馬力、航速29節。續航力11節/850海里。武器為安式十二斤速射炮2門、一號短炮管(改)8cm炮(短十二斤速射炮)4門、45cm單裝魚雷發射管2具。乗員62名。 [1]  [2] 
由於缺乏戰爭經歷,神風型驅逐艦給日本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其極其唯美的艦名了。風、雪、春、波,再加上日本式的月份古稱,在日本看來這三十二個艦名就猶如在詠唱一首華麗的和歌。由於這種情緒,其中多個名字延續到了以後各級驅逐艦上 。 [1] 
神風型驅逐艦服役了很長時間,是大正時代的水雷戰隊主力,但由於日本海軍的主要作戰方向轉向太平洋,無 法作為遠洋型驅逐艦存在的神風型漸漸失去了戰術價值,於昭和初年紛紛退役。 [3] 

神風型驅逐艦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
381噸
航速
29節
主火力
2門120毫米
副火力
4門76毫米
魚雷發射管
2具450毫米

神風型驅逐艦服役事件

神風型驅逐艦神風

神風 神風
1904年8月2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7月15日下水,8月16日竣工,因為是在日俄戰爭中建造,所以速度很快。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10月12日報廢。

神風型驅逐艦潮號

潮,1920年攝於海參崴 潮,1920年攝於海參崴
1905年4月12日動工,1905年7月15日在吳海軍工廠竣工。實際上只花了3個月時間建造,雖然排水量只有381噸,但是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竣工,足以説明當時建造的熱情和技術的進步。
潮號竣工時日俄戰爭以及接近尾聲,所以並無戰爭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隸屬於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負責在青島方面行動。當時編在第五驅逐隊,該隊除此艦外,還有子日,若葉,朝風。
1924年12月1日,潮號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1929年1月31日報廢。

神風型驅逐艦初霜

初霜 初霜
1904年8月20日動工,1905年5月13日下水,8月18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竣工。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

神風型驅逐艦彌生

彌生 彌生
1904年8月2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8月7日下水,1905年9月23日竣工。彌生是十二個月的雅稱中第一個用於艦名的。
32艘同級艦中,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建造的神風,初霜,彌生,如月,以及吳海軍工廠建造的潮號均在1905年竣工。
1924年12月1日編入雜役船,1926年8月10日在豐後海峽衝島西南當作轟炸練習目標被擊沉。

神風型驅逐艦子日

子日 子日
1905年6月25日動工,1905年8月30日下水,1905年10月1日在吳海軍工廠內竣工。
日俄戰爭中和其他驅逐艦一樣短期內竣工,動工至竣工僅3個月。但是,竣工的一個月前的9月1日日俄停戰條約成立,10月15日批准和約,所以此艦並未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隸屬於第二水雷戰隊第五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次年1月31日報廢。

神風型驅逐艦如月

1904年9月1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9月6日下水,1905年10月19日竣工。因為處於日俄戰爭中,所以工程進度很快,僅1年1個月就結束。
1924年12月1日,如月號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10月12日報廢,次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朝風

朝風 朝風
1904年12月30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5年10月28日下水,1906年2月24日竣工。神户川崎造船廠在1906年建造的日本海軍艦艇有4艘魚雷艇,而驅逐艦級以上大型的軍艦中此艦是第一艘,接着是春雨,時雨號,分別在5月,7月竣工。
朝風因為是在日俄戰爭中建造,所以工程進展迅速,從動工到竣工僅15個月。而此艦竣工的時候,日俄戰爭以及結束,所以沒有參戰機會。過了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五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
1924年12月1日,此艦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1929年1月31日報廢,同年8月1日在湯谷灣外成為榛名,比睿的實彈射擊靶艦被擊沉。

神風型驅逐艦若葉

若葉 若葉
1905年5月20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11月25日下水,1906年2月28日竣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編入第二水雷戰隊第五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從事掃雷任務。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
1928年4月1日除籍,1929年1月31日報廢。

神風型驅逐艦春風

春風 春風
1905年2月16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14日竣工。從動工至竣工僅花費一年零三個月,因為處於日俄戰爭中,所以建造速度很快。
1924年12月1日,此艦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次年1月31日報廢。

神風型驅逐艦初雪

初雪 初雪
1905年9月11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3月8日下水,1906年5月17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與此同時有17艘神風級驅逐艦轉籍掃雷艇。此後三年多,均以敷設艇服役,1928年4月1日除籍,次年1月31日報廢。

神風型驅逐艦夕暮

1905年3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11月17日下水,在日本海海試滿一年後的1906年5月26日竣工。佐世保海軍工廠已經於1903年竣工了魚雷艇“六十九”號,“七十”號“七十一”號,建造驅逐艦級別的艦艇,夕暮為第一艘,接着一年中竣工了夕立,三日月,野分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編入第二水雷戰隊第八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當時在此海域的三等驅逐艦主要負責在膠州灣掃雷。
之後,此級幾乎全轉籍為掃雷艇,或者以驅逐艦身份作為掃雷艇使用。夕暮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
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7月6日報廢,次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時雨

1905年6月3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3月12日下水,1906年7月11日竣工。
神户川崎造船廠加入建造海軍艦艇的行列是從1904年竣工的4艘魚雷艇開始,接下來建造了1906年的竣工的朝風,春風,時雨號。此外,神户川崎造船廠是日本國內最早建造潛艇的工廠,同年完成了第六號,第七號2艘潛艇。
1924年12月1日除籍。

神風型驅逐艦夕立

夕立 夕立
1905年3月20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3月26日下水,日俄戰爭結束後的1906年7月16日竣工。是繼夕暮號之後在該廠竣工的第二艘驅逐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編入第二水雷戰隊第八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7月6日報廢。
除籍報廢后,卸下了桅杆,煙囱,武器等艦上所有設備,僅留下水下舵部位,做成和水槽試驗使用的模型一樣的形式,由夕風號拖曳航行,作為高速艦船在水下的抗力實驗。次年,夕立號在汐風號的拖航下又做了五次試驗,這是平賀讓研究的一環,本次實艦試驗在世界造船工程學上有極大的貢獻。

神風型驅逐艦追風

追風 追風
1905年8月1日在舞鶴工廠動工,1906年1月10日下水,1906年8月21日竣工。舞鶴海軍工廠建造的第一艘驅逐艦就是追風號,之後又陸續建造了一系列驅逐艦。
1924年12月1日除籍,1925年11月18日編入雜役船,命名為第620號。1930年12月8日報廢,次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白露

白露 白露
1905年2月25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2月12日下水,8月28日竣工。該時期的三等驅逐艦,由於是在日俄戰爭中動工,所以建造期極為短暫。朝露是18個月竣工,白露號也是18個月。朝凪,春風為15個月,神風為361天完工。白露為三菱長崎造船廠最早建造的海軍艦艇。
此艦在完成之前俄戰爭就已經結束,故沒有參戰機會。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旗艦為利根號巡洋艦,麾下有4艘驅逐艦為編制的驅逐隊,變為第八驅逐隊一員,在青島方面行動。此時第八驅逐隊有白露,三日月,夕立,夕暮號組成。
1928年4月1日,白露號除籍,8月1日暫時當作雜役船使用。1930年2月12日報廢,之後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響號

響
1905年9月28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3月31日下水,1906年9月6日竣工。明治時期日本國產艦艇中採用單字艦名的三等驅逐艦隻有霰,潮,響三艘。若要選擇和響具有同等旨趣的艦名,有轟,輝,光,谺等。
神風級多數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建造,此艦是該廠建造的最後一艘該級艦。之後,該廠主要建造薩摩,鞍馬,河內,比睿,山城等戰列艦及戰列巡洋艦,驅逐艦方面只建造了1915年竣工的樺以及1918年竣工的楢,江風號。
191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4月1日除籍,同年10月12日報廢,1930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三日月

三日月 三日月
1905年6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5月26日下水,1906年9月12日竣工。
此艦服役時日俄戰爭已經結束,故未有參戰記錄。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八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當時一同出動的有五隊驅逐隊,20艘驅逐艦均為神風級。
此艦1928年4月1日除籍,其艦名為後來的第三十二號驅逐艦沿用。

神風型驅逐艦白雪

白雪 白雪
1905年3月24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19日下水,1906年10月12日竣工。
三菱長崎造船廠建造的海軍艦艇由神風級開始,第一艘是白露號,第二艘即是此艦,接下來建造了白妙,水無月,松風及最上號。之後還建造了空前絕後的大型戰列艦武藏號。這個由最早建造排水量381噸三等驅逐艦擴展到後來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型造船廠,令人感慨良多。
該廠最早建造的白露,白雪,白妙號的艦名都含有白字可能是巧合。另外,佐世保海軍工廠除了魚雷艇外,從夕暮,夕立號驅逐艦開始建造也耐人尋味。
白雪號在日俄戰爭後建成竣工,因此實戰經驗只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隸屬於以利根號為旗艦的第二水雷戰隊第九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當時第九驅逐隊還有野分,白妙,松風號。
1924年4月1日除籍,同級驅逐艦大多轉籍掃雷艇,唯獨此艦沒有。

神風型驅逐艦野分

1905年8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7月25日下水,1906年11月1日竣工。
野分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九驅逐隊,隊裏還有白雪,白妙,松風號,負責在青島巡邏警戒。
1924年4月1日除籍。

神風型驅逐艦朝露

朝露 朝露
1905年4月28日在大阪鐵公所櫻島造船廠動工,1906年4月2日下水,11月16日竣工。是大阪鐵公所建造的第一艘海軍艦艇。
1912年11月9日,該艦在石川縣七尾灣觸礁擱淺,30日船體斷裂,前半部沉沒。1914年4月15日除籍,自此之後不再使用此艦名。

神風型驅逐艦白妙

白妙 白妙
1905年3月24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7月30日下水,1906年11月20日竣工。三菱長崎造船廠首次加入建造驅逐艦的行列,最早建造的白露,白雪,白妙號每艘都帶有白字,或許有其特殊含義。
白妙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編入第二水雷戰隊第九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1914年8月31日在膠州灣外靈山島海域觸礁,9月4日沉沒,10月29日除籍。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戰歿的艦艇僅有巡洋艦高千穗號,驅逐艦白妙號,第三十三號魚雷艇以及特設掃雷艇第三長門丸,第六長門丸,弘養丸6艘。

神風型驅逐艦夕凪

1906年1月20日動工,8月22日下水,12月25日在舞鶴海軍工廠竣工。
1924年除籍,共服役了18年。姊妹艦大多轉籍掃雷艇,但此艦沒有此經歷。

神風型驅逐艦水無月

水無月 水無月
1906年2月25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11月5日下水,1907年2月14日竣工。
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8月1日改名為第十號掃雷艇。
1930年6月1日除籍,7月3日報廢,次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松風

松風 松風
1905年9月25日在三菱長崎造船廠動工,次年10月28日下水,1907年2月16日竣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隸屬於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在青島方面行動。
1924年4月1日除籍。

神風型驅逐艦初春

初春 初春
1905年11月11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21日下水,1907年3月1日竣工。當時已經是日俄戰爭結束後,所以建造時期沒有縮短必要,工程因此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9月15日,此艦編入第六驅逐隊,在友島海域俘獲德國輪船“瑞摩”號。
1924年12月1日,此艦除籍。1926年6月16日報廢,1928年8月13日在豐後海峽被當作靶艦擊沉。

神風型驅逐艦卯月

卯月 卯月
1906年3月22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廠動工,1906年9月20日下水,1907年3月6日竣工。姊妹艦初春號在其5日前於同一造船廠竣工。
陰曆月名為明治時期的三等驅逐艦,其中僅未出現睦月號,或許是因明治天皇名為睦仁,顧慮較多,因此迴避。
其服役了17年,1924年12月1日除籍,1926年6月16日報廢,此艦之後只留下一個記錄,即日本海軍最早的無線操作實驗艦。
日本海軍從1927年起開始研究無線操控,最早的實施實驗在1929年1月,在東京灣內由灘風號驅逐艦為操縱艦,已報廢的卯月號為被操縱艦。
第一代除籍時第二代尚在興建。

神風型驅逐艦疾風

疾風 疾風
1905年9月25日在大阪鐵公所櫻島造船廠動工,1906年5月22日下水,1907年3月25日竣工。
日本驅逐艦的建造,始於橫須賀造船廠,接着有吳海軍工廠,自日俄戰爭開始,為了同時建造大量驅逐艦,佐世保海軍工廠,舞鶴海軍工廠,三菱長崎造船廠,神户川崎造船廠,浦賀船渠以及大阪鐵公所陸續加入。疾風是接着朝露號後在大阪鐵公所建造的第二艘驅逐艦。
1924年12月1日除籍,1926年6月16日報廢,1930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長月

長月 長月
1905年10月28日在浦賀船渠動工,1906年12月15日下水,1907年7月31日竣工。此艦是浦賀船渠最早建造的日本海軍艦艇,之後又陸續建造了菊月,桐,柿號。
1924年12月1日,此艦轉籍掃雷艇,1928年8月1日成為第十一號掃雷艇。同樣在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的同級艦有18艘,,其他12艘在1928年4月1日除籍,剩下了6艘由原來的三等驅逐艦轉籍為掃雷艇,變更艦名為番號,分別是磯波,浦波,綾波,水無月,長月,菊月。
1923年6月30日新建的3艘掃雷艇同時竣工,從第一號到第六號掃雷艇均已服役且命名,因此從第七號開始命名。1928年8月1日,有番號名的驅逐艦改以專有名稱命名,磯波號之後6艘有新型艦艇沿用其名,所以早期驅逐艦更改為番號名。
第七號到第十號除籍的同時,海風,山風,楢,榎由驅逐艦轉籍為掃雷艇繼承其番號名。
1930年6月1日除籍,其他5艘也同時除籍,7月2日報廢,次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菊月

菊月 菊月
1906年3月2日在浦賀船渠動工,1907年4月10日下水,1907年9月20日竣工。此艦為浦賀船渠建造的第二艘驅逐艦。
神風級大部分在日俄戰爭時期建造,期間興建20餘艘,戰後又陸續建造。這些船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開始執行掃雷任務,該級驅逐艦最後幾乎都以驅逐艦身份改造為掃雷艇,大多數在除籍後正式編入掃雷艇。
菊月 菊月
1928年8月1日,有番號名的新型驅逐艦改為專有名稱,原先的6艘舊驅逐艦(掃雷艇)改回了番號名。
1924年12月1日編入掃雷艇,1928年8月1日,改名為第十二號掃雷艇,服役到1930年6月1日。

神風型驅逐艦浦波

浦波 浦波
1907年5月1日在舞鶴海軍工廠動工,1907年12月8日下水,1908年10月2日竣工。三艘姊妹艦均在舞鶴海軍工廠建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編入第十二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8月1日改名為第八號掃雷艇。
1930年6月1日除籍,改為雜役船。1935年10月25日報廢,次年出售。

神風型驅逐艦磯波

磯波 磯波
1908年1月15日在舞鶴海軍工廠動工,1908年11月21日下水,1909年4月2日竣工。
下水儀式時,擔任切斷鋼索任務的是當時舞鶴鎮守府司令官片岡七郎中將的夫人。永村清技術中將在其所著的《造艦回憶》一書中記載,這是日本海軍艦艇下水儀式中僅有由女性擔任的例子,在西方,這樣的例子很多,但在日本這樣的例子非常少。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磯波編入第二水雷戰隊第十二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8月1日,驅逐艦改用專有名稱命名,磯波號改名為第七號掃雷艇,在籍五年半。
1930年6月1日除籍,改為雜役船(拖船兼交通船),1935年4月9日報廢。之後改為吳港工廠的浮泊碼頭。

神風型驅逐艦綾波

綾波 綾波
綾波是神風級驅逐艦最後一艘,1908年5月15日動工,1909年3月20日下水,1909年6月26日竣工於舞鶴海軍工廠。
此艦建造完成後,日本海軍轉向建造海風級一等驅逐艦和櫻級二等驅逐艦。因此綾波成為了日本海軍最後一艘三等驅逐艦,從整個日本驅逐艦發展史上看,此艦有着重要意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綾波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十二驅逐隊,在青島方面行動。1924年12月1日轉籍掃雷艇,1928年8月1日改名為第九號掃雷艇。
1930年6月1日除籍,成為雜役船(拖船兼交通船),稱為第757號,1933年4月19日報廢。
參考資料
  • 1.    胡敦煌.日本驅逐艦全史圖鑑:集結出版社,2004
  • 2.    澤田新會 .世界艦船-日本驅逐艦:海人株式會社,2008
  • 3.    唐茜.風花雪月:日本海軍名艦全史(中):從幕末至現代八百餘艘艦艇名稱由來及艦歷縱覽.中國:台海出版社,2016年